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ppt1(2份) 岳麓版优秀课件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ppt1(2份) 岳麓版优秀课件


动脑筋
日本从“锁国”到被迫“开国”,进而主动 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历史性转变,给我们带 来了哪些历史启示?
1.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 2.科教兴国 3.善于向他国学习,取其精华
学思之篇
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 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使日本走 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戊戌变法为什 么失败了?
1856年,亚历山 大二世在谈到废除农 奴制问题时说:“与 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 来解放自己,不如自 上而下解放农民。”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俄国沙皇改革的 主要目的是什么?
亚历山大二世
(1)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2)内容: l签署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l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 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l㈡农民在获得“解放”时通过赎买可得到一块 份地。
(B )
A.资本主义制度
B.农奴制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
D.殖产兴业
2.托洛斯基(1842—1889年)出生于俄国农奴家庭,
他的经历中可能出现的是( A )
A.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参加十月革命
D.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3.“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是一幅极端 浪漫的封建制度的古怪的漫画。1899年,它已是一个 完全西方化的民族,同最先进的欧洲列强立于同等水 平上。”这一“西方化的过程”是指( B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农 奴 制 废 除 后 的 农 民
农奴制废除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列表比较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 改革的背景、性质与影响。
名称 背景 性质
影响
彼得 一世 改革
封建国 家落后
封建制 度的自 我调整
推动了社会进步,增强了 国力,巩固了沙皇专制制 度,为俄国对外扩张奠定 了基础。
1861 年改
明治天皇
(4)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 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 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③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④文化上: 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明治政府召开劝业博览会
国营企业——富冈缫丝厂
东京—横滨铁路通车图
明治天皇在1904年东京 工业博览会的开幕式上
柏利在东京港登陆
2.武装倒幕
(1)原因: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武 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等组成倒幕 派,开展倒幕活动。 (2)结果:1868年,倒幕派军队推翻幕府 统治。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3.1861年明治维新
(1)开始时间:1861年 (2)在位皇帝:明治天皇 (3)性质: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革
4.日本明治维新对世界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C )
A.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B.促进了社会进步
C.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
大名 士
等 级

武士
示 意




19
世 纪 的 日 本 手 工 工 场
武士经 济地位下降, 对现实不满, 产生了改变 现状的要求。
德川幕府时期的武士
幕 府 末 年 米 价 的 上 涨 表
美国舰队登陆日本1853年
美东印度舰队司令柏利以武力叩关
1854年,美国强迫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 条约》。在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 侵入日本。日本主权开始丧失,经济遭到破坏。
日 本 赴 欧 美 参 观 团 出 港
明治时期兴办的小学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明治初期的小学
吃火锅
剪发
穿西装的 政府官员
日本的西洋舞会
4.评价
(1)进步性: ①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日本上的重大转折。
(2)局限性: ①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②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九年级历史上册(YL) 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 和国际工人运动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新课导入
日本黑船来航
“黑船”事件,美国敲开了 日本的大门,其他帝国主义国 家纷纷效仿,一向以中国作为 学习榜样的日本,面临着跟中 国相同的命运。面对这一局势, 日本何去何从?在同一时期的 俄国又发生了哪些大事呢?
农奴制 危机严
资产阶 级性质
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 转折点。但改革保留了大
革重
的改革 量的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1.幕府统治危机 ——内忧外患
仔细观察下列一组 图片,你能简要概括 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 面临的严重危机吗?


天皇 本
建 统
将军
封 建
治 阶
学习目标
1.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 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2.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 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 变中所起的作用。
课文讲解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
1. 背景
(1)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出现严重的农奴制危机,革命不断爆发。
2.目的及内容
l 进步性——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 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l 局限性——①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主要指保留了沙皇 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农民取得的“份地”面 积小、质量差,在取得“份地”时需要出钱赎买,赎买 的价格比当时的地价要高出几倍。俄国用牺牲农民利益 的办法去换取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 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致使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 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次改革 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
课堂小结
俄 国 本农 明奴 治制 维改 新革 和 日
பைடு நூலகம்
1861年农奴制改革 资产阶级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都走上了资 本主义道路 ,都有利于 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
随堂演练
1.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
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
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列宁评价的是
3.性质和影响
(1)性质
资 产 阶
宣布农奴获得 人身自由


质 的 改
农奴获得“解
放”时,高价赎 买份地

自由劳动力 国内市场 巨额资金
(2)影响
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历史 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但留下了大量封建 残余。
你认为应怎样评价1861年改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