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序号:477试题名称:金融学1.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准是什么?(5分)2.套息和套汇的区别是前者只使用本币而后者只使用外币?(5分)3.购买力平价理论暗含着一个重要的假设是什么?(5分)4.为什么布雷顿森林体系会最终崩溃?(5分)5.什么是米德冲突?(5分)6.一个美国公司准备贷款。
100万美圆给它在日本的子公司,同时一个日本公司计划贷款同样金额的日圆给它在美国的子公司。
有人提议两公司做一个货币互换:美国公司贷款100万美圆给日本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期限为4年,利率为年复利13%,本金和利息都将在第4年末支付;日本公司贷款日圆给美国公司在日本的子公司,期限为4年,利率为年复利10%,本金和利息都将在第4年末支付;即期汇率为l美圆兑140日圆,但预计以后每年将下降5日圆。
问这样一笔交易对谁更有利?(15分)7.一个日本出口商将在180天后收到1500万美圆的货款,为了避免风险该出口商同时卖出了执行价格为¥98/$的欧式看涨期权和买进了执行价格为¥90/$的欧式看跌期权,当时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价格相等,预计180天后汇率可能在¥80/$到¥110/$的范围内波动,请用图表示出口商180天后可能的收汇状况,并说明出口商在各个价格区间内应采取的策略。
(15分)8.GE公司正在考虑在英国投资项目,当前即期汇率是1英镑兑换1.5美圆,美国的无风险投资收益率是11.3%,英国是6%。
该项目须投入1000万英镑,第1年预计获得400万英镑的现金流量,第2年和第3年每年产生300万英镑的现金流量。
项目的折现率估计,即公司的美国资本成本为15%。
另外,该子公司可以在第三年末以210万英镑的价格出售。
试问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其净现值是多少?(假设所有数据都在年末发生)(20分)9.判断题,如有错误请改正。
(30分)(l)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类型中,企业无法控制市场的价格,但可以使自己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存在差异。
(2)股价收入比(P/S)的波动性不会如市盈率(P/E)那么大。
(3)通货紧缩时期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上升。
(4)经济学中投资的定义比证券投资学广。
(5)大宗交易是指不通过经纪人,投资者之间直接交易已上市的股票。
(6)风险的存在意味着投资者将受损。
(7)紧缩时期,医疗服务比汽车行业更有投资价值。
(8)一公司的市净比(Price/Book)与行业平均水平相等,净资产收益率(ROE)比平均水平低,这意味着该公司有比其他公司更高的市盈率。
(9)某债券的等级被评为D级,它表示该债券是垃圾债券,或高收益债券。
(10)经济萧条宜投资于低财务杠杆、低经营杠杆的公司。
10.(1)公司今年初的净资产为l亿,负债为2亿。
净资产收益率10%,分红比率为20%,且一直不变。
求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红利增长幅度,及明年初的净资产。
(2)如果公司的ROE高手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r,提高留存比率b有助于提升公司合理市赢率水平P/E。
(15分)11.保证金多头交易可以产生杠杆效应,放大收益,当然也可能扩大损失。
设原股价为P0,上涨到P0(1+x),不考虑交易成本,采用现金交易的收益率R=x;如果采用保证金多头交易,并假设初始保证金比例为b(O<b<1),贷款利率为r,那么买空交易的收益率为多少?(1 0分)12.一公司的净利润与税前利润比率是0.6,杠杆率(总资产比净资产)是2,税前利润与息税前利润(EBIT)比是0.6,资产周转率为2.5,流动比率是1.5,销售利润率(EBIT与销售收入比)是4%。
那么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是多少?(10分)13.给定A、B、C债券,其D系数分别为5、l0、l2,试构成两个不同的债券组合,但组合的D系数都为9。
(1O分)参考答案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序号:477试题名称:金融学1.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准是什么?(5分)答: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除了误差与遗漏项目之外,其余所有项目都代表着实际的交易活动。
按照交易主体和交易目的,这些实际发生的国际交易活动可以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两种不同类型。
(1)自主性交易主要是指各类微观经济主体(如进出口商、金融机构或居民个人等)出于自身的特殊日的(比如追求利润、减少风险、资产保值、逃税避税、逃避管制或投机等)而进行的交易活动。
这种交易活动体现的是微观经济主体的个体利益,具有自发性和分散性的特点。
(2)调节性交易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出于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等目的而进行的各种交易,也称弥补性交易。
这类交易活动由政府出面实现,体现了一国政府的意志,具有集小性和被动性的特点。
调节性交易只是在自主性交易出现缺口或差额时,由货币当局被动地进行的一种事后弥补性的对等交易,是为了弥补自主性交易不平衡而人为做出的努力。
所以,衡量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标准,就是要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达到平衡。
基本国际收支差额往往成为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重要指标。
2.套息和套汇的区别是前者只使用本币而后者只使用外币?(5分)答:套息和套汇的区别不是前者只使用本币而后者只使用外币。
(1)套息和套汇的概念套息交易指的是利用外汇市场汇价的差异以及当时两国短期投资利率上的差额,将资金从利率低的国家(或地区)调往利率高的国家(或地区),从中赚取利差收益的外汇交易。
套汇活动是指同一货币汇率在不同外汇市场上发生差异到一定程度时,对一种货币在汇价较低的市场上买进,在汇价较高的市场上卖出以获得其中差额利益的行为。
(2)套息和套汇的别由上述概念可知,套息交易的对象仅为在两国短期投资利率上的存在差额的一种外汇。
套汇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在不同外汇市场存在汇率差异的货币获利,其操作对象为至少两种外汇。
3.购买力平价理论暗含着一个重要的假设是什么?(5分)答:(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概念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货币如果在各国国内具有相等的购买力,那么这时的汇率就是均衡汇率。
