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东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说明书支撑板弯曲模设计料厚:2mm生产批量:中1.弯曲摸设计的前期准备在确定工件类型是弯曲件后,要根据零件图及生产批量要求分析弯曲件的工艺性。
2.阅读弯曲件产品图。
阅读弯曲件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产品图中弯曲件的尺寸要求材料要求是没否满足弯曲件的工艺要求,若工件某个尺寸不能满足弯曲件的工艺要求,若工件某个尺寸不能满足弯曲工艺要求。
3.分析弯曲件工艺。
如支撑板工件是典型的U形件,零件图中的尺寸公差为未注公差,在处理这类零件公差等级时,均按工件IT14级要求。
弯曲圆角半径尺为2MM。
大雨最小弯曲半径,故此件形状尺寸精度均满足弯曲工艺的要求,可用弯曲工序加工。
4.弯曲模总体方案的确定。
1弯曲模类型的确定。
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要求来选择弯曲模的类型。
此工件属于典型的U形弯曲状,故采用U形件弯曲模结构。
2弯曲模结构形式的确定。
U形件弯曲模在结构上分顺出件与逆出件两大类型。
次工件采用逆出件弯曲模结构。
3.弯曲模结构简图的画法。
根据所确定的弯曲模结构形式,把弯曲工件疾厄宫部分画出,这时画出的结构图是工件示意图,不需要按比例画,其目的是为了分析所确定的结构是否合理,毛胚弯曲后能否满足产品技术要求,根据分析结果对模具简图进行修正,为最后确定弯曲模结构做准备如图:{1}模具的组成,支撑板弯曲模的上模主要由上模座1.凸模2.下模主要由凹模组成3.凹模固定板4顶板5凹模垫板6顶杆7螺杆8下模座9等零件组成。
{2}模具的特点该模具结构简单,在压力机上安装,调整方便,顶板在弯曲时与凸模将板料夹紧,并且背压力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大小始终能对工件底部施加较大的反顶压力,能使工件底部保持平整,能有效的防止弯曲件的滑移,由于弯曲结束时制件能得到可靠的校正,因而大大的减小了制件的回弹量。
{3}模具的工作过程,工作时先将板料放在固定板上模下行,凸模工与顶板与将板料夹紧。
凸模与凹模对板料进行弯曲直至顶板与凹模垫板接解,并对弯曲件施加了校正力,弯曲结束后顶板可将弯曲件顶出凹模.5.弯曲工艺计算。
1.弯曲件展开长度计算。
{1}无圆角半径的弯曲件根据毛胚制件等体积法计算。
{2}有圆角半径的弯曲件根据中性层长度不变原理计算因为r=3.5>0.5t=0.5*2.5=1.25mm.属于有圆角半径的弯曲件。
所以弯曲件的展开长度按直边区与圆角区分段进行计算。
视直边区在弯曲前后长度不变,圆角区展开长度按弯曲前后中性层长度不变条件进行计算。
{1}变形区中性层曲率半径ρ=r+kt=3.5+0.38*2.5=4.45mm {2}毛胚尺寸L2=∑l+∑A其中A=[(180°-β)π/180°]*ρA=παρ/180°=(3.14*90°/180°)*4.45=6.98mm该零件的展开长度为L2=26*3.5+42+6.98*2=146.96mm以上格式中ρ-中性曾弯曲半径mm k-中性层位系数,查表k=0.38r-弯曲内弯曲半径mm t-弯曲件材料厚度mmL2-弯曲件的展开长度mmα-弯曲中心角(°)β-弯角(°)2.弯曲件圆弹值的计算。
(1)小变形程度时的回弹值,小变形程度,回弹大,先计算凸模圆角半径,再计算凸模角度。
{1}凸模工作部分的圆角半径r1=r/(1+18sr/Et)mm{2}凸模角度α1=rα/r1=r(180°-βjc°)(2)大变形程度时的回弹值,大变形程度,回弹半径回弹小不必计算,只计算凸模角度。
α为90°时a查表得到△α90的值b计算回弹角△α=α△α90/90°计算凸模中心角α1=α-△α以上各式中E-弯曲件材料为弹性模量,Mpa6s-弯曲件材料的层服极限MpaR1-凸模的圆角半径mmr-弯曲件材料的厚度mmt-弯曲件材料厚度mmα1-凸模的圆角部分中心角(°)α-弯曲件的中心角β-弯曲件的弯角(3)校正弯曲时的回弹值α查表得到△α90的值b计算回弹角△α=α△α90/90 c将回弹角进行修正△α=k△αd计算凸模中心角α1=α-△αj式中△αj-校正弯曲时的回弹角,k-修正系数,可查表得到(4)工件回弹问题的解决,当工件精度要求不高或校正弯曲时生产中常采取调整凸凹模间隙的方法解决工件回弹问题。
设计弯曲结构时,把凹模做成成可调式,本例即采用此方法。
6.弯曲力的计算。
(1)U形件的弯曲的弯曲力P=KBt6b(2)U形件接触弯曲的弯曲力p触=0.7KBt6b/r+t(3)校正弯曲的弯曲力p校=AP(4)顶件力及压料力P顶=P压=(0.3-08)P=(0.3-0.8)P以上各式中K-系数,一般取K=1.3B-弯曲线长度mmt-板料厚度mm6b-材料抗拉强度MPaA-校正部分投影面积mm P-单位面积上的校压力MPa P=100MPa7冲压力的总和.(1)无压力时的弯曲P总=P面=P触(2)有压料时的弯曲P总=P触+P压(2)校正弯曲时P总=P校校正弯曲力最大是在压力机工作到下死点的位置,且校压力远远大于自由弯曲力,而在弯曲工作过程中=又不是同时存在,因此,只计算校压力,即P总=P校=45*55*100=247.5KN初选压力机(1)公称压力的选择选择压力机时,要根据模具结构来即冲压时工艺力的确定,当施力行程较大时(50%~60%)P>P总,总和不能大于压力机公称压力的50%~60%。
