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钢管脚手架 规范
门式钢管脚手架检查评分表 保证项目
(2011版) 1施工方案 (10分): 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 未进行设计计算,扣10 分 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 审核、审批,扣10分 架体搭设超过规范允许 高度,专项施工方案未 组织专家论证,扣10分
(1999版) 施工方案 (10分): 脚手架无施工方案,扣 10分 施工方案不符合规范要 求,扣5分 脚手架高度超过规范规 定,无设计计算书或未 经上级审批,扣10分
(2011版) 5脚手板 (10分): 脚手板未满铺或铺设不牢、 不稳,扣5~10分 脚手板规格或材质不符合 要求,扣5~10分 采用挂扣式钢脚手板时挂 钩未挂扣在横向水平杆上 或挂钩未处于锁住状态, 每处扣2分
(1999版) 脚手板 (10分): 脚手板不满铺,离墙大于 10 cm以上的扣5分 脚手板不牢、不稳、材质 不合要求的扣5分
图3-6 门式钢管脚手架 a)基本单元;b)门式外脚手架 1—门式框架;2—剪刀撑;3—水平梁架;4—螺旋基脚; 5—连接器;6—梯子;7—栏杆;8—脚手板
门型架
交叉拉杆
连接棒
可调底座
简易底座
可调U型
锁臂点
栏杆柱 图3-7 门式脚手架主要部件
扣墙
门式脚手架;2—交 叉支撑;3—脚手板;4— 连接棒;5—锁臂;6—水 平架;7—水平加固杆; 8—剪刀撑;9—扫地杆; 10—封口杆;11—底座; 12—连墙件;13—栏杆; 14—扶手
优点:1)门式钢管脚手架几何尺寸标准化。
2)结构合理,受力性能好,充分利用利用钢材强度,承载能力高。 3)施工中装拆容易、架设效率高,省工省时、安全可靠、经济适用。
缺点:1)构架尺寸无任何灵活性,构架尺寸的任何改变都要换用另
一种型号的门架及其配件 2)交叉支撑易在中铰点处折断 3)定型脚手板较重 4)价格较贵
(2011版) 6交底与验收 (10分): 脚手架搭设前未进行交底 或交底未有文字记录,扣 5~10分 脚手架分段搭设、分段使 用未办理分段验收,扣6 分 架体搭设完毕未办理验收 手续,扣10分 验收内容未进行量化,或 未经责任人签字确认,扣 5分
(1999版) 交底与验收 (10分): 脚手架搭设无交底,扣6 分 未办理分段验收手续,扣 4分 无交底记录,扣5分
2.扣件安装注意的问题
(1)安装扣件时,应注意开口朝向要合理,大横杆所用 的对接扣件开口应朝内侧,避免开口朝上,以免雨水流 入。 (2)扣件拧紧程度要均匀、适当、扭距控制在39~ 49N· m为宜。 (3)立杆与大横杆、立杆与小横杆相接点(即中心节点)距 离扣件中心应不大于150mm。 (4)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的长度应不小于100mm,底部斜 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离地面不大于500mm。 (5)大横杆应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立杆内侧,或上下各步 交错扣紧于立杆的内侧和外侧;小横杆应使用直角扣件 固定大横杆上方;剪刀撑中的一根用旋转扣件固定于立 杆上,另一根斜杆立扣在小横杆伸出的部分上,难免斜 杆弯曲;横向斜撑应用旋转扣件扣在立杆或大横杆上。
门式钢管脚手架一般项目的检查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架体防护 1)作业层应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护栏杆; 2)作业层外侧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80mm的挡脚板; 3)架体外侧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网间连接应 严密; 4)架体作业层脚手板下应采用安全平网兜底,以下每隔 10m应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2011版) 3架体稳定 (10分): 架体与建筑物结构拉结方 式或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每处扣2分 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剪刀撑, 扣10分 门架立杆垂直偏差超过规 范要求,扣5分 交叉支撑的设置不符合规 范要求,每处扣2分
(1999版) 架体稳定 (10分): 不按规定间距与墙体拉结 的每有一处扣5分 拉结不牢固的每有一处扣 5分 不按规定设置剪刀撑的扣 5分 不按规定高度作整体加固 的扣5分 门架立杆垂直偏差超过规 定扣5分
(1999版) 架体防护 (10分): 施工层外侧未设置1.2m 高防护栏杆和18cm高的 挡脚板,扣5分 架体外侧未挂密目式安 全网或网间不严密,扣 7~10分
(2011版) 2构配件材质 (10分): 杆件变形、锈蚀严重,扣 10分 门架局部开焊,扣10分 构配件的规格、型号、材 质或产品质量不符合规范 要求,扣5~10分
一.门式钢管脚手架 规范
门式钢管脚手架检查评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28的规定。 门式钢管脚手架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应包括: 施工方案、架体基础、架体稳定、杆件锁臂、 脚手板、交底与验收。一般项目应包括:架体 防护、构配件材质、荷载、通道。
标题
