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概率:在重复试验中,事件A的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加将愈来愈接近一个常数p,这个常数p就称为事件A出现的概率(probability),记作P(A)或P。
2.抽样误差:由于抽样造成的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特点是不能避免的,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3.医学参考值范围:是指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值都在一定的范围内,其中最常用的是95%4.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的观测值,即某个随机变量X可能取的值得全体。
4.总体: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5.线性回归系数:直线回归方程y=a+bX的系数b称为回归系数,也就是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表示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平均改变 b 个单位。
二、填空题1.统计资料的类型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
2.统计工作的步骤分为:统计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3.统计表的结构为:标题、标目、线条、数字。
4.可信区间的两个要素是:准确度、精密度。
5.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为:①各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②来自正态总体③各组总体方差相等,即方差齐性。
6.描述正态分布曲线形态的指标是σ,描述t分布曲线形态的指标是ν。
7.从集中趋势、离散趋势两个方面来描述计量资料的分布特征。
三、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里,每题2分,共20分)1.将90名高血压病人随机等分成三组后分别用 A、B 和 C 方法治疗,以服药前后血压的差值为疗效,欲比较三种方法的效果是否相同,正确的是 CA 作三个差值样本比较的 t 检验B 作三个差值样本比较的方差分析C 作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D 作两两比较的 t 检验2.某地1952和1998年三种死因别死亡率绘制成统计图,宜用 BA 直条图B 百分条图C 圆图D 直方图3.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 BAsxμ- Bσμ-x Cxsxμ- Dxxσμ-4.某医院对30名麻疹易感儿童经气溶胶免疫一个月后,测得其血凝抑制抗体滴度,最合适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BA 均数B 几何均数C 标准差 D中位数5.配对设计的目的 DA 提高测量精度 B操作方便 C为了可以使用t检验D提高组间可比性6.测定尿铅含量有甲乙两种方法。
现用甲乙两法检测10份相同样品,要比较两法测得的结果有无差别,宜用 AA 配对设计t检验B 成组设计的t检验 C均数的u检验 D 方差分析7.应变量Y的离均差平方和划分,可出现 AA SS剩=SS回B SS总=SS剩C SS总=SS回D 以上均可8.相关系数r与决定系数2r在含义上是有区别的,下面表述中最正确的是 CA r值的大小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密切的关系B r值接近于零,表明两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C 2r值接近于零,表明直线回归的贡献很小D 2r值大小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呈直线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9.以下统计量结果错误的是 DA t=-3.15B b=-7.2C r=-0.5 Dχ2=-3.8510.若x服从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则x的第95百分位数等于 DA μ+1.64σB μ+1.96σC μ-2.32σD μ+2.32σ四、简答题(15分)1.简述正态分布的特征。
答:1.正态分布曲线位于直角坐标系上方,以X=U为中心,左右完全对称,两端以X轴为渐近线2.在X=U出有F(x)最大值,F(u)=1/∝√2,x越远离u,F(x)值越小3.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位置参数u和形态参数∝,若固定∝,u 值变小,曲线则沿X轴向左平移,u值变大,曲线则沿X轴向右平移,形状均不变,若固定u,∝变小,曲线则陡峭,∝增大,则曲线变平坦4.u=0,∝=1时为标准正态分布记做u →N(0,1)2.简述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
3.答:①率和构成比的关系;②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太小③注意指标的可比性④不能以构成比代替强度相对数;⑤对观察例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平均数。
3.简述线性回归的用途。
答:①描述两个变量变化的依存关系;②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预报;③用容易测的指标估计不宜测量的指标;④获得精度更高的医学参考值范围;⑤利用回归可以进行统计控制。