校正弯曲时,更要使额定压力有足够的富裕,一般压力机的公称压力要大于校正弯曲力的1.5~2倍。
公称压力=1.8X200=360(kn)初选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喂400N,即J23-40型压力机(2)行程次数选择用于弯曲的压力机行程次数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考虑操作方式2.弯曲时,金属变形需要过程次数来提高生产效率3该件为小批量,不需要较大的行程次数啦提高生产效率J23-40型压力机的行程次数有45次/min和90次/min等,依据上述因素,选择45次/min。
(3)滑块行程S滑块行程是指滑块最大运动距离,即曲柄旋转一周,上死点至下死点的距离。
其值为去曲柄半径的2倍:S=2R选择用于弯曲的压力机的滑块行程主要考虑:1要保证毛坯放进和工件取出,应使滑块行程大于工件高度2倍以上,S>2H2该件为小批量,不需要以限制行程来增加行程次数来提高生产效率J23-40型压力机的滑块行程为80mm,大于工件高度的2倍。
满足电极板弯曲时的冲压行程。
即.S>2H80>2x30(4)闭合高度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滑块再下死点时,滑块底面到工作台之间的距离。
1压力机的闭合高度可以通过调整连杆长度来改变其大小,将连杆调至最短时,闭合高度最大。
反之最小。
J23-40型最大闭合高度为330mm,连杆调整至65mm,故最小闭合高度为265mm2当压力机工作台面上有垫板时,用压力机的闭合高度减去垫板厚度,就是压力机的装模高度,没有垫板的压力机,其装模高度与闭合高度相等。
3模具的闭合高度是指压力机滑块在下止点位置时,模具上模座上平面至下模座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它与压力机的配合关系应遵循:(Hmax-Hd)-5>H>(Hmin-Hd) +10330-5>H>265+10325>H>275(5)工作台尺寸压力机工作尺寸应大于下模周界50~70mm。
J23-40型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为460x700mm,那么模具的下模座为460x700mm(6)模柄孔尺寸直径x深度为50x70mm弯曲模零件设计计算(1)凸模圆角半径1当弯曲件r>10时,凸模圆角半径为R1=R/1+3(b r/Et)2当弯曲件较小时,凸模圆角半径为R1=R(2)凹模圆角半径凹模圆角半径不能过下,以免增加弯曲力,擦伤工件表面。
此工件两边弯曲高度想同,属于对称弯曲,凹模两边圆角半径Ra应取大小一致,该工件厚度为t=2mm,故凹模圆角半径Ra=2t=4mm(3)凹模工作部分深度计算凹模工作部分深度将决定板料的进模深度,同时也影响到弯曲件直边的平直度,对工件的尺寸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U型弯曲摸凹模工作部分深度可查相关设计资料即能满足要求。
此弯曲件的直边高度为30mm,板厚2mm,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得凹模工作部分深度ha=20mm(4)凹凸模间隙由于设计模具结构时把凹模设计为可调式,故也将模具间隙值定为材料厚度。
(5)凸凹模横向尺寸及公差依据零件图得知工件标注内形尺寸,故设计凸凹模时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
凸模横向尺寸Lt=(L+K1⊿)=(50+0.75x0.39)=50.29凹模横向尺寸La=(Lt+Z)=(50.29+2x2)=54.29弯曲模其他零件的设计和选用1)弹顶器弹顶器采用聚氨酯橡胶做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高度按凸模工件进入凹模深度5倍指取出2)定位定位采用毛坯外形定位弯曲模闭合高度的设计计算弯曲模闭合高度是指冲床运行到下死点时模具工作状态的高度。
故模具闭合高度为H=Hs+Hg+Ha+Hd+Hx+Y=35+25+40+15+40+25=190式中:H:模具闭合高度Hs:上模座高度Hg:凸模固定板厚度Ha:凹模厚度Hd:垫板厚度Hx:下模座厚度Y:安全距离,一般取20~25mm弯曲模在压力机上的安装根据弯曲模的闭合高度,下模座的平面尺寸及所选压力机的额定压力,确定要安装的设备,磨具安装时,先装上模,固定好,根据上模的安装位置,调整下模与上模的间隙。
调整好后,把下模预紧,经冲床空运行无问题,停机后,吧下模固定好,再经行试摸。
压力机的选择根据弯曲力的计算选压力机型号为J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