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2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2

社会运行成本:承诺与兑现已完成1“分已定,人虽鄙而不争”出自()。

∙A、《道德经》∙B、《论语》∙C、《史记》∙D、《吕氏春秋》我的答案:D2社会成本是()中的一个概念。

∙A、管理经济学∙B、社会经济学∙C、政治经济学∙D、行为经济学我的答案:C3交易均衡得以形成的制度条件是()。

∙A、专业分工明确∙B、权利界限清晰∙C、组织内部关系和谐∙D、商业规则明确我的答案:B4权利的有效界定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我的答案:√5社会成本是等于生产成本加上给他人和社会所带来的损失。

()我的答案:√交易费用与丛林法则已完成1“霍布斯丛林原则”是属于()的一个概念。

∙A、古典经济学∙B、政治经济学∙C、行为经济学∙D、古典政治学我的答案:D2关于交易费用,说法正确的是()。

∙A、内生交易费用是非负的∙B、社会运行成本中多数属于外生交易费用∙C、有效的制度设计可以降低内生交易费用∙D、内生交易费用与外生交易费用相似我的答案:C3外生交易费用是由制度设计导致的。

()我的答案:×4只要存在商品交易,就一定会有外生交易费用。

()我的答案:√如何形成市场合理竞争机制已完成1皮亚杰是一位()心理学家。

∙A、人格∙B、行为∙C、认知∙D、精神我的答案:C2关于权利有效界定的重要性,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B、有助于改善人和物的关系∙C、对组织财产的安全至关重要∙D、能够促使产品的改进我的答案:D3自觉本身是一个道教术语。

()我的答案:×4竞争能够促进效率的改进。

()我的答案:√“定分”的含义与作用已完成1关于激励机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向激励以激励、褒扬等方式为主∙B、根据“权责利对等”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正向激励、负向激励应有机配合使用∙C、正向激励的目的在于使员工产生危机感∙D、负向激励主要采用批评、责怪、处罚等方式我的答案:C2人通常会被()机制套牢。

∙A、名誉和财富∙B、职业和财富∙C、财产和地位∙D、名誉和职业我的答案:D3正向激励、负向激励都是激励机制的组成部分。

()我的答案:√4大学用什么样的机制来鉴别真正意义上的贡献,这种情况成为定分。

()我的答案:√百人逐兔到公地悲剧的启示已完成1关于戈尔巴乔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苏联第一位总统∙B、是苏联最后一位总统∙C、末代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D、认为苏联非搞社会主义不可我的答案:D2“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年国有企业改革时提出的。

∙A、1992.0∙B、1983.0∙C、1979.0∙D、1976.0我的答案:C3中国在()年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1978.0∙B、1987.0∙C、1991.0∙D、1992.0我的答案:D4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在公有制基础上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的。

()我的答案:×5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亏损时国家全额补贴。

()我的答案:√国有制企业的逐步改革已完成1在中国宣布改革以后的第一次财经工作会议是在()年。

∙A、1978.0∙B、1979.0∙C、1984.0∙D、1992.0我的答案:B2关于全民所有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具体理性模式∙B、是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C、它的产权具有可分性∙D、现阶段其具体实现形式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全民财产产权我的答案:C3对混合所有制,描述错误的是()。

∙A、混合所有制是一种社会经济成分∙B、是股份制的一种形式∙C、既包括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公有制经济∙D、是一种企业资本组织制度我的答案:D4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方式。

()我的答案:√5最初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只涉及所有权,不涉及经营权。

()我的答案:×经营权与所有权的改革已完成1对中国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

∙A、经营权改革∙B、规模化改革∙C、所有权改革∙D、制度化改革我的答案:C2“摸石头过河”的特征体现了数学求解中的()。

∙A、不连续直线均衡∙B、连续均衡∙C、连续焦点均衡∙D、不连续的焦点均衡我的答案:D3关于国有控股企业,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有控股企业是由国家实际控制的企业∙B、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国家资本股本占较高比例∙C、包括绝对控股企业和相对控股企业∙D、不属于国有企业我的答案:D4中国要实现市场经济,必须改变传统的公有制。

()我的答案:√590年代初的“两权分离”改革中“两权”是所有权和经营权。

()我的答案:√财产权利界定的功能已完成1产权可以影响交易效率,交易效率与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是()。

∙A、交易成本越低,交易效率也会越低∙B、交易成本的高低对交易效率影响不大∙C、交易成本越高,交易效率越低∙D、视具体情况而定我的答案:C2界定财产权利,可以()。

∙A、便于交易谈判∙B、财产的所有权容易识别∙C、使交易规则更加明确∙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3中国公有制的最主要实现形式是()。

∙A、租赁制∙B、合作制∙C、集体所有制∙D、股份制我的答案:D4与财产权利相关的法理有民法、物权法。

()我的答案:√5在财产权利界定的基础上再讨论财产法权是没有意义的。

()我的答案:×中国经济市场化——从国有企业破产谈起已完成1中国第一部企业破产法试行于()年。

∙A、1990.0∙B、1988.0∙C、1987.0∙D、1986.0我的答案:D2中国的经济市场化是以中共()为历史起点。

∙A、十八届三中全会∙B、十五届三中全会∙C、十二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二中全会我的答案:C3()企业的破产被视为“国企破产第一案”。

