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安全性鉴定报告

房屋安全性鉴定报告

目录1 鉴定目的、依据和容 (1)1.1 鉴定目的 (1)1.2 鉴定依据和参考的技术标准 (1)1.3 现场检测使用的仪器 (1)1.4 鉴定容及方法 (2)1.4.1 鉴定容方法 (2)1.4.2 安全性鉴定评级标准 (2)1.4.3 适修性评级标准 (3)2 安全性鉴定和适修性评级 (5)2.1 工程概况 (5)2.1.1 建筑概述 (5)2.1.2 结构概述 (6)2.1.3 使用历史概述 (6)2.2 现场检查、检测 (6)2.2.1 地基基础检查 (6)2.2.2 上部结构构件检查 (7)2.2.3 其它检查 (8)2.2.4 材料强度检测 (10)2.3 结构承载力验算 (11)2.3.1 受压承载力验算 (12)2.3.2 抗震承载力验算 (13)2.3.3 高厚比验算 (14)2.4 安全性鉴定及评级 (14)2.4.1 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 (15)2.4.2 子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 (15)2.4.3 鉴定单元安全性综合评级 (16)2.5 适修性评价 (16)2.5.1 上部承重结构适修性评级 (17)2.5.2 鉴定单元适修性评级 (18)3 结论和建议 (19)3.1 结论 (19)3.2 建议 (20)路63#公建装修改造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1 鉴定目的、依据和容1.1 鉴定目的路63#公建,2004年左右曾经过一次装修改造。

自2015年8月中旬开始改造装修,该楼局部剪力墙及消防通道进行拆改,为了解该楼目前的结构安全状态,鑫豪商务委托北辰房屋鉴定对该楼进行安全性鉴定。

1.2 鉴定依据和参考的技术标准1)现场检测依据的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标号的方法》ZBQ 15002-89《建筑变形测量规》JGJ 8-20072)结构验算依据的规《建筑结构荷载规》(2006年版)GB 50009-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GB 50003-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GB 50011-20013)鉴定评级依据的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1.3 现场检测使用的仪器SJY800砂浆贯入仪HT75型回弹仪40×刻度放大镜HILTI-PD32激光测距仪DJD2-1GC电子经纬仪1.4 鉴定容及方法1.4.1 鉴定容方法1) 地基基础检查:调查该楼的基础形式、场地情况及地基情况等。

2) 结构现状检查:对楼墙体、楼(屋)盖、混凝土梁、柱等构件及连接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各类构件存在的裂缝、变形等缺陷情况进行测量记录。

3) 材料强度检测:对墙体的砌筑砂浆抗压强度和砖的标号进行检测评定。

①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检测:依据《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在该楼地下一、一、二层每层纵横墙体随机布置3个测区,三层布置6个测区,全楼共12个测区,采用贯入法对砌筑砂浆抗压强度进行检测评定。

③砖标号评定:依据《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标号的方法》,对该楼地下一~二层墙体每层随机抽取10块砖,全楼共30块,采用回弹法对其标号进行检测评定。

4) 结构验算:根据楼目前的实际荷载情况和构件材料强度,对其主要承重构件进行受压承载力、抗震承载力、局部承压和高厚比验算。

5) 安全性鉴定及评级: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相关规定,对该楼进行安全性鉴定及评级。

6) 适修性评价: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相关规定,对该楼进行适修性评价。

1.4.2 安全性鉴定评级标准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在进行安全性鉴定评级时,按构件、子单元、鉴定单元分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分为四个安全性等级。

安全性鉴定分级标准见表1.4.2。

注:表中《鉴定标准》是指《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1.4.3 适修性评级标准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在进行适修性评级时,应分别按表1.4.3-1和表1.4.3-2的规定采用。

子单元或鉴定单元适修性评级的分类标准表1.4.3-22 安全性鉴定和适修性评级2.1 工程概况路63#公建楼,该楼于1993年5月建成正式投建,原二层局部为住宅,2004年进行一次装修改造,将原有的二层部分改为商用。

在本次检测鉴定工作中,我检测人员对该楼的结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勘查,调查核实了该建筑的使用历史。

该楼建筑、结构及使用历史的具体情况叙述如下:2.1.1 建筑概述路63#公建楼(照片1),位于路与联合路交叉口东200米。

该楼平面布置为东西长矩形,其东西向总长为63.4m,南北向宽15.5m,总建筑面积982.72m2(各层平面示意图见报告后附图一)。

该楼地下一~三层层高均为3.65m,室外高差0.2m,檐口高度11.15m。

2.1.2 结构概述该楼主体为混凝土框架体结构,大部分为混凝土框架及消防通道主承重,局部为梁-柱-通道主体承重体系。

凝土结构基础梁满浇筑,其深度达到1.6m设各柱梁原结构达到甚至超过其建筑要求标准。

各层楼、屋面板均采用混凝土钢筋网楼板。

各层皆设有圈梁,外为300mm浇筑剪力墙,构造柱,消防及楼梯通道。

各层外墙及6、8、9轴横墙厚360mm,其余墙体厚240mm。

详见图纸附件。

2.1.3 使用历史概述据委托方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该楼自建成后除2004年的改造外,未对主体结构进行过其它改造、加固,仅对外墙防水及门脸系统采取过数次修缮。

