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川善线老路改造工程项目承包单位宜兴市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CS-1监理单位宜兴市路通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A-3宜兴市川善线老路改造工程CS-1合同段K0+000——K16+460碟形边沟施工技术方案宜兴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川善线老路改造工程CS-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目录一、工程概述二、工期、质量控制三、机械配备、主要检测仪器及人员四、碟形边沟施工方案五、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碟形边沟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依据:1.1宜兴市交通局《2008年交通基础建设计划》;1.2宜兴市交通局施工图设计委托书;1.3交通部部颁现行《规范》、《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1.4川善线老路段改造工程施工图(二)、工程概况路线起点位于原川善线与104国道梅塍段相交处,起点桩号K0+000,沿线分别经过丁蜀镇、芙蓉寺茶场和张渚镇的蒋笠村、龙头村、丫子岭、上东村和善卷村等,经过的桥梁分别有田龙岭桥、百砖桥、官山坞桥等,全线有涵洞28道,其中盖板涵4道,¢1.0圆管涵24道,终点桩号k16+460,路线全长16.46公里。
本次施工的碟形边沟路段为:k0+000- k16+460;碟形边沟工程量为C30砼预制块预制安装3682.7m3,C15小石子砼现浇3462.0 m3。
二、工期、质量控制1、段落、工期碟形边沟施工段落为k0+000-k16+460、工期计划于2009年11月10日开工,2010年6月30日结束。
2、质量控制我公司本着“抓质量、创精品、树信誉、争一流”的质量方针,其本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是: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进行控制。
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控制95%以上,杜绝不合格工程,消灭质量通病,争创精品工程。
三、机械配备、主要检测仪器、材料及人员(一)机械配备1、混凝土运输翻斗车:6辆2、洒水养生车:1辆3、振动机:2只4、3000型液压成型机:2台5、305L型搅拌拌和机:2台6、磅秤:1台(二)主要检测仪器1、混凝土塌落度试验设备一套2、混凝土抗压强度试模一组(三)材料1、集料:工程施工中的集料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应按产地、类别、加工方法和规格等不同情况,分批进行检验。
骨料的试验按现行《公路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执行。
集料的技术要求2、水泥:(1)选用水泥时,应注意其特性对水泥混凝土结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
(2)选用水泥时,应以能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小、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
(3)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
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4)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室应防止受潮,堆垛高度不宜超过10袋。
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
(5)散装水泥的储存,应尽可能采用水泥罐或散袋水泥仓库。
(6)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检结果使用。
3、黄砂:混凝土中的细集料,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 的河砂,河砂不易得到时,也可采用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
细集料不宜采用海砂。
砂的筛分应符合下列规定:砂的分类砂的分区及级配范围砂的坚固性指标砂中杂质的最大含量(四)人员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和项目部质检人员一名,配备一名技术员,一名试验员,一名班长,工人十五名,计24名。
四、碟形边沟施工技术方案本工程施工采用小型极具进行施工。
小型机具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易,维修方便。
机具见下图:(一)、测量放线:1、精确测量放线,做好桩点固定保护,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2、根据排水沟基础的宽度,确保足够施工位置,每10m桩号放出排水沟的开挖边桩、并用消解后的石灰画出边线;3、基底放线采取与基础同宽,使垫层砼的施工既可以不装模板,同时又可减少浪费砼。
(二)、机械开挖:1、按照放好的边线开挖,两侧土采用1:0.33的开挖边坡,底层土保证不被扰动,开挖的土方堆放一侧,与沟侧保持1m的距离,如遇雨天天气问题,可中止开挖其他需要开挖的地方;2、做好排水措施,在每100.0m处设一小坑,以便下雨时抽水;3、基坑开挖时不得超挖、欠挖,开挖好后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槽(因本工程的排水都处于路基上,一般不用作基底处理)。
(三)、人工挖除、整平:机械开挖时预留10cm左右,再人工开挖至设计沟底标高,并整平,铲掉表层松散土方。
(四)、复测放线:将沟底垫层边桩、中桩高程放出,通知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合格并填写有关资料后,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五)、基础施工:1、基坑经检测合格,并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和试验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可进行砼垫层的施工;2、砼基础采用C15碎石砼,砼在现场搅拌,搅拌之前,要严格检查砂、石、水泥等材料是否合格,搅拌时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控制好用水量,保证各材料均符合配合比的用量,保证符合配全比的塌落度(坍落度为50~70mm),保证搅拌时间符合规范要求(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3、砼的运输,采用翻斗车运输,运输距离在1公里内,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漓淅,不泌水;4、砼自由下落的高度不大于1.5m,否则采用导管等方法降低自由倾落高度,以防止砼产生离析;5、施工C15碎石砼基础时,要注意控制宽度、厚度;砼厚度如不超过15cm,振捣时如可以只用平板式振动器进行振捣;否则还需先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间距不大于30cm,采用梅花式插点。
