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一、2001全国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 24题。
门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
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
时钟滴答响着,天已傍晚,炉火正旺,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
也许是修管子的工人就在你外出之时已经来过,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
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
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
门有各种各样。
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
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间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
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
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
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当侍者用托盘端给你晚餐时,他欢快地用肘推开厨房的门。
当你面对上门推销的书商或者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
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
牙医的那位富于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作好了准备。
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了进来:“是个男孩!”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
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
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
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
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
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
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
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者一个结束。
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
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
一扇门轻轻关上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
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音容犹在,而人已远去之时。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生命不会静止不动井听任我们孤寂无为。
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
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设计了4道试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归纳、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以及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
23.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 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2)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3)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二、2010全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灯火萧萧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生命”是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
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
在朝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
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
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①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根据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
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
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拿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
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②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临深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
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五烛光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
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着一些光影缤纷!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
(有删节)[注]①祝融、回禄;传说中的火神,借指火灾。
②土埆厝:台湾的一种民居。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福建卷)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8—21题。
(18分)书朱湘拿起—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
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的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待;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
飙是三条狗的风:在秋高草枯的旷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猎犬风一般快的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的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
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阳下了山,对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
等着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
同来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父兄,作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
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
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现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倾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骋于这朱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缥缈的空中楼阁来。
还有那些朱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你可以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少年,还是老人;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还是老成持重的儒者。
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公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流散到了人间?是子孙不肖,将他舍弃了?是遭兵逃反,被一班庸奴偷窃出了他的藏书楼?还是运气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将它售卖了,来填偿债务,或是支持家庭?书的旧主人是这样。
我呢?我这书的今主人呢?他当时对着雕花的端砚,拿起新发的朱笔,在清淡的炉香气息中,圈点这本他心爱的书,那时候,他是决想不到这本书的未来命运。
他自己的未来命运,是个怎样结局的;正如这现在读着这本书的我,不能知道我未来的命运将要如何一般。
更进一层,让我们来想象那作书人的命运:他的悲哀,他的失望,无一不自然的流露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
让我们读的时候,时而跟着他啼,时而为他扼腕太息。
要是,不幸上再加上不幸,遇到秦始皇或是董卓,将他一生心血呕成的文章,一把火烧为乌有;或是像《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一般命运,被浅见者标作禁书,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呵!只说书这件东西,它是再与世无争也没有的了,也都要受这种厄运的摧残。
至于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他们的遭忌更是不言可喻了。
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他们在不得意时,有的采樵,有的放牛,不仅无异于庸人,并且备受家人或主子的轻蔑与凌辱,然而他们天生得性格倔强,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
他们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书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拿了书映着雪读。
然而时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们学问已成的时候,眼光是早已花了,头发是早已白了,只是在他们的头额上新添加了一些深而长的皱纹。
咳!不如趁着眼睛还清朗,鬓发尚未成霜,多读一读《人生》这本书罢!18.“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
”请阐释画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
(3分)四、全国卷2 (黑、吉、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春天的梦苏叔阳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多像梦的使者。
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每一片都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让街道看见了浓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