在该楼的使用历史中,并未发现过主体结构构件的裂缝、变形等情况,改造后也未见异常发生。

2015年9月,该楼进行装修改造过程中,室进行拆改,邻居对楼的整体安全质量存在疑虑,故申请对楼梯整体安全结构进行检测。

2.2 现场检查、检测接受委托后,我院工作人员于2015年9月2日进入工程现场,开始检测工作。

2.2.1 地基基础检查由于现场不具备开挖检查的条件,我检测人员向该楼的施工、管理人员了解到该楼的地基基础情况及检测如下:该楼场地表层土质为岩层的坡地,其厚度较大,坚硬;该楼基础形式采用石基下挖基础,满布圈梁垫层,地圈梁达到0.5m*0.8m,基础埋深及垫层厚度达到1.6m。

2.2.2 上部结构构件检查上部结构构件检查的容主要包括承重墙体、混凝土柱、梁以及楼(屋)盖板等构件的检查。

1) 承重墙体检查该楼主体结构为剪力墙承重体系,除门窗洞口局部为红砖空心砖外,其它部分的楼板,柱,梁,外部剪力墙,通道剪力墙荷直接作用传递至基础。

现场检测了各层墙体的实际厚度,结果如下:各层所有外纵、横墙厚300mm;一层6/B-C、8/B-C、9/B-C横墙与二层8/B-C、9/B-C横墙以及三层8/B-C、9/B-C横墙厚360mm,其余各墙体均为240mm厚。

三层6/B-C轴段为大梁承重,梁下墙体为改造后所砌隔墙,无承载作用;三层5-8/B轴段原无墙体,此处现有的纵墙为隔断装饰墙,无承载作用。

楼墙体拆改情况表2.2.2续表2.2.2通过对墙体改动位置、形态及结构力走向综合分析,可知:该楼目前大部分墙体为剪力墙受力,圈梁框架及柱支撑受力,地基结实。

现浇柱承受力围远大于该楼负荷。

2) 混凝土梁、柱的检查现场对楼各层混凝土梁、柱的构造连接及裂缝破损情况等进行了检查,发现有个别梁柱在原建筑施工时有钢筋外露情况。

对此分析如下:原建筑在现浇及编制钢筋网时造成,虽不影响结构,建议做防锈处理。

3) 楼板检查该楼各层楼、屋盖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

检查中未发现楼板裂缝、破损、变形等缺陷。

4) 圈梁和构造柱的检查圈梁:据委托单位相关工程人员介绍,该楼各轴段墙体均设有圈梁。

现场对部分墙体进行了开凿检查,验证了圈梁位置。

实测其圈梁高度约600mm。

现场检查中未发现圈梁存在破损情况。

2.2.3 其它检查1) 楼面荷载调查该楼各层楼面为普通瓷砖面层。

全楼自建成至今,始终作为住宅和外租商用,未作用途变更,无局部堆载或其它特殊设备、设施。

3) 倾斜测量现场对楼具备观测条件的角点进行了倾斜测量,测点位置及测量结果见表2.2.3和报告后附图九。

倾斜测量结果表表2.2.3点位移限值规定。

由上表2.2.3所述的测量结果可知,该楼被测的结构角点处几乎不存在倾斜,在规规定限值以。

2.2.4 材料强度检测本次鉴定所涉及的材料强度检测包括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检测和砖标号评定两个部分。

1) 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检测依据《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现场对该楼墙体砌筑砂浆强度采用贯入法进行检测。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测钉贯入砂浆的深度和砂浆抗压强度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压缩工作弹簧加荷,把一测钉贯入砂浆中,由测钉的贯入深度通过测强曲线来换算砂浆抗压强度。

现场在楼地下一、一、二层每层随机抽取承重墙体布置3个测区,三层布置6个测区,全楼共计12个测区。

现场操作依据《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采用SJY800砂浆贯入仪进行检测。

各层测区位置及检测结果见表2.2.4-1。

贯入法评定砌筑砂浆抗压强度表2.2.4-1表2.2.4-1检测结果表明,该楼各层墙体强度匀质性很高,全楼砌筑砂浆强度偏高。

根据各层各测区砂浆抗压强度的分布规律,本次鉴定中进行结构验算时对该楼各层砌体砂浆的抗压强度取值采用0.5MPa。

3)砖的标号评定依据《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标号的方法》(ZBQ 15002-89),采用HT75型回弹仪对该楼各层的砖强度进行抽样检测。

地下一~三层每层抽样数量为10块砖,全楼共抽取30块砖进行检测。

各层抽样位置及各被检构件的检测结果见表2.2.4-2。

依据上表 2.2.4-2中的计算结果和《回弹法评定烧结混凝土标号的方法》(ZBQ15002-89)中6.2.1条对砖标号评定的标准要求,该楼砖强度检测结果:被检砖材满足200号机砖的要求。

本次鉴定中进行结构验算时对该楼砌体砖材的强度等级取MU15。

2.3 结构承载力验算依据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GB50003-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对该楼的主要结构构件进行受压承载力、抗震承载力、局部承压和高厚比验算。

验算时,荷载组合按照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的规定,楼屋面恒载取现场实际调查情况,墙体材料强度取值:砂浆强度11MPa,砖强度等级取MU15,类型按混凝土。

2.3.1 受压承载力验算楼墙体的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各层均受压承载力平衡。

受压承载力满足要求的墙体统计详见下表2.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