(2)购买力平价暗含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一价定律。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该国国内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
同样,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它在本国同样具有购买力。
因此,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的平价主要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比较。
4.为什么布雷顿森林体系会最终崩溃?(5分)答:(1)xx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优势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在该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中央银行可向美国兑取黄金,美元成为国际体系中的中心货币。
(2)xx森林体系最终崩溃的原因①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无法克服的难题。
在这个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充当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而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但只有美元币值保持稳定才会被其他国家普遍接受。
然而,美元保持币值稳定,不仅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不断地使黄金流入美国而增加美国的黄金储备。
但这就意味着美元不能被投入国际流通来发挥其规定的职能,国际支付手段将发生短缺,从而美元陷入一种两难境地。
②主要发达国家国际收支的极端不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巨额顺差,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大部分的黄金储备,美元币值稳定,国际信誉良好。
从20世纪50年代后,其他发达国家国际收支连年出现顺差,这使美国的黄金储备源源外流,美国感到履行对外承担的以美元向其兑换黄金的义务越来越困难。
③主要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程度的悬殊。
西方各国由于采取不同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其通货膨胀率不同,利率制度与水平也大相径庭。
在固定汇率制下,资本的国际流动对实际利率水平较高的国家的货币形成了沉重的通货膨胀压力。
各国不愿为此继续做出牺牲,从而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
从根本上说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未能解决“清偿力”和“稳定”之间的矛盾,也即“特里芬”难题,最终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由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的牙买加体系所取代。
5.什么是米德冲突?(5分)答:米德冲突是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期间提出的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
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实现内部均衡,即稳定通货,还要实现外部均衡,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一般地,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内部均衡,以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均衡。
但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工具无法使用,就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内外部同时均衡。
这常常存在冲突。
国际收支逆差与国内经济疲软并存,或是国际收支顺差与国内通货膨胀并存时,财政、货币政策都会左右为难。
比如,在通胀与顺差并存时,若考虑以支出增加政策平衡国际收支,就会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程度;若以支出减少政策稳定国内物价水平,则会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的顺差规模。
在失业与逆差并存时,政策当局也必然陷入同样的两难境地。
这种情况被称为米德冲突。
究其根源,是因为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不便进行直接贸易管制,支出转移政策转变成为特定的固定汇率政策。
这表明,要实现内部和外部经济的均衡,只能依靠支出调整政策这一种工具,政策工具数目少于经济政策目标数量。
而在上述情况下,内外均衡目标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冲突:政府在调节市场总需求以期实现内(外)部均衡目标时,可能干扰或破坏外(内)部经济状况,使其距离均衡目标越来越远。
6.一个美国公司准备贷款100万美元给它在日本的子公司,同时一个日本公司计划贷款同样金额的日元给它在美国的子公司。
有人提议两公司做一个货币互换:美国公司贷款100万美元给日本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期限为4年,利率为年复利13%,本金和利息都将在第4年末支付;日本公司贷款日元给美国公司在日本的子公司,期限为4年,利率为年复利10%,本金和利息都将在第4年末支付;即期汇率为l美圆兑140日元,但预计以后每年将下降5日元。
问这样一笔交易对谁更有利?(15分)答:(1)美国公司贷款100给日本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四年后的本息和为:4100(1+13%)=163(万美元)由于本金和利息都将在第4年末支付,再换算成日元为:163×(140-4×5)=19560(万日元)(2)当前,日本公司贷款日元给美国公司在日本的子公司的数额为:100×140=14000(万日元)4四年后的本息和为:14000(1+10%)=22820(万日元)综上可知,四年后日本公司需偿还美国公司的本息和为19560万日元,美国公司需偿还日本公司本息和为22820万日元,这样一笔交易对日本公司更有利。
7.一个日本出口商将在180天后收到1500万美圆的货款,为了避免风险该出口商同时卖出了执行价格为¥98/$的欧式看涨期权和买进了执行价格为¥90/$的欧式看跌期权,当时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价格相等,预计180天后汇率可能在¥80/$到¥110/$的范围内波动,请用图表示出口商180天后可能的收汇状况,并说明出口商在各个价格区间内应采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