振动棒拔出时要缓慢拔出,振捣时间每点不少于30S,并且要求振捣至无较大气泡冒出为止。
平板式振动器必须纵向、横向各拖动两次以上,拖动振动器时必须缓慢拖动,振捣至表面泛浆,无较大气泡冒出才算振捣合格;6、振捣完成后,用铝合金把砼表面刮平,待砼初凝后在管节两侧拉毛,以利管节两侧砼施工时粘接牢固。
(六)碟形预制板的铺设1、施工放样:根据图纸设计用全站仪在直线段每20m,曲线段每10m,确定边(七)、雨季施工措施1、配备足够的塑料薄膜及抽水设备。
2、基坑开挖验收后应立即底板砼的浇筑,防止被雨水浸泡基坑。
3、在浇筑过程中突遇阵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紧急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尚未硬化的混凝土并做好基坑排水工作。
4、再次浇筑砼时,应将施工缝用人工凿齐,凿毛以保证与新浇筑的砼紧密结合。
(八)、碟形板预制1、砼拌和:施工前对磅秤进行校检,保证称量准确。
对砂子、石子的含水量经常检测,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用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配料时各种材料的允许偏差按以下控制:水泥:1%,砂子、石子: 2 ,水:1%。
施工采用自落式砼拌合机,搅拌时,由全部材料进筒到出料,时间间隔要大于2分钟,对拌和好的混合料要检查其均匀性,要求颜色一致,不离析。
2、砼块挤压成型:对模具定期检查,对模内偏差较大,棱边变形,板面局部不平的模具及时修复。
砼入模时,先投入细面料,用刮板刮平,控制厚度在一厘米以内。
然后投入砼,砼用量应计算准确,一次投料挤压成型,禁止补料二次挤压。
压制时经试验确定控制压力,避免超压损坏模具,欠压预制块不密实。
脱模后,预制块放在托板上移动对方整齐,避免其松散、变形。
准确控制各形预制块数量。
3、养生:成型后的预制块用麻袋覆盖,洒水养生两天,去掉木托板,重新堆放整齐,洒水养生5天,保证砼早期强度形成。
4、检查验收:对强度合格的预制块进行验收,按每工作班产量的20%进行抽检,做好原始记录,进行质量评定,其标准如下:外观要求如下:a、表面平整;b、轮廓清晰,线条直顺;c、无蜂窝、麻面。
对验收合格批次,作出明显标记、备用。
(八)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前必须提供材料的试验报告,在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施工前必须提供混合料的试验报告,在确认材料没有发生变化和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当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含量和矿料含水量发生变化时,应调整配合比使之符合要求,并按调整后的配合比施工。
五、质量管理措施1、贯彻落实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教育,做到施工前有技术交底会,对施工处及作业班组进行设计图纸、施工工艺流程、关键工序、技术难点、注意事项、检测方法、规范要求等内容进行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讲解清楚。
施工后有总结会,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2、施工处对分项工程施工全过程、各工序进行严格把关,质检员要在现场把守,做到哪里施工,哪里就有质检员。
3、上一道工序合格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经理部对每道工序实行监督控制,采取不定期、不定时的现场专检作保证。
4、做到工程质量“三”落实:①、落实以工程质量为中心的项目经理承包制。
②、落实每位职工对工程质量责、权、利的运用。
③、落实职能部门的岗位责任制,特别突出优良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5、以QC小组为中心,随时分拆质量动态,执行三检查(自检、互检、专检)制度,不断改进。
六、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是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大事,更是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保证,坚持以“安全生产,预防为主”为工作方针,坚持“抓生产必须抓安全”的原则,制定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安全控制1.1、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坚持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实行安全工作的三不放过原则,实行安全生产奖惩制,做到层层落实。
委派专职安全员到工地对项目部的安全施工实施监督和管理,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2、严格要求施工现场人员遵守三项安全保护措施。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衣着整齐,禁止敞开衣服赤膊工作,施工人员不得穿拖鞋及易滑的鞋子上岗;严禁酒后操作;严格要求职工穿戴安全标志服(或帽)进入工地。
1.3、施工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设计,确保施工方案安全实施。
本工程施工中对可能构成交通安全隐患的地段要请有关部门实行交通管制,并派专人值班守候,在沿线设置警示性标志。
1.4、施工机械造成的事故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料性等特点,因此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十分重要。
对工地施工设备要求一机一卡,定期检修,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对安全隐患坚决一查到底。
认真对操作人员进行“三级”教育,杜绝无证上岗,严禁酒后操作。
1.5、专职安全员负责管理全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建立安全台帐,发现问题立即指令整改,并向项目部领导汇报;各工班长是该工种兼职安全员,负责本工种施工安全。
施工中鼓励各工种相互监督提醒,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1.6、“五牌一图”与安全标牌。
施工现场必须有施工单位及工地名称牌,安全生产纪律宣传牌,消防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计数牌,工地主要人员名单和危险地段分布图。
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主要通道口等地都必须挂有安全宣传标语或安全警告牌。
1.7、施工用电。
架空线离地面高度不小于6m,配电间悬挂安全警告标牌,配电间与配电箱的接地接零按电工操作规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