∙A、汉阳钢厂∙B、辽宁水泥厂∙C、沈阳防爆厂∙D、鞍山钢铁我的答案:C4中国的文化哲学基础是“重义轻利”。

()我的答案:√5“商品经济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上提出的。

()我的答案:ד被误读的经典”——关于社会发展论已完成1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不包括()。

∙A、自然社会∙B、商品社会∙C、自由社会∙D、农业社会我的答案:D2关于自然社会,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封建社会、奴隶社会都可以叫自然社会∙B、群体化生存∙C、自然社会中人间接地依附于人∙D、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人依附于人表现为人对土地所有者的依赖我的答案:D3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自由人”有()种状态。

∙A、6.0∙B、5.0∙C、4.0∙D、3.0我的答案:D4“国企破产第一案”催生了一部影响全国的法律。

()我的答案:√5人类社会在同一个时间界域中只可能有一种社会形态。

()我的答案:×商品社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肯定已完成1生产者在生产商品时通过()可以了解跟自己竞争的对手数量。

∙A、为谁生产∙B、如何生产∙C、生产什么∙D、生产多少我的答案:D2货币作为一种天生的平等派,为()提供充分的选择空间。

∙A、少数人∙B、商品需求者∙C、每一个人∙D、产品供给者我的答案:C3“商品社会是一种普遍交往的社会”出自()。

∙A、恩格斯∙B、马克思∙C、威廉•配第∙D、亚当•斯密我的答案:B4马克思建立了一个“商品社会不可跨越”的理论。

()我的答案:√5马克思认为拥有货币可以把人与人之间传统势气的权利差别给淡化。

()我的答案:√恩格斯的贡献与俄国社会形态的演化已完成1俄国在1893年到1917年间,社会形态是()。

∙A、封建主义∙B、土地公有制还未解体∙C、资本主义∙D、自由社会我的答案:C2恩格斯认为如果俄国的土地公有制能跳过商品经济直接走向未来,需具备的第一个条件是()。

∙A、俄国人必须完整地排斥资本主义∙B、现有的土地公有制必须与未来有密切联系∙C、欧洲必须发生一场推翻土地公有制的战争∙D、俄国人必须能完整地吸收资本主义我的答案:D3下列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认识,正确的是()。

∙A、马克思在1857经济学手稿中认为俄国不是非要走商品社会∙B、马克思一直都认为商品社会必须充分发展∙C、恩格斯与马克思对土地公有制的态度始终一致∙D、恩格斯对俄国土地公有制直接走向未来社会的可能持否定态度我的答案:D41857年到1893年欧洲历史上不只发生过一次与宗教有关的战争。

()我的答案:×51919年列宁倡导在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我的答案:√资源配置机制:自然配置已完成1关于市场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讨论中,“看不见的手”这一说法最先出自()。

∙A、《赋税论》∙B、《概率论》∙C、《国富论》∙D、《经济学手稿》我的答案:C2最早对资源配置理论作出比较深刻讨论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亚当•斯密∙D、威廉•配第我的答案:C3集权计划体制下面资源配置的理念后来被称为()。

∙A、父爱主义∙B、亲缘主义∙C、母爱主义∙D、A和C我的答案:D4自然配置和计划者配置都属于资源配置的方式。

()我的答案:√5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证明可以从传统土地公有制直接走向社会主义。

()我的答案:×资源配置机制:计划者配置已完成1计划者有效配置的必要条件是()。

∙A、无道德风险和资金充足∙B、资金充足和信息完备∙C、无道德风险和信息完备∙D、信息完备和有自主权我的答案:C2关于传统集权计划经济体系下的资源配置,分析正确的是()。

∙A、母爱主义配置资源的方式导致短缺程度减弱∙B、母爱主义导致闲置量越大,短缺程度越弱。

∙C、父爱主义配置资源的方式导致短缺程度减弱∙D、“短缺”根源来自国家与企业存在着“父(母)子”关系我的答案:D3短缺经济的一种表现是:不管自己有多少,都感觉不够。

这种叫()。

∙A、绝对短缺∙B、相对短缺∙C、主观短缺∙D、客观短缺我的答案:B4以母爱主义的方式配置资源可能会导致资源错配。

()我的答案:√5《百人逐兔》的故事出自《春秋左传》。

()我的答案:×资源配置机制:市场配置已完成1“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第一次是出现在()报告中。

∙A、十八届三中全会∙B、十六届三中全会∙C、十五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二中全会我的答案:C2母(父)爱主义配置资源的方式导致结构性的问题是()。

∙A、闲置量越大,短缺程度越弱∙B、短缺与闲置现象交替发生∙C、短缺和闲置并存∙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C3市场配置资源跟自然配置最大的区别是()。

∙A、自然配置可以提供多次选择∙B、市场配置在任何领域都能进行∙C、自然配置资源必须具备完备的信息∙D、市场配置资源可以实现优化配置我的答案:D4《短缺经济学》是美国经济学家科尔奈的一部著作。

()我的答案:×5软预算约束是指政府预算无法对政府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力。

()我的答案:√市场配置的作用已完成1“马太效应”是指()。

∙A、强者越强,弱者越弱∙B、强者助推弱者,使其变强∙C、强者变弱,弱者变强∙D、强者变弱,弱者更弱我的答案:A2与资源的自然配置和计划者配置相比,市场配置资源可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