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与冰蓄冷专业承包单位的协调工作令狐采学2.12.1 概述●冰蓄冷机房冷源系统在本次招标范围中作为一个独立分项,必须由一个独立的、有冰蓄冷实施经验的、具备机电安装一级资质、具备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具备建筑智能化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的专业承包商承接,此专业承包商不能采取联合投标形式。
●冰蓄冷机房冷源系统专业承包商负责整个冰蓄冷机房冷源系统的设备供货、材料采购、系统安装、系统调试以及售后服务等内容。
●对冰蓄冷机房冷源系统而言,冰蓄冷机房冷源系统专业承包商提供的是一个的总包交钥匙工程(不包括主机与冷却塔)。
●冰蓄冷冷源系统专业承包商必须至少具备5个蓄冰容量与本工程类似的专业承包经验。
●投标方与冰蓄冷冷源系统专业承包商必须签署书面的合作协议,合作协议中明确各自的职责,并附在投标文件中。
2.12.2 本承包商与冰蓄冷专业承包商工作面说明●与空调末端系统:冷冻水管道的分界点为出本机房1米。
●与楼宇自动控制管理系统(BMS ):冰蓄冷冷源系统的自控系统负责冰蓄冷冷源的控制,BMS系统对冰蓄冷冷源控制系统只监视而不需控制(监而不控)。
●与高/低压供电系统:主机动力柜、所有水泵与冷却塔的动力与控制柜、电动阀、冰蓄冷冷源系统其它用电设备的动力与控制柜均包括在本次招标范围内,有配电至上述动力柜的供电母线、电缆与桥5架不在本本次招标范围内,上述动力柜至冰蓄冷冷源系统各用电设备的母线、电缆与桥架包括在本次招标范围内(包括水泵的紧急停机部分)。
●与给水及排水系统:给水及排水系统将冷却塔的补水管接至出地面1米,冷却塔的排水管包括在本此招标范围内。
第5章蓄冰槽5.1 总则5.1.1说明本章主要说明蓄冰设备的设计,供应、安装及调试的各项技术要求,以及各项相关的事宜。
5.1.2一般要求1. 蓄冰制冷系统采用闭式内溶冰装置。
所供应的设备需为管外蓄冰,管内融冰型(Ice-on-coil,internal melt),管内之载冷剂为工业用抑制性乙烯乙二醇溶液(25%)。
蓄冰设备为整体设备(蓄冰换热器安装在钢制槽内)2. 贮冰装置﹕蓄能期在此形成冰并蓄存。
在放能期间,冰被溶化而提供冷量。
贮冰箱选择箱体式盘管蓄冰装置,又称蓄冰槽。
当从制冷机之低温载冷剂流经盘管后,蓄冰槽内之水将由液态转化为固态。
在释冷模式运作时,经各层冷负荷加热后之高温载冷剂便在盘管内循环,并将蓄冰槽盘管表面所凝结之冰逐渐溶化。
3. 蓄冰槽设置与制冷机组成串联系统,并且蓄冰装置在制冷机组的下游,通过对蓄冰槽和制冷机组的合理控制达到理想的供给温度,从而大大地简化控制。
5.1.3质量保证1. 蓄冰设备的生产制造商必须具有15年以上的蓄冰设备的生产、制造、安装的经验,并且在国内必须有5个以上已经成功运行的项目,且有不小于本项目蓄冰量的成功运行项目。
2. 蓄冰槽的外壳应附有原厂的标志牌,标注有关厂家的名称、设备类型、机组的编号、制造日期及其它有关的技术数据。
3. 系统设计、系统之各项指标、系统设备、材料及工艺均须符合本章内所标注的规范/标准,或其它与该标准要求相符的中国或国际认可的规范/标准。
4. 同时设备/材料在运送、储存、及安装期间,均应采取正确的保护措施,以确保设备在任情况下都不会受破损及锈蚀。
5. 蓄冰装置使用寿命:蓄冰装置最低使用寿命要求在20年以上,使用寿命可达40年的优先考虑。
6. 本承包商须保证其在合约下提供的所有设备均符合规格要求。
同时亦保证物料及施工工艺,在交付日期起一年内均没有损毁。
7. 本承包商须要提供保修期过后,维修保养的收费标准。
5.1.4资料呈审1. 提供完整的产品技术说明书、选型计算书、安装施工详图及制造厂商提供的所有技术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各项:a) 提交图纸,说明主要部件、装配、外形尺寸,毛重和净重,安装空间、现场连接管的位置和尺寸。
