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场饲养管理技术

猪场饲养管理技术

猪场饲养管理技术
A常见猪病的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

7日龄:气喘病苗。

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

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

20日龄:肌注猪瘟苗。

2 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

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1.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

2.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

4.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1.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2.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

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

4.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

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

6.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8.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

9.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10.产前13天,肌注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四、配种公猪免疫程序
1.在做好仔猪阶段免疫后,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2.每年3~4月份肌注乙脑苗1次,3年后可不注。

3.每年肌注气喘病灭活苗2次。

4.春、秋各肌注1次猪伪狂犬病疫苗。

5.每年肌注两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疫苗。

五、其他疾病的防疫
1.口蹄疫:常发区:常规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90日龄,以后每3个月免疫1次;高效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180日龄,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

非常发区:常规灭活苗,每年9、12月份和次年1月份免疫1次;高效灭活苗,每年9月份和次年1月份各免疫1次。

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1、3、5周各免1次。

3.猪链球菌病:成年母猪每年春秋各1次,仔猪10日龄首免,60日龄2免,或出生后24小时首免,断奶后2周2免。

B饲料管理制度
1、饲料原料需来自无农药残留所生产的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2、饲料中不得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

3、饲料进仓应由采购人员与仓库管理员当面交接,并填写入库单,仓管员必须查验进仓饲料的数量及质量。

4、饲料必须离地分品种存放并保持仓库卫生。

库内禁止放置任何药品和有害物质。

5、建立有饲料进出仓库记录,详细记录每天进出仓情况。

6、饲料必须从具有生产正规、批准文号、质量标准等资质的生产厂家购进。

7、配料间、搅拌机及用具应保持清洁并不定时消毒,配料间内禁止放置有害物品。

C卫生防疫制度
1、生活区的垃圾具备防护措施,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2、养殖用具每天清洗一次,保持干净。

3、外来人员不得随时进入养殖区。

4、发现局部发生疫病时,用具、料槽、水槽专用,并进行消毒,做好发病料槽,水槽的有效隔离。

5、病、死猪当天烧毁或深埋,用过的药品外包装等统一放置并定期销毁。

6、购进的仔猪经过检疫,防止病原体传入。

7、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和疾病防疫药品投放。

D消毒制度
1、养猪场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人员、车辆进出必须全面消毒。

2、定期对猪舍、食槽、水槽、运动场和其它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3、病死猪要进行深埋作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抛。

4、人员外出归来后,必须换鞋帽、衣服并进行彻底消毒,防止带入病源。

5、消毒药的使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6、消毒药必须保持三种以上交叉使用。

E养猪场防疫制度
1、猪场所有人员必须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

2、在猪场及不同栋猪舍间,设立药物消毒池或紫外线消毒室,进出人员须更换衣服、鞋帽,经消毒后方可入内。

不准随意进出、串岗。

3、不在疫区和发病猪场引种。

新购进的种猪,须隔离观察半个月,确认无病方可转群混养。

商品猪实行自繁自养。

病猪严禁出场销售。

4、经常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天天打扫卫生。

定期或不定期对圈舍、食槽和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5、按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定期进行猪瘟、丹毒、肺疫、蓝耳病等急烈性传染病进行预防注射或药物防治。

6、所用疫苗、药物等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的规范。

7、谢绝外人入舍参观,禁止其他畜禽和猫、犬入舍。

8、病猪隔离,死猪焚烧或深埋。

猪粪尿须经沼气腐化后再出场使用。

F药物管理制度
1、建立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

包括: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

2、药品的质量验收:包括药品外观性质检查、药品内外包装及标识的检查,主要内容有:品名、规格、主要成分、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3、搬运、装卸药品时应轻拿轻放、严格按照药品外包装标志要求堆放和采取措施。

4、药品仓库专仓专用、专人专管。

在仓库内不得堆放其他杂物,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

药品按剂量或用途及储存要求分类存放,陈列药品的货柜或厨子应保持清洁和干燥。

地面必须保持整洁,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

5、药品出库应开《药品领用记录》,详细填写品种、剂型、规格、数量、使用日期、使用人员、何处使用,需在技术员指导下使用,并做好记录,严格遵守停药期。

6、不向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销售单位购买猪用药物,用药标签和说明书符合农业部规定的要求,不购进禁用药、无批准文号、无成分的药品。

7、用药施行处方管理制度,处方内容包括:用药名称、剂量、使用方法、使用频率、用药目的,处方需经过监督员签字审核,确保不使用禁用药和不明成分的药物,领药者凭用药处方领药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