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体育教育宁波大学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及分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一)选题背景体育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方式消耗体育资料与劳务的过程,是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发展性与享受性消费的一部分,是一种对时尚与现代生活的追求。
在当今社会中,体育运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消费必不可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也在提高,它是建立在基本的生理消费基础上的较高层次的消费行为,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
随着市场经济对高校的冲击,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已是不可避免,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强烈主体意识的大学生成为我国体育消费的主要群体时。
其体育消费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人们体育消费走向。
消费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他们树立“健康第一”的概念,认识体育消费的内在价值,明确了自己在体育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非理性的体育消费行为,提高体育消费效果,养成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选题意义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一种趋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追求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
大学生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日趋变得平凡,其体育消费具有自身的特点和问题,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将有利于其身心健康,促进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体育价值观的改变,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体育消费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己经占了重要的部分,而且有扩大的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校园的冲击、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经济行为己是不可避免,对于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高、思想活跃的当代大学生们,当他们作为体育消费的主要群体时,他们参与体育消费的水平结构、体育消费的动机是怎么样的?本人通过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进行研究。
为发展和改善我国的体育产业,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稳定发展,开发我国高校体育健身市场,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
同时也期望能为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的基本内容:1.对于体育消费与体育消费行为的理解2.宁波大学学生余暇时间及支配方式现状2.1宁波大学学生余暇时间调查2.2宁波大学学生余暇时间支配方式调查2.3宁波大学学生余暇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场所调查3.宁波大学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现状3.1宁波大学学生参与体育消费意识调查3.2宁波大学学生参与体育消费动机调查3.3宁波大学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水平调查3.4宁波大学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结构调查3.5宁波大学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项目调查3.6宁波大学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满意度调查4.制约宁波大学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障碍因素分析4.1宁波大学学生体育消费主观积极因素4.2宁波大学学生体育消费客观积极因素4.3宁波大学学生体育消费主观消极因素4.4宁波大学学生体育消费客观消极因素5.宁波大学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发展趋势5.1宁波大学学生体育消费的理想价格(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宁波大学学生进行不计名问卷调查,获取大学生目前对体育和体育消费的认知、参与体育消费的意识动机、水平、结构和运动项目、影响因素等相关资料,找出其在体育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今后的发展对策,为更好的引导其进行体育消费,促进其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消费行为的形成以及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尤其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如何进行商业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一)研究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网上和图书馆查阅资料,为项目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2.专家访谈法:为了使本次研究工作更为科学合理,多次向导师以及体育学院多名教授请教,探讨,得到了专家们的悉心指导。
3.问卷调查法: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对大学生进行访谈的基础上,按照社会调查法和体育科研方法的要求,设计问卷,旨在调查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需求、动机、购买信息来源以及对当前体育消费满意度等方面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4.数理统计法: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
(二)技术路线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12.01——2010.12.09 选题完成任务书2010.12.09——2010.12.15 查看资料,撰写文献综述2010.12.09——2010.12.25 详细查阅资料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10.12.31 开题报告答辩2010.12.31——2011.03.28 论文初稿2011.03.28——2011.04.25 论文二稿2011.04.25——2011.05.12 论文定稿2011.05.16 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 郑真.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7):98—102[2] 高玉敏,赵进杰,张杰.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上旬刊(505):319—320[3] 张军平,程义志.影响湖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4):53—54[4] 林少娜.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1,23(6):11—13[5] 李宇.长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系硕士学位论文。
2006.6[6] 李龙江.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发展的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4).[7] 何敏学,都晓娟.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04,11(3):29—31.[8]林强,对浙江省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3123—125.[9] 崔材坤,北京体育大学本科生消费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D]二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10] 任忠利,蒲继涛.河南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研究[J].文教资料,2005(23):17-18.[11]关金永.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体育系硕士学位论文.2006.5[13]陈英军.湖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机构及价值取向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4):466—468[14] 孙文琦.河南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3).94-96[15] 胡学明.河南省体育消费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安徽体育科技2005,26(3)[16] 刘英伟.长春市体育消费动机、水平、结构的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5[17] 马渝,欧阳柳青.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5,36(3):11-12[18] 林强.对浙江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3123-125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运动训练宁波大学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及分析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一种趋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追求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
大学生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日趋变得平凡,其体育消费具有自身的特点和问题,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将有利于其身心健康,促进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以下是国内外学者对体育消费的研究成果展示一、国内外研究成果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上流社会在18、19世纪已经有了较为规范的体育健身娱乐消费,但并没有形成体育产业。
可见,被政府、企业、个人所关注的有一定规模的体育消费在人类社会不过一二百年的历史,但在西方发达国家却己成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罗氏理论,体育产业的真正大发展,只有等到国家经济在整体水平上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才可能实现,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历程已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进入了“高额群众体育消费”阶段,50年代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西欧和日本在50年代进入“高额群众体育消费阶段”,70年代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这一时间表与50—60年代体育产业在美国的大发展和60—70年代体育产业在西欧和日本的大发展是相吻合的。
消费者行为学作为一门系统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应用性科学,是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商品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尖锐,企业竞争日益加剧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体育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状况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一个显著标志。
体育消费方面的研究已有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体育消费的研究起步较晚,现在我国仍处于体育消费研究的初始阶段。
国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目前尚处在“成熟阶段”向“高额群众体育消费阶段”过渡的阶段,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要落后于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
我国对体育消费的研究最早是在1990年,北京体育大学等10所高等体育院校的学者们合作编写的《体育经济学概论》教材,该教材对体育消费及其特点、消费类型及其水平等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并建立了较为权威的理论框架。
但是,当前我国还处于经济的转型阶段,再加上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人们对体育消费还不适应,仍然感到茫然,直到近几年,人们才在意识上逐步建立起“体育消费”的概念。
二、我国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多,体育消费已经成为现代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消费行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而产生的一种消费类型,是在体育达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化和普及化的情况下所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而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群体将成为体育消费的庞大群体,对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现状进行研究。
有利于开发我国高校体育消费市场,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和进一步优化大学体育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体育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体育消费包括体育实物型消费和体育非实物型消费。
大学生体育消费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其比例远大于非实物型消费,体育消费支出还比较单一。
对于男女大学生来讲,体育实物型消费和体育非实物型消费有着明显区别,男大学生的实物型消费明显高于女生,而非实物型消费,男生略高于女生。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需求没有达到较高的层次,虽然有较强的体育消费意识,但大部分学生还是接受不了非实物型消费,体育消费一味依靠国家的思想尚未扭转。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大部分来自家庭供给,而家庭经济状况又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但随着体育意识的增强,消费层次有所提高,消费水平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