b) 提交产品相关数据,说明设备额定能力、重量、地面负荷、水/冰的体积、换热器里的溶液体积。
c) 提交蓄冰设备的各项技术资料:说明换热盘管的材质,换热特性,使用寿命;及其它配件的材质,使用寿命等。
2. 提供由原厂所编印的安装、操作及维修手册,内容须详述有关蓄冰槽操作和维修的程序及守则外,仍需同时提供由蓄冰槽制造厂所建议和要求的蓄冰槽后备配件表。
3. 提交由供应厂家所签发的蓄冰槽性能功率证书。
4. 提交蓄冰设备符合本项目的蓄冰及融冰的特性曲线及其在不同工况下,蓄冰设备的管路压力降。
(如果计算机选项报告中已经包含该部分内容,则不需要重复提供)5. 提交设备的计算机选型报告,报告中至少需提供以下内容(必要时需要现场给业主做演示):a) 蓄冰设备的选型;b) 蓄冰设备在设计条件下逐时的进出口温度、流量、压降等;c) 蓄冰设备在设计条件下的蓄冰及融冰的特性曲线。
6. 提交蓄冰系统操作运行储冰量/融冰量测量方案。
7. 提交蓄冰设备现场安装的施工方案。
8. 提交蓄冰设备的调试运行方案。
9. 提交施工进度计划表。
10. 提交防地震计算书,以及蓄冰设备之防地震措施及有关的安装方案。
11. 提供蓄冰槽平面布置图。
12. 运行和维护数据:提交运行数据,包括开机指南,维护数据、控制、调试指南等附件,提交维护保养清单。
13. 按本技术规格说明书以下表格的要求,提交蓄冰系统设备所能提供的蓄冰冷量/融冰量。
5.2.1一般要求1. 本项目所采用的蓄冰系统为管外蓄冰,管内融冰型(ICE-ON-COIL,INTERNAL MELT),管内的载冷剂为25%的工业用抑制性乙烯乙二醇溶液。
2. 蓄冰槽为不完全冻结式盘管型,必须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在任意时间通过增加模块数量增加冰蓄冷系统的能力,系统必须是由板式换热器和独立的模块式蓄冰槽组成的闭式系统。
3. 保温:蓄冰槽必须进行有效的保温内衬,蓄冰槽保证槽体表面在环境温度30℃、相对湿度85%条件下外表面不结露,冷量损耗在允许的范围内。
4. 蓄冰设备在安装过程应严格按规范进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杂物遗留管中。
5. 应按规定要求作水压和气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规范规定。
6. 蓄冰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和要求请参见本技术规格说明书附件A,本承包商须自行填写并保证实现。
7. 完成灌注整个蓄冰系统包括双工况主机、水泵、热交换器、系统管道等空调设备与管道所需的25%工业用抑制性乙烯乙二醇溶液(美国TOWS,进口)。
8. 标准蓄冰槽由规格化蓄冰换热器组合而成,在工厂组装后置入槽体,运至工地现场后直接接上管线即可使用,或外壳与整组盘管在工地组装。
9. 在添加乙二醇溶液之前,所有的管路必须确保完全清洗干净,不可有任何杂质在里面,清洗管道时必须将蓄冰槽与系统隔离。
5.2.2蓄冰槽1. 蓄冰槽设计使用寿命至少20年以上而且必须采取防腐设计,蓄冰槽基本包括槽体,相反或平行流动的换热器,和供液、回液集管。
2. 蓄冰槽应有工厂评估和出版的储冰和融冰性能曲线,压降曲线。
可以采用工地现场组装的蓄冰槽体。
3. 为了不对整个冰蓄冷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每个蓄冰槽必须能够单独与整个系统隔离开来。
5.2.3蓄冰/融冰盘管1. 冰蓄冷盘管材质须为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料、热镀锌钢盘管。
如使用塑料盘管,冰蓄冷盘管有效传热面积在1.0 m2/RT-Hr以上。
