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作情况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作情况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三、进一步做好分类管理工作的探索和思路
1、扩大了分类管理的外延.改变了过去企业分 类管理只对涉及检验、监管的过程做出要求的做 法,将分类管理延伸到检验检疫的整个业务流程, 对一、二类企业从报检-检验监管-通关整个流 程的要求给予明确, 使分类管理作为了检验检疫 业务措施及政策规范实施的基本依据,以此强化 了行政执法手段,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充分体 现了报检、通关、检验和监管的有机统一。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三、进一步做好分类管理工作的探索和思路
5、实施分类企业的动态监管 .建立企业 诚信档案,把日常检验和过程控制以及监 管信息有机结合,根据企业管理水平、产 品特性及质量状况与风险,适时调整管理 类别,实现分类企业的动态监管.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二、主要做法和碰到的问题
主要问题:
一是无法灵活体现地域差别,贸易差别, 产品质量差别 等,管理思路已不适应外贸外经发展的实际. 广东区域经 济发展极不平衡,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进出口贸易 额逐年攀升,检验检疫机构人力物力均超负荷运行,如一 些分支局检验员人均检验量每天达数十个批次,人均监管 企业过百家,而且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显然目前分 类管理力度完全不够,根本无法达到科学管理的要求.但 在粤西\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情况则完全相反,一 类企业也可以完成批批检验,因此,分类管理工作在各分 支局开展较不平衡.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二、主要做法和碰到的问题
二是对分类企业差别化管理力度不够,无法 达到扶优限劣的初衷.对于企业来讲,目前对一 类/三类的管理差别无法体现分类管理的差别,特 别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抽检比例根本无法体现差 别,因此造成企业申请积极性不高,个别检验检疫 机构也认为该项工作可有可无,分类管理的政策优 势和管理优势几乎无法体现.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二、主要做法和碰到的问题
2.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促进企业分类管理工作 向前推进
–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向企业宣传企业分类管理 工作的积极意义,鼓励企业完善质量体系建 设,规范管理,定时公布合格企业名单,促 进更多企业完善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纷纷 申请一、二类企业。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一、广东局分类管理概况
• 目前已对出口机械、电器、纺织服装、鞋 类、玩具、陶瓷、化工品、矿产品、金属 材料等工业产品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分类管 理工作,涉及3276多家企业。(其中:一 类企业:545家;二类企业:2731家),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二、主要做法和碰到的问题
三是与其他管理政策或管理措施割裂开来,不 能形成互补,没有起到基础平台作用.目前分类管 理几乎是一项孤立的制度,与其他管理措施如电子 监管\绿色通道\快速核放等在政策上没有关联机 制,甚至各施其政,不能形成优势互补,削弱了管 理绩效.
四、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一是希望总局统一指导完善和制定对企业 诚信评价体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 制。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四、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二是根据各地检验监管能力和企业质量管 理水平差异,分类管理工作应充分显现地 域差别(包括产地和出口国别)、产品差别 、 贸易方式差别等。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二、主要做法和碰到的问题
四是一些条款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及现代物流发 展的趋势, 管理手段比较机械.如设置抽检比例; 要求企业申请;固态设置有效期等等,显得不够科 学合理.
• 为此,我们在分管局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 ,经过充 分的调研和论证,在个别分支局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广东局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广东检验检疫局 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规定》及其配套文 件,对分类管理工作进行探索和实践,指导分支局 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四、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三是加强对分类企业差别化管理力度,特 别是要显现对优秀企业的鼓励性措施和对 违规企业惩罚性措施。建议在理论上大胆 突破,在措施上加大力度。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四、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四是加大分类管理的推行力度,充分体现 分类管理对其他业务工作的基础平台作用; 加强内外协调,在出台涉及出口生产企业的 相关管理措施时,要分类管理作为基础支 持,使各项管理措施相辅相成,形成合力。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 业分类管理工作情况
2020/11/13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主要内容
• 广东局分类管理概况 • 主要做法和碰到的问题 • 进一步做好分类管理工作的探索和思路 •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一、广东局分类管理概况
• 广东局辖区内的出口工业产品企业数量达到2万 多家,年出口批次达300万批,原有的检验监管 模式已不适应外贸迅猛发展、物流快速通关的需 要,迫切要求对企业及其产品进行分类管理。
一、广东局分类管理概况
• 与2005年相比,2006年一类企业数量总体 增长63%。并依据有关规定对不同类别的 分类企业实施检验监管,提高了检验检疫 通关效率,促进广东外经贸的发展。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一、广东局分类管理概况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一、广东局分类管理概况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三、进一步做好分类管理工作的探索和思路
2、增加分类管理的内涵,把过去机械的抽批检验要求改为根 据产品的敏感特性、贸易方式、输往国家或地区、生产地域等因 子确定自检的批次,使各分支机构能够根据本地实际,自主地根 据不同管理类别和产品的不同风险程度,来规定抽检频次确定报 检批的检验方式,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缩短检验周期, 使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检验监管的效率。如下表, 我们将企业的分类和产品风险分类有机结合,以确定检验监管模 式。
• 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是实现科学管 理,贯彻以质取胜战略,扶优扶强,服务企业、 贴近企业,促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出口产 品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和基本制度。
• 从根本上改变批批检验做法,对提高通关效率, 节约行政资源,便利对外贸易、鼓励出口工业产 品生产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有积极的意 义,是实现提速、增效、减负、有效监管和检验 监管模式改革的重要依托。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二、主要做法和碰到的问题
3.积极探索,规范管理
– 国家质检总局颁发了51号令后,广东局结合 本地的实际,为适应外贸大发展和物流大通 关的要求,大力改革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模式, 积极探索将分类管理与检验监管模式改革有 机结合的方法。经过几年来的研究摸索和实 践,对我局的分类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和规范。
企业 产品风险
一类 高
Hale Waihona Puke 二类三类中 低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三、进一步做好分类管理工作的探索和思路
3、把企业分类管理与电子监管工作结合起来,使之相 辅相成。我们把分类管理作为电子监管的基本平台,将分 类管理中的企业检验员“认可”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以及 实验室“认可”作为进入电子监管的门槛,保证了将检验 监管业务模式改革作为电子监管的基础和依托。这样,让 企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实施分类管理和电子监管所带来的 便捷和高效,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大大增 强,使推广与应用工作顺利推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发《出口工业产品生 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局长令第 51号),这为我们开展分类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 依据。广东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开展 分类管理工作的新思路,积极开展出口工业产品 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作。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一、广东局分类管理概况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13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三、进一步做好分类管理工作的探索和思路
4、分类管理与快速通关有机结合.对已取得一、 二类资格的企业采取直通式电子报检、通过电子监 管系统快速核放.如其产品属不需要抽批检验的报 检批,在办理报检后,转入快速通关通道,实现了 “单等人”效果,同时,在省内口岸无须查验直接 通关.这些做法,大大的提高通关效率,深受企业 欢迎。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 作情况
二、主要做法和碰到的问题
• 主要做法
1.广东局党组高度重视,为企业分类管理工作开展 提前部署
–近年来,为更好地贯彻新《商检法实施条 例》,进一步加强对出口商品的监管,广东 局对企业分类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每年都召 开全省企业分类管理专项会议,对这项工作的 顺利开展认真部署,要求逐步扩大分类管理 范围,要把分类管理和检验监管模式改革结 合起来,进一步做好企业分类管理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