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试题选择题1、水泵的及水高度是指通过泵轴线的水平面与( C )的高差。
当水平下降致超过最大吸水高度时,水泵将不能吸水。
A、水泵排口B、水泵泵体出口C、吸水平面2、当水泵叶片入口附近压强降至该处水开始( A ),水泵将产生汽蚀现象,使水泵不能正常工作。
A、汽化成汽泡B、凝结成冰3、水泵运转中,由于叶轮前、后底盘外表面不平衡压力和叶轮内表面水动压力的轴向分力,会造成指向(B)方向的轴向力。
A、吸水口B、吸水口方向4、油泵的吸油高度比水泵小得多的原因主要是(C)A、油泵的结构使其吸力比水泵小B、油液比重比水大得多C、油液比水更易于汽化而产生汽蚀5、水泵的标定扬程为150m,当实际扬程达到160m时该水泵将(B)A、不能把水扬送不能到位B、能把水扬位,但流量、效率将会发生变化 6、离心泵在额定转速下运行时,为了避免启动电流过大,通常在( C )A.阀门稍稍开启的情况下启动B.阀门半开的情况下启动C.阀门全关的情况下启动D.阀门全开的情况下启动 7、两台同性能泵并联运行,并联工作点的参数为q、H。
若管路特性曲线不变,改为其并并v 中一台泵单独运行,其工作点参数为q、H。
则并联工作点参数与单台泵运行工作点单单v参数关系为( B )A.q=2q,H=HB.q<2q,H>H 并单并单并单并单vvvvC.q<2q,H=HD.q=2q,H>H 并单并单并单并单vvvv8、对一台q—H曲线无不稳区的离心泵,通过在泵的出口端安装阀门进行节流调节,当将v阀门的开度关小时,泵的流量q和扬程H的变化为( C ) vA.q与H均减小B.q与H均增大 vvC.q减小,H升高D.q增大,H降低 vv9、离心泵,当叶轮旋转时,流体质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体从叶轮中心被甩向叶轮外缘,于是叶轮中心形成( B )A.压力最大B.真空C.容积损失最大D.流动损失最大10、具有平衡轴向推力和改善汽蚀性能的叶轮是( C )A半开式B开式C双吸式。
11、一般轴的径向跳动是:中间不超过( A ),两端不超过( A )A0.05毫米0.02毫米 B0.1毫米0.07毫米 C0.05毫米0.03毫米 12、水泵各级叶轮密封环的径向跳动不许超过( A )A0.08毫米B0.06毫米C0.04毫米13、离心泵的效率等于( B )A机械效率+容积效率+水力效率B机械效率×容积效率×水力效率C(机械效率+容积效率)14、水泵发生汽蚀最严重的地方是( A )A 叶轮进口处B.叶轮出口处C叶轮轮毂15、输送水温高的水泵启动时,应注意( B )A开入口即可启动B暖泵C启动后慢开出口门16、工作良好的水泵,运行时平衡盘与平衡环的轴向间隙为( A )A0.1—0.2毫米 B.0.20.3毫米 C0.05—0.1毫米17、运行中滑动轴承允许的最高温度为( B )A60?C B.80?C C.95?C18、现场中的离心泵叶片大都采用( A )型式的A后弯式B前弯式C垂直式619、压力高于6.37×10帕的水泵称为( C )。
A低压泵;B中压泵C.高压泵20、当离心泵叶轮的尺寸一定时,水泵流量与转速的( )成正比A. 一次方B.二次方C.三次方21、给水泵发生( C )情况时应紧急停泵A.给水泵入口法兰漏水B.给水泵和电机振动幅度达0.06毫米C.给水泵内部有清晰的摩擦声或冲击声22、对转速高、精度高的联轴器找中心广泛采用( B )的方法。
A单桥架塞尺; B双桥架百分表; C塞尺; D简易。
23、离心泵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式多数为( B ) 联轴器连接。
A刚性; B挠性; C半挠性; D液力。
24、角接触球轴承的代号7312AC中,AC是表示该轴承的公称接触角为( B )。
