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护之金丝猴
种群现状: 滇金丝猴仅分布于滇西北,北起西藏芒康,南至
云南云龙一个狭窄的高山深谷地带,猴群数量较少, 一般仅20~60只,很少超过100只大群,估计种群总 数在云南难以逾越1,000只;西藏芒康约1,000只。
致危因素: 主要是滥猎供作毛皮用。据在云南德钦县霞若区
调查,70年代该区滇金丝猴估计不下1000只,但 1971~1981年猎杀统计数达430多只,到现在仅剩下 200余只。同时还由于森林不断采伐、毁林开荒以及 放牧,严重地破坏了它们的栖息环境而导致社群分割, 一些小的社群最后遭到蚕食绝灭。
5. 怒江金丝猴(缅甸金丝猴)
2011
和
中
国年
云新
南发
怒现
江的
州第
的 高 黎 贡 山 区 。
5
种 金 丝 猴 , 分 布
在
缅
甸
三、保护措施
保护我国现有金丝猴的栖息地,改善和恢复金丝猴原有的栖 息生境植被是保护我国金丝猴的最重要的措施。在我国金丝猴的 保护中,应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金丝猴种群分布的本地调查,摸清金丝猴现存的数量 和分布区域;重视和加强对金丝猴栖息地的保护,特别是要保护好 金丝猴栖息地的植被和金丝猴喜食的植物种类。
生活习性
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主要在树上生活,也在地面 找东西吃。以野果、嫩芽、竹笋、苔藓植物为食。主食有 树叶、嫩树枝、花、果,也吃树皮和树根,爱吃昆虫、鸟、 和鸟蛋。
繁殖特点
每年秋季是金丝猴的发情期,性成熟期雌性早 于雄性,雌约4~5岁,雄猴迟到7岁左右。全年均有 交配,但8~10三个月为交配盛期,孕期6个月左右, 多于3~4月产仔,个别也有在2月或5月产仔的。雌猴 妊娠期为6个月左右,通常一胎一仔,偶产二仔。刚 生下的小猴子脸呈暗蓝,毛色棕褐,叫声如婴儿哭泣, 一个月后体重就达一公斤多。 成年猴群中,雄雌性 比约为1:2。天敌有豺、狼、金猫和豹以及雕、鹫、 鹰等。
二、种群数量下降的因素
1. 川金丝猴(别名金绒猴)
分布于四川、甘肃、陕西和湖北。
种群现状: 据湖北神农架调查有4群,最多的猴群为123只,
估计约有500只左右。川东巫山有2-3群,数量不足 100只。陕西秦岭约有53个猴群,每群小的约50只左 右,大的约100只左右,最多约300只,估计陕西境内 约有5340只。
(4)解决金丝猴分布区居民的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和能源 问题,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森林保护法的实施,严厉打击 偷猎、盗伐和非法进行野生动物贸易等活动。
谢谢!
亚太仅 热省分 带之布 雨间于 林石越 中灰南 。岩北
山部 地宣 的光 低省 海和 拔北
种群现状: 现存约至少4个种群,总数约250只。
濒危因素: 越南人口增长很快,对于原始森林的破坏十分严重,
极大的积压了越南金丝猴的生活空间,至1986年,越南 金丝猴原有的栖息地已经丧失殆尽。此外,过度捕猎用 于皮毛和东方药物也使它们处于更危急的地位。
致危因素: 长期以来滥捕滥杀是金丝猴濒危的主要威胁之一。
1963-1974年仅四川省境内不完全统计,就超过了300 只。同时,森林采伐彻底地破坏了它们赖以生存的栖 息环境,造成分布不连续,分布缩小,最终导致绝迹。
2. 滇金丝猴(别名黑金丝猴)
分布于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云岭山脉主峰两侧 的高山深谷地带,面积约20,000k㎡,向北伸 长达西藏境内的宁静山脉,包括云南德钦、维 西、丽江、剑川、兰坪、云龙等县,以及西藏 芒康县境内。
濒危动物的保护——金丝猴
目录
➢简介 ➢种群数量下降的因素 ➢保护措施
一、简介
金丝猴: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猴科, 疣猴亚科,仰鼻猴属。体长约70cm,尾长约与 体长相等或长些,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属 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目前,除我国外,这些稀世珍宝在世界上仅有法国、 英国等极少数国家的博物馆中收藏有若干标本。金丝猴 的珍贵程度与大熊猫齐名,同属“国宝级动物”,它们 毛色艳丽,形态独特,动作优雅,性情温和,深受人们 的喜爱。金丝猴目前有五个种类:川金丝猴、滇金丝猴、 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和2011年新近发现的“怒江金丝 猴”(暂定名)。其中除了川金丝猴全身是金黄毛色外, 其它几种都没有金色的体毛。这五个种类全部被世界自 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等级。
(2)加强公众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利用电视、报纸和电台等 新闻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公众保护意识和宣传教育的强度.应 把保护金丝猴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提到和保护大熊猫相同高度上来 认识。
(3)进一步加强金丝猴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大对金丝猴保 护区的投资力度,加强科学研究;注重金丝猴自然保护区的 体系建设,发挥自然保护区群的功效,新建一些金丝猴保护 区,注重保护区廊道的建设。
生活环境
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 1500~3300m的森林中。其植被类型和垂直分布带 属亚热 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 针叶林以及次生性的针阔叶混交林等四个植被类型,随着 季节的变化,它们不向水平方向迁移,只在栖息的环境中 作垂直移动。群栖生活,每个大的集群是按家族性的小集 群为活动单位,最大的群体可达600余只。
致危因素: 1)在建立保护区之前,由于采伐使森林遭受破坏,尤以 北坡较为严重,加上采矿等经济活动对自然植被的破坏, 至今尚未完全恢复; 2)在梵净山捕杀黔金丝猴的情况也常有发生。据不完全 统计1962~1977年就猎杀317只之多。建立保护区后乱砍 滥伐尚未完全制止。
4. 越南金丝猴(东京仰鼻猴)
3. 黔金丝猴(别名灰金丝猴)
分布于贵州省境内武陵山脉之梵净山。现在的具 体分布地点主要在江口县的月亮坝、柏枝坪;松 桃县的泡木坝、田家坝、白云寺、牛凤包;印江 县的亚盘岭、淘金河上游和护国寺。
种群现状: 梵净山的黔金丝猴,据1991~1993年考察有3个猴群,
总数约550~600只,数量增长缓慢。据Eudey1987年估计 黔金丝猴的总数不超过500~670只。1995年对黔金丝猴进 行了系统考察,确认黔金丝猴现存约750只,组成20多个 家族,活动范围约4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