如使用金属盘管,冰蓄冷盘管有效传热面积在0.4 m2/RT-Hr以上,并以连续弯管成型,接管焊缝每50米管长不得多于2道,以降低焊缝泄漏机率。
2. 盘管的工作压力不小于0.6Mpa,测试压力不小于0.6Mpa。
而其使用寿命不应小于20年。
3. 蓄冰槽之间的管路的连接应采用同程设计。
使管路系统可以自我平衡。
4. 蓄冰设备内的载冷剂输配管路所使用的材质,及其相应的管道支架/吊架需具有防锈性并适合蓄冰槽内的湿空气环境。
其工作压力不小于0.6Mpa ,测试压力不小于0 .6Mpa。
5.2.4监控设备本项目所采用的蓄冰系统为部分蓄冰系统,配附基载冷水机组(Base load Chiller)在用电高峰期以蓄冰系统优先模式运行,冰蓄冷系统专业承包商须按上述蓄冰系统的类型及控制模式供应及安装人工水位测量装置。
5.2.5蓄冰及传热效能1. 有效传热面积不少于0.4m2/kWh。
2. 蓄冰换热器的IPF值不少于75%。
5.2.6构造及其它配备1. 所有和蓄冰槽连接的水管做好加固,以防支撑架扭曲和蓄冰槽的损坏。
2. 在蓄冰槽的顶端不能做其他连接,但蓄冰槽的框架可作为水管的支撑架。
3. 蓄冰槽下方须做一个100mm高的水平基础,必须能够均匀承载蓄冰槽的运转重量及其水管或其它设备的重量。
5.3 实施5.3.1 蓄冰槽的施工安装1. 冰蓄槽的施工安装、调试运行,以及管道一般与常规空调系统相同,应符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和《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以及其他相关规范。
2. 须由具经验的技工根据原厂的安装指示和图纸所示在指定位置进行蓄冰槽的安装。
3. 整装式蓄冷设备的安装:a) 蓄冰装置适宜安装在室内;b) 蓄冰设备安装前,在现场做临时性存放,不得拆除装运垫木,并且应放置在光滑、水平的地面上;c) 如蓄冰设备需要铺设滚杠推至放置它的最终位置时,在运输过程中,其行走的路面应是平整坚硬的,并在每个脚下都放置滚杠;d) 蓄冰设备的吊装方式,应严格按照生产商的安装使用说明书中的吊装要求进行;e) 蓄冰装置的定位必须确保它与邻近的墙壁有足够的间隙,以便人员进出进行检查和维护;f) 蓄冰装置最终定位之前,必须拆除装运的垫木;g) 对于整体式蓄冰设备,不得用焊接的方式进行盘管连接,防止破坏蓄冰设备的保温和衬层;h) 装置安装完毕后,宜对其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完毕并与系统隔开后,再冲洗系统管路.系统冲洗时,不应经过蓄冷设备;4. 每条进液口必须安装过滤器,且过滤器的滤网应满足盘管厂家提出的要求。
5.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在系统上安装排气设备并满足蓄冰槽厂家要求;6. 冰蓄冷系统必须通过乙二醇系统阀门的开关实现各工况的转换,这是系统中的关键部件。
因此,必须遵守以下几点:a) 管路系统中所有的手动和电动阀门,均应保证其动作的灵活并且严密性好,既无外漏也无内漏;b) 电动阀门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压力来选择,并核实阀门的阀板所能承受的压力。
7. 冰蓄冷系统的保温a) 冰蓄冷系统的保温材料应采用闭孔型保温材料,且为不燃或难燃材料。
b) 在冰蓄冷系统中,管道内乙二醇溶液的温度较低,施工时应杜绝冷桥的产生,除了管道的保温外,其他的管道附件(阀门、阀杆、法兰、软接头等)以及水泵、板换均应做好保温措施。
应严格按照传感器的安装要求来安装,做到安装位置合理,安装方向正确。
9. 安装需符合产品厂商的安装指南,并符合有关法例及规范。
10. 支承:在混凝土基础上安装蓄冰槽,保持水平和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