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著读后感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引领我走向班主任专业化沈永铭2009年的暑假对我来说是带来颠覆性改变的一个暑假,因为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市首届高中优秀班主任研修班的第一次培训。
报到的第一天我就领到了班主任孙有福老师为我们精心挑选的教育名著,由著名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集40年教育经验总结而写的一本适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优秀读本--《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这是一本真正实用且贴近一线班主任又能让人掩卷沉思甚至感慨莫名的好书。
王晓春老师写这本书的宗旨是: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为一个教育专业,进行学术研究,追究其理念,探索其规律,构建其体系,寻找其方法,从而使更多的班主任从“知之”走向“好之”和“乐之”。
读后,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要做,就该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走班主任专业化的道路。
1、思想上的转变。
这本书里没有套话、空话,讲的都很实在。
正如王老师在书中讲到:班主任工作,内容没边际,责任没边际,如同一个无底洞,如同一个不断加压的水压机。
对于这样的现状,王老师认为,“作为一个班主任,埋怨是没有用的,除了呼吁体制改革之外,我看重点应该放在提高自身素质上。
”通过对第一章的阅读,我对班主任角色有了客观的认识。
班主任无论从事任何学科,首先想到的自己是一名教育者,其次才是教学工作。
在工作中不能就经验来处理事情,不能只看事情的表面现象,而要深入地考虑自己是否从科学的教育手段来解决问题。
从事班主任工作,能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加完整、更加丰富,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促进专业成长,对学生的深入理解,引导班风的方法等。
从阅读中,我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再把班主任工作当做苦差使,不再认为班主任工作会限制自己专业的发展,不再讨厌做班主任工作,而把这份工作当作一种事业和专业来做了,主要可能是心中觉得更有底了吧,有了一套班集体建设的思路。
2、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
书中引用了一个故事,一个工作了十五年的人从没被提升,而刚进公司一年的小伙子被提升了,他得到上司的回答是“您并没有十六年的经验,您只有一年的经验,只不过您把它用了十五次而已。
”这段话发人深省,如果我们年复一年地走老路,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复制自我,那收获的多半就是疲惫和焦虑,永远做不成快乐明哲的班主任。
快乐的前提是明哲。
拜读了《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之后,我便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一定要从敬畏厌倦班主任工作的泥淖里跋涉出来,让自己从良心道德感性的层面走向理性科学的专业之路,让自己从“知之” 走向“好之”和“乐之”,让自己从终日忙忙碌碌急急挠挠被动招架焦头烂额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班主任工作尽快的走向快乐明哲的专业的教育生活。
于是,我明白了班级不等于班集体,所谓的班集体是经过班主任的各种教育力量的教育培养和引导而形成的具有正确的奋斗方向,具有较强的核心与骨干力量,具有良好的纪律﹑舆论﹑班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高层次的班级集体。
而班集体建设的核心就是从班级上升到班集体,必须经过建设的途径,这种上升能使班级整体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实现解放班主任和实学生的自我管理的教育目的。
于是,我把我的思考写进了《温州教育》编辑部在2009年第7~8期发表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靠什么?》中,我提出了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学习共同体同伴互助促进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途径的观点,引发了温州德育工作者的深层次思考。
3、帮孩子。
该书力图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为一个教育专业,进行学术研究,追究其理念,探索其规律,构建其体系,寻找其方法。
用王晓春的话说:“主张班主任实现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轨。
”从过去的“哄”和“管”的交替使用到逐渐更多采用“帮”的方法上来。
这种点化,让笔者茅塞顿开而顿悟。
平日里我们的教育有三种方式:管孩子、哄孩子、帮孩子。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竭力介绍和推荐的是第三种方式。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书的内容,那就是:主张班主任实现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轨,从只会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转变到逐渐更多采用“帮”的方法上来。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管孩子时,教师是指挥者;哄孩子时,教师是鼓动者;帮孩子时,教师是研究者。
管孩子时,教师希望孩子害怕,恐惧是动力;哄孩子时,教师希望孩子欣喜,兴奋是动力——两者都主要诉诸感情,比较情绪化。
帮孩子则不然。
帮孩子时,教师是研究者;帮孩子时,教师希望孩子冷静、清醒,动力是智慧;帮孩子是一种平静的、理性的交流,当然“帮”也需要“管”和“哄”两种方式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如果班主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帮助学生寻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融入到集体且得到集体的认同,帮助学生在学校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以及自己追寻的目标,帮家长时有利于家长对孩子现状和教育现状的了解,就有利于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达到家长和学校对孩子教育目标的认同。
两种方式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则“专业”已经根植于班主任的灵魂深处了。
如今,我已经开始把帮孩子的理念运用到班集体建设之中,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更加和谐的发展空间。
4、通过“专业写作、专业阅读、学习共同体的同伴互助”,走向班主任专业化。
