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茎木树脂类中药-中药鉴定习题

茎木树脂类中药-中药鉴定习题

茎木树脂类中药
A型题
1 、川木通来源于哪一科植物()
A木通科B马兜铃科C毛莨科D防已科E豆科
2 、习称“红藤”的药材是()
A鸡血藤B钩藤C大血藤D苏木E降香
3 、沉香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不得少于()
A 15.0%
B 16.0%
C 14.0%
D 17.0%
E 13.0%
4 、沉香主要成分是()
A油胶树脂B油树脂C香树脂D酯树脂E单树脂
5、钩藤来源于哪科植物()
A唇形科B茜草科C桔梗科D菊科E藤黄科
6、来源于胡椒科的药材是()
A络石藤B沉香C钩藤D大血藤E海风藤
7、大血藤的断面特征为()
A髓部偏向一侧B皮部厚,有棕色油点
C红棕色皮部与黄白色木部交互排列成3~8轮半圆形环D形成层环呈多角形E皮部红棕色,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
8、主要成分是小檗碱的药材是()
A黄柏B杜仲C肉桂D厚朴E五加皮
9、鸡血藤的性状鉴别特征不包括
A扁圆柱形B表面灰棕色,有纵沟C质坚硬
D断面红褐色的皮部与淡红色木部排列成数轮半圆形环E气香特异
10、取某药材碎片投于热水,水被染成红色;加酸变成黄色,再加碱液,仍变成红色()
A降香B苏木C大血藤D鸡血藤E桂枝
11、沉香药用部位来源于瑞香科白木香及沉香的()
A边材B茎髓C含树脂的心材D腐烂的心材E茎藤
12、关木通和川木通为()
A同科同属不同种植物B同科不同属植物C不同科植物D同种植物
E同种不同变种或不同变型
13、白木香主产于()
A云南省B广东省C广西省D福建省E台湾省
14、钩藤主要成分为()
A香豆素类B黄酮类C生物碱类D挥发油类E三萜类
15、具有偏心性髓部的茎木类药材是()
A大血藤B钩藤C鸡血藤D川木通E关木通
16、维管束异型的茎木类药材是()
A.川木通B.大血藤C.鸡血藤D.钩藤E.肉桂
17.平整的横断面皮部呈红棕色环状,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黄白色,有细孔(导管),射线红棕色,有此特征的茎木类药材是()
A.川木通B.肉桂C.钩藤D.沉香E.大血藤
18.通草的药用部位为()
A.心材B.茎C.全草D.叶E.茎髓
19.血竭颗粒置白纸上,用火烘烤,不应出现()
A.颗粒融化
B.无扩散的油滴
C.对光照视呈鲜艳的血红色
D.以火烧之则发生呛鼻烟气
E.纸上残留为融化的黑色残渣
20.下列关于没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其他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树脂
B.主产于非洲东北部、阿拉伯半岛和印度
C.不规则的颗粒状或粘结成团块状,气香而特异
D.主要含树脂、树胶、挥发油
E.质坚碎,破碎面呈颗粒状
二、B 型题
A.通草
B.川木通
C.大血藤
D.桂枝
E.苏木
1.木通科植物的藤茎()
2.豆科植物的心材()
3,毛茛科植物的藤茎()
B型题
[4—5]
A.鞣质、树脂
B.酯树脂
C.胶树脂
D.香树脂
E.油胶树脂
4.乳香()
5.血竭()
[6—8]
A.呈不规则颗粒状或粘结成团块,表面红棕色,与水共研形成黄棕色乳状液,遇
硝酸呈紫色
B.主产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果实中渗出的红色树脂C.呈乳头状、油滴状或不规则小块,淡黄色,与水共研形成白色乳状液6.乳香为()
7.没药为()
8.血竭为()
三、X型题
1、具异型维管束的药材有()
A沉香B何首乌C落石藤D鸡血藤E大黄
2、断面导管孔明显的药材是()
A木通B首乌藤C落石藤D鸡血藤E桂枝
3、主产于四川的药材是()
A厚朴B黄柏C肉桂D鸡血藤E苏木
4.降香的药用部位为()
A.树干B.叶C.干皮D.果E.根心材5.主要成分为树脂、挥发油和树胶的药材是()A.冰片
B.血竭
C.乳香
D.没药
E.儿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