A15?; B25?; C30?; D40?。
25、检修的种类有( C )三类。
A大修、中修、小修; B一般、标准、特殊; C计划检修、事故检修、维护检修; D常规、非标准、特殊。
26、水泵密封环处的轴向间隙应( A )泵的轴向窜动量。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小于等于。
27、多级离心泵抬轴试验时,放入下瓦后,转子两端的上抬值应根据转子静挠度大小决定,当转子静挠度在0.20mm以上时,上抬值为总抬数量的( B ),调整时应兼顾转子水平方向的位置,保证动静几何中心位置正确。
A40%; B45%; C50%; D55%。
28、为了提高密封环(45#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可采用( A )。
A淬火处理 B回火处理 C调质处理 D化学热处理 29、离心泵的叶轮一般采用( B )叶片。
A径向 B后弯 C前弯 D任何形式30、松离心泵叶轮螺帽时,以( B ) 来判定螺帽的旋向。
A泵壳 B叶轮旋向 C正反都试一试 D叶片形式 31、用百分表测量平衡盘平面跳动时,测头应与平面( B )。
A倾斜 B垂直 C平行 D呈任何方向32、影响流体密度的因素有 ( A )。
A温度 B黏度 C压力 D流体的速度33、泵轴的弯曲度是用( C )进行测量的。
A水平仪 B游标卡尺 C百分表 D外径千分表34、离心泵是用来把电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液体的( A )的一种设备。
A 动能和压力能 B压力能和化学能 C动能和热能 D热能和压力能 35、各类游标卡尺精度不同,一般常用的有0.02mm、0.05mm、0.10mm,其中精度最低的是( C )mm。
A 0.05B 0.01C 0.10D 0.02 36、止回阀的作用是( D )A调节管道中的流量 B调节管道中的压力 C调节管道中的温度 D防止管道中的液体倒流37、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一般采用( A )吸入室。
A 锥管形 B圆环形 C半螺旋形 D螺旋形38、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一般采用( D )吐出室。
A 锥管形 B圆环形 C半螺旋形 D螺旋形39、一般的多级离心泵的转子预组装是从( A )开始。
A低压侧 B高压侧 C中间 D任何位置均可40、检查离心泵轴颈部分的磨损情况是通过测量它的( C )来确定的。
A同心度 B轴承两侧间隙 C圆柱度 D粗糙度41、离心泵转子小装后,必须测量各部件的( C ),检查及防止装配误差的积累。
A垂直度 B平行度 C径向跳动值 C粗糙度42、滑动轴承检查时,发现( C ),通常是由于轴瓦下部磨损造成的。
A两侧间隙变大 B顶部间隙变小 C顶部间隙变大 D两侧间隙变小 43、泵轴的弯曲度通常是用( C )测量的。
A千分尺 B水平仪 C百分表 D游标卡尺44、诱导轮实际上是一个( )叶轮。
A离心式 B轴流式 C混流式 D涡流式45、多级离心泵平衡盘与平衡板之间最容易发生磨擦的工况是( )时。
A流量变化 B温度变化 C扬程变化 D泵启停46、多级离心泵不允许在低流量或没有流量的情况下长时间运转,是因为( )A浪费电 B动能转化成热能使设备损坏 C出口压力高而损坏设备 D降低效率47、在离心泵叶轮入口处是泵内压力( C )的地方。
A、不变;B、最大;C、最小。
48、离心泵由于液体的汽化和凝结而产生的冲击现象就称为( A )。
A、汽蚀现象;B、气缚现象;C、液击现象。
49、离心泵发生汽蚀现象后的性能曲线( C )。
A、保持不变;B、突然上升;C、突然下降。
50、要想保证离心泵不发生汽蚀现象,泵应当在(B )允许吸液高下操作的。