又如在“学习者”这一节中,王老师讲到:一位班主任如果平时经常处于“非学习状态”,他的生活会越来越单调,他的心灵会越来越干枯,他的心态会越来越疲劳,他会感到自己“机器化”了,失去了生机。
我不由想起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几个人会静下心来好好的研读书籍、报刊呢?从走上工作岗位,我们站在教育者的位置上,习惯了教育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而忘记了自己更应该是个学习者。
我们几乎是把自己圈在所教的几册教材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惰性也让我们很习惯这样。
最后使“活到老,学到老”沦为一句虚伪的谦辞。
那么,以后的班主任工作该怎样给自己定位呢?我悟到:“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
我是一个管理者,我希望我的管理中有更多的教育元素,我的管理是为教育服务的,是为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我必须加强学习、勤于思考,把每一天的班主任工作,把与学生、家长的每一次对话与交流,班级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作为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在此过程中用心享受其中的乐趣。
因为班主任的工作对象和任务无法选择,而完成任务的方式和工作态度是可以选择的,即“心态决定状态。
”5、我的班主任专业化探索之路所谓的“班主任专业发展就是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三专”来实现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5.1专业阅读从2009年7月开始我坚持每天阅读一万字左右的教育名著或文学作品,并及时在教育博客里写好阅读笔记,作好阅读记录,提出自己读后的理解,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以下是我的教育日志中的一篇阅读笔记的部分内容:《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读后感案例2、陈艳:我是一株幸运草案例介绍了作为年轻班主任,陈艳如何幸运地遇到了给她压力从而让他变得自信的家长,她开的家长会的套路是:汇报班级现状;分析班级的问题;给出她的承诺;对家长提出要求。
通过统计家长的电子邮箱,通Email进行家庭教育的交流,这样的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自然会密切,得到家长的支持也更大了。
读书让她在高山中行走,读书使她成长,睿智,知识的富有让她感受到心灵上的满足,充实、快乐。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让她增长了专业的智慧,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读书,让她提高了班主任的专业水平,把班级管理做得井井有条;读书让她涵养了丰富的情感,生活得更加有滋有味。
为了更快地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最好的途径--读书!从今开始要坚持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读书,让我与明师交友,发现了不足;读书让我明确了努力的目标。
通过阅读,我领悟到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专业写作、专业阅读、学习共同体的同伴互助。
5.2 专业写作班主任的专业写作就是市教师教育院吴思孝老师在为班主任研修班学员作讲座时所倡导的通过写班级日志的方式,记录班级成长的点点滴滴,及时用相机和文字记录班级成长的历程,不断总结班级管理的成功经验,与同伴共享成功的乐趣,及时反思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或失误的模式。
工作中的失误并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对自己错误的茫然或麻木,对学生终身幸福的无视。
我是从2006年11月16日开始在温州博客开博,当年12月在市直教师博客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从此爱上写博客。
2007年底在市第二届教师博客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08年一月在第二届博客大会被授予“保质保量奖”;2008年在市第三届教师博客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09年在市第四届教师博客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我会把写博客当成生活的一种乐趣和享受,用班级日志记录我的志远班的成长历程。
我的教育博客:访问量: 1181337;日志数: 4193。
专业写作有以下的好处:便于查找资料和信息;论文和案例的源泉;班级总结和团支部总结的来源;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体现;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见证。
本学期的专业写作成果:《温州教育》第7-8期发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靠什么》;《青春期心理》今年第9期发表《中学生上网现象的诠释及心理矫正策略》;主持2009年省、市教育科研课题:《对90后高中进行班集体团队心理辅导模式的研究》;《温州商报》(教育博客)发表了教育随笔《爱的付出创造奇迹》、7月31日发表《班主任写评语的基本原则》;2009年7月19日在温州市首届高中班主任研修班第一次集训中应邀作了《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讲座;9月29日作《我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之路的探索》的专题讲座;心理论文获得2009年市直教科研心理论文评比三等奖;2009年浙江省省“改进教学管理”征文评比三等奖、2009年省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省“改进教研”征文评比三等奖,温州市第17届科技辅导员论文评比二等奖,2009年温州市教师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三专”引领我走向班主任专业化》);2009年温州市教师读教育名著征文评比三等奖(《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学会2009年年会征文评比一等奖。
12月22日,在市首届教师博客大会上我作为获奖代表作了《教育博客引领我走向教师专业化》的主题发言,引发了到会教师博友的反思。
5.3学习共同体同伴互助5.31通过教育在线和K12班主任论坛,得到专业引领。
从今年8月底开始,我每天都到教育在线和K12班主任论坛学习,每天都认真读贴、发贴和回帖,从中学习其他老师的带班的经验和理念。
特别是通过学习张万祥老师、王晓春老师和红霞斑竹的主题贴,从中受到了很多的启发。
例如,我的开学第一讲就借助了暑期培训班从孙老师、唐云僧老师和论坛中的很多先进的做法,取得特好的教育效果。
5.32同伴互助,成就幸福的班主任旅途。
理解、尊重、体谅等都能成为人生中最可贵的财富。
我很幸运,在我的身边,就有互相学习、相互尊重的同伴。
我们办公室的四位班主任常常坐在办公室里“华山论剑”,或为文件和规定的解读产生分歧而讨论不休,或因班级学生的事情处理办法不同而争吵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