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分类以及SPSS分析方法一、统计分析内容的分类人类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这些理解能够是企业生产的规模,能够是企业生产机器的稳定性,能够是一个地区的教学质量,能够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也能够是一个时期的经济形势或环境等等。
撇开这些形形色色的形式内容,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从目的来看可分为表面理解和本质理解两种。
本文将这种从形式内容中抽象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理解称之为统计分析内容。
表面理解就是对客观事物表面特征的理解;本质理解是从客观事物表面特征出发,最终得到超越客观事物表面特征的本质特征的理解。
同样,与统计分析内容相对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就可分为表面分析和本质分析两种。
在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上,形式内容的理解与统计分析方法的关联不大,反而是在统计分析内容理解(对客观事物表面理解和本质理解)上,分析方法的使用差别较大,所以本文主要从统计分析方法的角度对统计分析内容加以细分。
在SPSS中,横向叫个案,所有个案组成样本;纵向叫变量,一个变量代表客观事物的某方面特征。
表面理解在SPSS中主要对应于样本理解,目的是理解样本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的特征(当然样本的特征离不开变量,但目的不在变量)。
本质理解则以样本数据为基础,总结出同类事物的普遍特征,这些特征就是变量自身的特征(它从样本出发,但又超越样本),所以本质理解能够认为就是对变量的理解。
统计分析内容的划分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规律也密不可分。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理解都是由浅入深、由外及里的。
这种由浅入深、由外及里的理解过程正好体现了表面理解和本质理解两个过程。
统计分析的两种内容既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理解的两个方面,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理解的两个过程,但它们能够是相互独立的。
因为人类出于理解目的的需要能够只理解客观事物的表面,也能够只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
(一)表面理解表面理解是一种以理解具体客观事物表面特征为目的的理解。
对具体客观事物表面特征的理解,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出发,还能够分为事物描述理解和事物评价理解两种。
1.事物描述理解。
事物描述理解是指只对具体客观事物作纯粹的描述,而不加任何主观意见的理解,如集中趋势描述。
从理解内容的复杂性来看,事物描述理解又可分为简单描述理解和综合描述理解。
简单描述理解是对具体客观事物的一种现象(变量)特征的理解,如理解一群企业的规模。
综合描述理解则是结合具体客观事物的很多现象(变量)对具体客观事物的特征加以理解,如理解事物在两个定类变量中交互分布等。
综合描述不是简单描述的组合,而是简单描述的提升。
2.事物评价理解。
事物评价理解是指对具体客观事物的某种特征给出人为意见或判断的理解。
评价分析通常给出定性结果,如判断两种产品某种性能的差异是否存有。
按评价内容来分,评价分析主要包括事物成绩评价分析和事物间差异评价分析两种。
事物成绩评价按评价所依赖的现象多寡还可分为简单评价和综合评价。
简单评价是对事物的一方面特征给出评价意见,如根据销售数据对企业的销售成绩作出评价。
综合评价是对事物的多方面特征给出综合的评价意见,如根据利润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特征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作出评价。
(二)本质理解本质理解是一种以理解普遍客观事物本质为目的的理解。
本质理解仍以特定样本事物的数据为依据,但理解的结果已经远远超出样本事物的范围。
撇开具体事物后,人类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则主要体现为对普遍事物的现象(变量)自身规律的理解和对普遍事物的现象(变量)间关系规律的理解。
这两种理解还能够给他们一个更简单的名字,就是单现象本质理解和多现象关系理解,这也能够看作是本质理解按现象复杂性的划分。
1.单现象本质理解。
单现象本质理解是对单变量自身规律的理解。
单现象本质理解按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又分为现象自身分布规律理解(静态)和现象自身变化规律理解(动态)两种。
(1)现象自身分布规律理解,是指理解现象自身的分布特征,属静态理解,如理解成绩是否成正态分布,摇号时每个号码的出现是否呈均匀分布等。
(2)现象自身变化规律理解,是理解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属动态理解,如长期趋势理解、季节变动规律理解等。
2.多现象关系理解。
多现象关系理解是对变量间关系的存有与否、关系的水准大小及方向等内容的理解。
多现象关系理解,按变量间关系是否平等又分为对等关系理解和影响关系理解两种。
(1)对等关系理解,是对两群对等变量间关系的理解。
对等关系理解中,变量相互影响,没有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分,如相关理解。
两群变量之间的对等关系能够是,一对一的关系(如简单相关理解、偏相关理解),也能够是一对多的关系(如复相关理解),还能够是多对多的关系(如变量聚类理解)。
两群变量的关系能够是线性的、曲线的,或者没相关系。
(2)影响关系理解,是对一群变量如何影响另一群变量的理解。
影响关系理解中,两群变量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存有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分,如回归关系理解。
影响关系理解中的因变量通常是一个,但自变量却能够是一个或多个。
所以影响理解又能够分为一对一影响和多对一影响。
二、SPSS分析方法按统计分析内容的归纳与统计分析内容相对应的SPSS分析方法首先分为表面分析和本质分析两种。
(一)表面分析表面分析是以理解客观事物表面特征为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与表面理解相对应。
表面分析,从理解的性质出法,具体又分为事物描述分析和事物评价分析两种。
1.事物描述分析,是对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实行理解的一种分析。
按理解时涉及的变量数多少,可分为单现象描述分析和多现象描述分析两种。
(1)单现象描述分析(简单描述分析),是对客观事物单方面特征实行描述的分析。
