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习总结范文合集七篇个人学习总结篇1从XX年9月入学至今,已近两年的文艺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过程。
回首,是痛苦与快乐相伴的一大段日子。
埋首于圣哲先人的博大精深的哲思中,阅读并思着。
从最初的艰难入门到渐入佳境,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修炼的过程。
我所选择的学习方向是美学,并有幸拜师到对东方美学造诣颇深的彭教授门下。
但是心情却一度低落。
因为入学前对文学理论方面知识的匮乏,对“美学”一词的模糊概念。
面对着流光溢彩,闪耀着智慧之光的中外哲学着作,却感到理解困难,头脑混沌。
在导师的指导帮助下,我开始硬着头皮找来一些相关哲学名着来读。
黑格尔的《美学》,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李泽厚的《中国美学史》,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渐渐使空白的大脑划上了几痕浅浅的对美学形象的印记。
知道了中西方关于美学研究的历史,现状。
认识了一些着名的言论,如“理念论”“精神辩证法”“艺术模仿说”“人本主义”“理性思辨”等。
但最初的阅读也仅是对我起到了如门的作用。
理解不够全面,深入。
无法形成自己的看法观念。
随着阅读的深入,对本专业的兴趣也在逐渐加强。
为了更透彻的捕捉到先哲们的智慧火花,我开始变快速阅读为精读,细读。
发现唯有如此,才更会使思维主动活跃起来,在读中思考,慢慢就经常在阅读中,思想上会有些小花火在闪现,几乎每读一章都会有所收获,有所领悟。
平时,不放过每一次上课的机会,认真听老师们的传授,讲析,做好笔记,尽量去精读每一本老师上课提及的专业书籍。
学习中国古代文论,儒家思想的时候,就读《道德经》《论语》《庄子》等。
为了更好的理解,还注意查找先哲们的生活背景资料。
生平故事等。
每有感悟便诉诸笔端。
撰写过多篇小文《论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矛盾的女性观》《现代人对老子无为而治的误读》《庄子的虚静,自然观》学习文艺心理学方面的课程时,重点研读了佛洛依德的着作《梦的解析》《性学三论》,并对性变态心理学做过一些粗浅的研究,连带查找了大量社会,心理方面的资料,写过《同性恋是否非健康心理》《社会角色定位对人性别观念的约束》。
从中了解一些相关学科知识,并促使自己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美”的真谛,美,在看似迥异的个性心理中的共通性。
本学期开设的《中西方文论》使我对西方先哲的学术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在研读苏格拉底,柏拉图的作品,思考有关理念,有关人本性,精神绝对的问题。
准备与中国古代的老庄哲学相比对,作相关论题的研究,目前也已作了大量的笔记,表达了自己的几个看法,以期形之于完整,系统的论文。
为了更加充实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为了古今贯通,除了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外,我还阅读了大量现代作家的获奖优秀作品。
与入学以前读小说很大不同的是,我阅读的视角从观看故事情节,人物命运,转向喜欢透析作品背后有关人性,艺术性的东西。
比如,读张洁的《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吸引我的是,作家宿命论的思想。
比如阅读陈總实的《白鹿原》从中思考了十几个论点,如“党派之争的是非正义”“女性形象的解读”“完美儒学形象的刻画”“人性美丑的界定”“教育生长环境对深层个性的塑就”等。
还读了几乎所有张爱玲的作品,写下论文《张爱玲的无爱世界》《张爱玲的恋物情结》《张爱玲笔下母亲形象的解构》《张爱玲对环境气氛营造的卓越技巧》,之后又读了王安忆的《长恨歌》,比较其与张爱玲作品的异同,探究其浮华环境中人物的平淡心性描述。
我阅读中以女性作品为主,希望做有关女性作家,女性哲人,女性作品,心理的研究,尽管这方面的研究已浩如烟海,但我相信兴趣和关注度对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在学习审美文化学时,除了阅读叶朗,余华等当代大家的理论着作,更多对现代大众文化审美进行了思考,平时喜欢看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行业新闻,财经新闻都略有关注,学习了文艺学之后总是很自然的将有关美的观念引入对当今大众社会的思考,喜欢逆向思维,比如当专家都在摇头网络,媒体文化导致文学走向衰落时,更多的想站在年轻一代的立场来解读,火爆网络,侵占市场的文学作品,叛逆的作家们作品中的闪光处。
并非出于消遣,我读了网络作家“安妮宝贝”的大部分作品,以及卫慧的部分作品,了解了所谓的“颓废写作”“身体写作”,也形成了个人的许多不同看法。
总之入学以来,感觉自身的变化很大,思维方式的扭转,人格素质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升华,学会了思考。
但我知道自己关于理论方面着作的研读还远远不够,深入思考不足,并且有鲜明的个人观点,完整的论文也较少。
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摸索更好的学习方法,提炼论文主题,尽快拿出优秀的研究作品。
个人学习总结篇2新学期开始,很多同学由初中步入到高中,然而对于这个跨度,很多同学都不适应,尤其是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更是一筹莫展,想要学习好高中语文就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希望下面的方法对你有所帮助1、多读:阅读课文是复习的第一步。
通过阅读,把握全文大意,了解作者情感、文章特色等知识点。
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读法:教读课文需精读,字、词、句、篇等各个知识点全方位掌握,精彩语段达到成诵;自读课文需泛读,有的还需跳读,一目十行,以求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也是近几年高考考查项目之一。
2、多划:即在阅读课文同时,把文中的重点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词,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来,既能加深印象,又便于复习巩固,一目了然。
遇到规范句子,不妨划分句子成分,复句还需标明关系,典型语段要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遇到疑难,还要作标记,便于以后向老师同学求教。
3、多查:查什么呢查工具书。
字典、词典、参考资料,只要用得上,尽可能发挥工具书的作用。
亲自查找答案,是探索学习方法、摸索学习规律的过程,也是提高运用工具书能力的过程。
对于似曾相识的语句,不妨查一查以往学过的`课文,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温故而知新”。
查出的答案经过分析辨别,理解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4、多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复习过程免不了有疑难,要独立钻研,实在解决不了的,要善于向老师、同学请教。