A、低于;B、高于;C、等于。
51、多级离心泵发生汽蚀现象的部位是( A )。
A、第一级叶轮;B、中间一级叶轮;C、最后一级叶轮。
52、( B )叶片进口的厚度,可以提高离心泵本身的抗汽蚀能力。
A、适当增加;B、适当减少;C、适当增加或减小。
53、能提高离心泵抗汽蚀能力的措施是( B )。
A、减少排出管路的流动损失;B、减少吸入管路的流动损失;C、增加吸入管路的流动损失。
54、两台同型号的离心泵串联使用后,扬程( A )。
A、增加两倍;B、增加不到两倍;C、不变。
55、两台同型号的离心泵并联使用后,流量( B )。
A、加两倍;B、增加不到两倍;C、不变。
56、两台同型号的离心泵串联使用目的是( A )。
A、增加扬程;B、增加流量;C、增加扬程与流量。
57、两台同型号的离心泵并联使用目的是( B )。
A、增加扬程;B、增加流量;C、增加扬程与流量。
58、径向力和叶轮的直径、宽度和输送液体的密度( A )。
A、成正比;B、成反比 ;C、无关。
59、当离心泵运转时总受一个轴向力的作用,该力的方向一般是指向( C )。
A、泵的出口;B、泵的叶轮径向;C、泵吸入口。
60、离心泵的轴向力使泵的整个转子向( A )窜动。
A、吸入口;B、吸入口的反方向;C、出口。
61、开平衡孔,可以( B )离心泵的轴向力。
A、完全平衡;B、部分平衡;C、基本不平衡。
62、下列措施不能平衡轴向力的是( C )。
A、安装平衡叶片;B、采用双吸叶轮;C、增加叶轮的直径。
63、多级泵平衡轴向力方法通常是( C )。
A、开平衡孔;B、安装平衡叶片;C、叶轮对称布置和平衡盘; 64、采用平衡盘平衡轴向力时,离心泵转子( C )。
A、没有轴向窜动;B、有很大轴向窜动;C、有极小的轴向窜动。
65、叶轮的尺寸、形状和制造精度对离心泵的性能(A)。
A、有很大影响;B、没有影响;C、影响很小。
66、叶轮的两侧分别有前、后盖板,两盖板间有数片后弯式叶片,此叶轮是( B )。
A、开式叶轮;B、闭式叶轮;C、半开式叶轮。
67、输送澄清的液体时,应选用具有( B )的离心泵。
A、开式叶轮;B、闭式叶轮;C、半开式叶轮。
68、输送污水,含泥砂及含纤维的液体时,应选用( A )叶轮。
A、开式叶轮;B、闭式叶轮;C、半开式叶轮。
69、输送粘稠及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应选用( C )叶轮。
A、开式叶轮;B、闭式叶轮;C、半开式叶轮。
70、若按叶轮叶片的形状及液体在叶轮内流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 )。
A、开式、闭式、半开式叶轮;B、单吸和双吸叶轮;C、径流式、轴流式和混流式叶轮71、混流式泵中,是依靠( C )的混合作用输送液体。
A、离心力;B、轴向推力;C、离心力和轴向推力。
72、轴流泵中,液体获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叶轮旋转产生的( B )。
A、离心力;B、升力(或推力);C、离心力和升力(或推力)。
73、蜗壳与导轮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液体的( A )。
A、动压能;B、静压能;C、动压能和静压能。
74、蜗壳的优点是制定比较方便,缺点是使单蜗壳时,易使轴( A )。
A、受径向力;B、受轴向力;C、寿命加长。
75、、为了提高泵的( B ),减少叶轮与泵壳之间的液体漏损和磨损,在泵壳分叶轮入口外缘装有可拆换的密封环。
A、机械效率;B、容积效率;C、水力效率。
76、、直角式密封环的轴向间隙比径向间隙(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