门式钢管脚手架保证项目的检查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方案 1)架体搭设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结构设计应进行计算,并按规定 进行审核、审批; 2)当架体搭设超过规范允许高度时,应组织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 行论证。 2 架体基础 1)立杆基础应按方案要求平整、夯实,并应采取排水措施; 2)架体底部应设置垫板和立杆底座,并应符合规范要求; 3)架体扫地杆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三、门型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
门型脚手架一般按以下程序搭设: 铺放垫木(板)→拉线、放底座→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装剪刀撑 →装水平梁架(或脚手板)→装梯子→需要时,装设通常的纵向水平 杆→装设连墙杆→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装加强整体刚度 的长剪刀撑→装设顶部栏杆。
拆除及拆除应注意的问题
拆除时,地面应留1人负责指挥、捡料分类和管理安全, 上面不小于2人进行拆除工作,整个拆除工作应不少于3 人,拆除程序与安装程序相反,一般先拆除栏杆、脚手 板、剪刀撑,再拆除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杆。先递下作 业层的大部分脚手板,将一块转到下步内,以便操作者 站立其上。拆除杆件的人站在这块脚手板上将上部可拆 杆件全部拆除掉。再下移一步,自上而下逐步拆除。除 抛撑留在最后拆除外,其余各杆件:小横杆、连墙杆、 大横杆、立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均一并拆除。
3 架体稳定 1)架体与建筑物结构拉结应符合规范要求; 2)架体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 之间,应采用旋转扣件与立杆固定,剪刀撑设置 应符合规范要求; 3)门架立杆的垂直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4)交叉支撑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4 杆件锁臂 1)架体杆件、锁臂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组装; 2)应按规范要求设置纵向水平加固杆; 3)架体使用的扣件规格应与连接杆件相匹配。
划出工作区,并做出明显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 严格地执行拆除程序,遵守自上而下、先装后拆的原则,要做到 一步一清,杜绝上下同时进行拆除的现象发生。 拆除工作应有统一指挥。在指挥者的统一安排下,做到上下一致、 动作协调、相互呼应,以防止构件坠落或伤及人员。 拆下的杆件及脚手板应传递或用滑轮和绳索运送而下,严禁从高 空抛下,以防止伤人和损害材料;扣件拆下应集中于随身的工具 袋中,待装满后吊送下来,禁止以上面丢下。
1 构造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门型脚手架由门式框架、剪刀撑和水平梁架或脚手板构成基本单 元,如图3-6(a)所示。 将基本单元连接起来即构成整片脚手架,如图3-6(b)所示。 门型脚手架的主要部件如图3-7所示。 门型脚手架的主要部件之间的连接形式有制动片式。
门式钢管脚手架的组成
1— 门式脚手架;2—交叉支撑;3—脚手板;4—连接棒;5—锁臂;6—水平架;7— 水平加固杆;8—剪刀撑;9—扫地杆;10—封口杆;11—底座;12—连墙件;13—栏 杆;14—扶手 连接棒 用于门式脚手架立杆竖向组装的连接件。 锁臂 门式脚手架立杆组装接头处的拉接件。 交叉支撑 连接每两榀门式脚手架的交叉拉杆。 水平架 挂扣在门式脚手架横杆上的水平构件。 挂扣式脚手板 挂扣在门式脚手架横杆上的脚手板。 可调底座 门式脚手架下端插放其中,传力给基础,并可调整高度的构件。 固定底座 门式脚手架下端插放其中,传力给基础,不能调整高度的构件。 可调托座 插放在门式脚手架立杆上端,承接上部荷载;并可调整高度的构件。 固定托座 插放在门式脚手架立杆上端,承接上部荷载,不能调整高度的构件。 加固件 用于增强脚手架刚度而设置的杆件,包括剪刀撑、水平加固 件、封口杆与 扫 地杆。
2 构配件材质 1)门架不应有严重的弯曲、锈蚀和开焊; 2)门架及构配件的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 3 荷载 1)架体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施工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应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4 通道 1)架体应设置供人员上下的专用通道; 2)专用通道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2011版) 4通道 (10分): 未设置人员上下专用通道, 扣10分 通道设置不符合要求,扣 5分
(1999版) 通道(10分): 不设置上下专用通道的扣 10分 通道设置不符合要求的扣 5分
二、门型脚手架构造
1.构造要求 2.门型脚手架的搭设要求 门型脚手架又称多功能门型脚手架,是 一种工厂生产、现场 搭设的脚手架,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普遍的脚手架之一。
(2011版) 2架体基础 (10分): 架体基础不平、不实,不 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扣5~10分 架体底部未设置垫板或垫 板的规格不符合要求,扣 2~5分 架体底部未按规范要求设 置底座,每处扣2分 架体底部未按规范要求设 置扫地杆,扣5分 未采取排水措施,扣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