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方法(分析方法),以其手段的不同归纳起来能够有指标描述法、表格描述法、图形描述法、推断描述法等。
指标描述法,是以统计指标方式来理解事物,理解的具体内容包括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分布特征等。
相关的SPSS方法主要是描述统计中的描述,除此之外还有描述统计中的频率、探索两方法。
这些分析的特点是输出统计指标。
表格描述法,是以分组表的方式来描述事物的特征,其内容仅包括简单分布表(交互分布表属多现象描述分析)。
相关SPSS方法是描述统计中的频率,其特点是输出频率表。
图形描述法,是以统计图方式来理解事物的特征,其内容包括箱索图、茎叶图、饼图、条形图、直方图、散点图等。
相关的SPSS方法是描述统计中的探索、频率方法和图形菜单中的各种图形功能。
探索功能可输出箱索图和茎叶图。
频率功能可输出饼图、条形图和直方图。
图形功能则可输出除茎叶图外的各种图。
推断描述法,是以数据库中的样本数据为依据,推断总体特征。
即使此处的总体事物超出SPSS中的样本范围,但人们也只不过将其看作是更大的样本罢了。
从理解目的来看,推断描述中对总体均值、比率或方差的理解仍属表面理解。
统计抽样推断的具体内容包括统计估计和假设检验两种。
统计估计的主要内容就是完成总体均值、成数的区间估计,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中的探索功能。
假设检验的主要内容是均值、成数假设检验,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均值比较中的单样本T检验。
(2)多现象描述分析(综合描述分析),是对客观事物的多方面(变量)特征实行综合的描述(并非多个简单描述的叠加)。
综合描述分析方法按其理解目的不同又可分为交互分布描述、分类描述、降维描述和分类识别等几种。
交互分布描述,其目的是理解事物在多变量下的联合分布。
其描述内容包括交互表和与交互表对应的分布图,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中的交互表和图形菜单的条形图等。
分类描述,其目的是理解哪些个案间的关系较为接近。
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聚类分析中的个案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又包括两步聚类、K-均值聚类和系统聚类等三种。
降维描述,其目的是理解多变量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主成分)有哪些。
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降维分析中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
分类识别,其目的是理解某事物在已有实物分类上的类别归属。
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判别分析。
2.事物评价分析。
(1)成绩评价分析。
简单评价,是对事物在某个方面(变量)的成绩所做的评价。
评价客观事物的成绩可有多种标准,按其评价标准的不同,简单评价可有对照评价、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等三种。
对照评价,是根据给定评价标准来评价客观事物成绩的分析方法。
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均值比较中的单样本T检验。
横向评价,是以同类事物作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客观事物成绩的分析方法。
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均值比较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
纵向评价,是以评价事物的历史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来评价现时成绩的分析方法。
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均值比较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
上述的几种评价都较简单,能够直接靠经验而无需借助SPSS软件。
综合评价,是对事物在多个方面(变量)作出的成绩所实行的评价。
这是一种复杂的评价方法,它不是每个变量简单评价的叠加,所以通常要求多种SPSS分析方法同时使用。
如要得出综合排名,则要经过标准化处理和综合分计算两个步骤。
标准化处理,是将非标准化数据,折算成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化数据,目的是消除变量间的不可比性。
在此过程中,还要统一变量的正逆性。
相对应的SPSS方法是均值比较中的描述。
在描述功能中,勾选“将标准化得分另存为变量”复选框则可。
综合分计算,是根据事物的多个特征(变量)值来计算其综合得分。
这种综合得分能够是简单综合分或加权综合分。
相对应的SPSS方法是转换菜单中的计算变量。
(2)差异评价分析,是对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所做的评价。
差异评价的内容包括均值差异、结构差异和方差差异等几种。
均值差异评价。
均值差异评价在分析方法上有两事物差异和多事物差异之分。
两种事物间差异评价,是比较两种事物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现象(变量)上均值差异是否显著的一种评价,如比较两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差异是否显著。
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包括比较均值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等。
多种事物间差异评价,是比较多种事物在同一现象(变量)上均值差异是否显著的一种评价,如比较不同文化水准人群间收入差异是否显著。
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比较均值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构差异评价,是评价两总体的结构差异是否显著的一种分析。
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非参数检验中卡方检验。
方差差异评价,是评价两个总体中同一变量方差差异是否显著的一种评价。
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是F检验,这是独立样本T检验中的附带功能。
(二)本质分析1.单现象本质分析。
(1)分布特征分析(静态)。
分布特征通常可通过度布图和分布表来理解,但分布图和分布表理解的仅仅具体事物的现象特征,并非普遍事物的现象特征。
SPSS是通过显著性检验来判断普遍事物的现象特征,相关的SPSS分析方法包括非参数检验中的卡方检验、二项式检验、单样本K-S检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