五、计算题1.某地抽查144份黄连中小蘖碱含量(mg/100g)得均数为4.38,标准差为0.18,假设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问:①95%的黄连样品中小蘖碱含量在什么范围?②估计黄连中小蘖碱含量95%总体均数在什么范围?③有一份黄连样品,小蘖碱含量为4.80,怎样评价?④160份样品中,小蘖碱含量在4.0~4.4之间的样品理论上有多少份?Φ(-2.11)=0.0174,Φ(-2.33)=0.0099,Φ(-0.11)2.用两种方法检查某疾病患者120名,甲法检出率为60%,乙法检出率为50%,甲、乙法一致的检出率为35%,问两种方法何者为优?(列出表格写出假设检验步骤)(15分)一、名词解释1.计数资料:将研究对象按照某种属性或类别进行分组,然后计算每组的观察例数。
2.抽样误差: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引起的,统计量与参数的差别,或同一总体的相同统计量之间的差别。
3.P值:在假设检验中根据P值的大小,与实现的检验水准a 进行比较的而作出拒绝Ho(p<a)或不拒绝Ho(p≥a)。
4.r:即样本相关系数,用以表示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5.参数:反映总体统计学指标特性的数字称为参数。
二、填空题1.描述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有_算数均数、几何均数_、_中位数。
2.统计工作的步骤分为_设计、_收集资料、_整理资料、_分析资料。
3.线性相关分为_正相关、负相关_、零相关_三种类型。
4.常用的相对数有_率、_构成比、速率_。
5.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等于___0__,标准差等于__1__。
6.用百分位数法计算血汞的95%参考值范围是_P2.5-P97.5。
7.两独立样本率的χ2检验当_T<5且_n>_40时需连续性校正。
8.频数分布的的类型分为_正态分布_和_偏态分布。
三、单项选择题1.比较 20 头河马体重和 20 只小白鼠体重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 AA CV%B S2C RD S2.当自由度v→∞时,横轴上,正态曲线下从0到1.96的面积为 DA 95%B 45%C 97.5%D 47.5% 3.用t检验对直线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其自由度为 BA n-1B n-2C 2(n-1)D n4.方差分析的目的是 CA 比较均数B 比较标准差C 比较均方D 比较离均差平方和5.某学院抽查两个年级学生HBsAg情况,结果甲:抽查35人,HBsAg(+)4人;乙年级40人,HBsAg(+)8人,该资料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 AA 连续性χ2检验B 非连续性校正χ2检验C t检验D 秩和检验6.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分布 DAσμ-x Bσμ-x Cxxσμ- Dxsxμ-7.已知r=1,则一定有 CA b=1B S y=0C S yx=0D 截距=08.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CA ν总=ν处理+ν误差B SS总=SS处理+SS误差C ν处理=N-kD F=MS处理/MS误差9.以下统计量结果错误的是 DA t=-3.15B b=-7.2C r=-0.5D χ2=-3.8510.直方图可用于 BA 2001年5种疾病发病率比较B 10个年龄组患病率比较C 身高和患病率的关系分析D 描述O型血者血红蛋白含量分布四、简答题1.简述标准差的用途。
(5分)答:1.表示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2.常用X±S作为计量资料的数字特征,描述的专用符号计算临床上的各种生化,生理指标的参考值的范围4在单纯随机抽样中,是计量资料估计样本量不可缺少的重依据之一 5.可用来计算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2.简述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
(5分)答:①率和构成比所说明的问题不同,构成比可以说明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比重或分布,而率是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的,所以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②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太小③注意指标的可比性③可比性指所比较指标,除研究因素外,其他影响因素应基本相同或相近,即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比。
通常应注意:1.观察对象同质,研究方法相同,观察时间相等,以及地区、民族、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等客观条件均基本一致。
2.某个对研究结果有影响的因素,在各组的内部构成是否相同。
若因混杂因素干扰,使各对比组构成分布不同时,可采用标准化,平衡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后,再进行总率的比较。
3.简述线性回归的用途。
(5分)答:①描述两个变量变化的依存关系;②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预报;③用容易测的指标估计不宜测量的指标;④获得精度更高的医学参考值范围;⑤利用回归可以进行统计控制。
五、计算分析题(共 30分)1.假定 5岁男童的体重服从正态分布,平均体重μ=19.5kg,标准差σ=2.3kg。
①95%的5岁男童的体重在什么范围?随机抽取一5岁男童的体重为20.9Kg,怎样评价?(5分)②假设n=100,估计5岁男童的体重总体均数在什么范围?(3分)③体重在14.6 kg到23.9 kg之间的男童的概率为多少?(7分)Φ(-2.13)=0.0166,Φ(-1.91)=0.0281,Φ(-0.61)=0.27092.为探讨MRI无创性测量肺脉舒张压的新途径,分别用MRI 和右心导管两种方法测量12名患者的肺脉舒张压,请回答:①该研究的设计类型是什么?常用的形式有哪些?(7分)答:实验性研究。
常用形式:②根据下面表格的分析结果,写出统计结论。
(写出具体的假设检验的步骤)(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