有时自己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老师很可能不止讲一个问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使你融会贯通。
5、多写: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过一遍。
无论平时学习还是考试,有的同学往往把常用字词写错,为什么呢就是缺少写的训练。
生字、生词、重点语句不妨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反复写一写。
又如一些作文题,往往看似容易写来难,也要动笔写写,切忌眼高手低。
6、多练:就是通过做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做题要把考题的目的、意图弄清,要注意归纳总结,寻找规律,触类旁通,增强应试能力。
做练习题,既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也要自觉地做。
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但不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也谈不上质量。
练然后知不足,及时反馈矫正,以求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7、多想:复习的内容可以通过“想”来巩固。
可以从点到面,也可以从整体到部分,或纵向或横向,把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印在脑海里。
当某个知识点联想不起来时,要经过查找及时巩固。
想的时空受限制,无论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都可以尽情地利用时空。
当你“山穷水尽”之时,通过联想,也许会步入“柳暗花明”之境个人学习总结篇3一切似乎在瞬间,转眼之间三个月就已过去。
从一开始的忐忑不安到逐渐从容,到最后的不舍,回顾培训期间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真的要对本次培训活动说声谢谢,感谢省教育厅对农村教师的重视,感谢县教育局及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能参加为期三个月的省农村“国培计划”小学品德骨干教师培训。
在湖南文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精心安排下,让我们来自湖南各个地区的40多位教师学员得以与众多专家、学者、省内外教育界权威人士面对面地座谈,倾听他们对品德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的德育思想方法;得以与常德市的几所名校的名优教师讨论小学品德的课堂教学并得到他们的不吝指导,我想本次培训也一定是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纵观本次培训活动安排,既有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专题讲座、讨论互动、观摩研讨、案例评析、论文撰写的理论培训,也有亲近课堂、体验名师风采的实践锻炼。
这些活动都是我们农村教师所关注的领域,是我们发自内心想在这次培训中能得到提高的内容。
三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提升的机会,受益良多,以下是我的体会。
个人学习总结篇4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目标要求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读书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使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阅读科技作品和议论文,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和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二、活动内容(一)“好书大家读活动”。
学校根据各年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各年级每学期的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各班充分利用早读、阅读课或课余时间开展读书活动,如:好书推介、课前3—5分钟“说”名著活动(介绍内容、讲情节、讲心得等均可)、经典回味、美文共享、心得交流、诗文诵读、读书方法大擂台等,此项活动须长期坚持,形成制度,形成特色。
(二)“书香班级”、“阅读之星”的评选活动。
1.环境布置(1)充分利用各班的壁报、墙报,张贴宣传标语、名人名言、名人读书故事等,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
(2)搞好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在各班教室后方放置统一的图书柜,鼓励学生捐书,同时选出几名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入库、编号、登记、出借、整理等工作。
2.开展阅读活动。
①设立“校园读书月”。
学校每学期要设一个“校园读书月”,每个读书月有明确的阅读主题。
②开好“班级读书会”。
学校要组织各班每周或间周开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③开展其它各类读书活动。
学校要根据读书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美文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
(三)“好书伴我成长”征文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读后感,通过文字,描写读书带来的精神愉悦,叙述自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读书的体会收获以及读书对自己成长所产生的影响等。
届时学校通过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优秀征文选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四)“书香校园”创建活动。
1.教师读书(1)学期初教师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2)完善图书室、阅览室建设管理,让“沉淀”的图书“流动”起来,使之成为教师借书、读书的开放港湾。
(3)读书网络。
要求教师定期去阅览室阅读教育教学杂志,认真阅读、做笔记;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促进网络阅读,为教师提供一个开放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