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第八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因为点P1的坐标为 (x1,y1),点 P2的坐标为P2(x2,y2) 是点P1 和点P2的距离,由此得到两点 P1(x1,y1), P2(x2,y2)间的距离公式
例1 如图8-2所示,平行四边形 ABCD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0,0) , B(6,0), C(8,4), D(2,4),请分别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 解: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分别是AC和BD,由两点距离公式可得
则得到
我们称上式为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
8.2 直线的方程
8.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用坐标表示,直线如何表示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 要确定直线在坐标系中的位置情况. 1.直线的倾斜角 不同的直线主要区别是倾斜程度不同.观察图8-4,直线 l向上的方向与 x轴的正方向所成 的最小正角,叫做直线l 的倾斜角.记作 α。如图8-4中的 α就是倾斜角.很明显,图8-4(1) 中直线l的倾斜角α是锐角,图8-4(2)中直线l 的倾斜角α是钝角.
例2 已知点A(-3,2) ,B(-2,5)在x轴上求一点P,使∣PA∣= ∣PB∣ ,并求 ∣PA∣的值. 解:设点P(x0,0) ,于是有
由 ∣PA∣= ∣PB∣得 X02+6x0+13= X02+4x0+29 解得 所以,所求点为P(8,0) ,且 X0=8
8.1.2 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
下面来介绍中点坐标公式. 如图8-3所示,已知线段AB的两个端点A,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设AB的中点M的坐 标为(x,y),则有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经过点P1(x1,y1), P2(x2,y2) ,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当 x1=x2时,直 斜角是900, 不存在.
8.2.2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已知直线l的斜率是k ,并且经过点P1(x1,y1) ,求直线l的方程(图8-6) 设点P(x,y)是直线l上不同于P1的任意一点,因直线 l的斜率为k ,根据斜率公式,得
8.1 平面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公式
在学习平面解析几何时,经常要用到两个基本公式,一是两点间距离公式,另一个是线段的 中点坐标公式.
8.1.1 两点间距离公式
在初中,我们了解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最短。如图8-1所示,已知平面 上两点 P1(x1,y1), P2(x2,y2),如何求它们的距离∣P1 P2∣呢?
上式可化为
由上述推导过程可知: (1)过点P1(x1,y1) 且斜率为k 的直线 l上的每一点的坐标都满 足上述方程; (2)坐标满足上述方程的每一点都在过点 P1(x1,y1)且斜率为k 的直线 上。 所以,上述方程就是斜率为k 且过点P1(x1,y1) 的直线 l的方程.而斜率为 k且过点 P1(x1,y1) 的直线 l 就是上述方程的几何图形。 由于上述方程是由直线上一定点及其斜率确定的,所以我们叫做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解: 解方程组
所以, l1和l 2 的交点是M(-2,2) ,如图8-11所示.
如果方程组有惟一解,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此解就是是直线 l1和l 2的交点坐标;如果方程组有无 穷解,那么这两条直线有无穷个交点,即两条直线重合;如果方程组无解,那么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 即两条直线 l1和l2 平行. 因此,两条直线是否有交点,就要看这两条直线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
是否有惟一解. 例1 求下列两条直线的交点
特别地,当直线 l与 x轴重合时,它的方程为y= 0 ,当直线l 与 y轴重合时,它的方程为x = 0 .
8.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8.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8.3.1 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
如果两条直线
相交,如何求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呢? 通常用代数方法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只需写出这两条直线的方程,然后联立起来求解. 一般地,将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得到方程组
当代数与几何分道扬镰时,它们的进展很缓慢,应用也有限。但是,这两门学科一 旦联袂而行,它们就相互从对方吸收新鲜的活力,从而大踏步地走向完善。 ——拉格朗日(Lagrange 公元1736-1813年) (法国数学家)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笛卡尔(Rene·Descartes 公元1596-1650年) (法国数学家)
21世纪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


(下 册)
北京出版社
第八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8.1平面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公式 8.1.1两点间距离公式 8.1.2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 8.2直线的方程 8.2.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8.2.2直线的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 8.2.3直线的一般方程 8.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8.3.1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 8.3.2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8.3.3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 8.3.4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8.4圆的方程 8.4.1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8.4.2圆的一般式方程 8.4.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8.5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应用
世界五彩缤纷,随处都能见到几何图形,比如直线、圆、椭圆和抛物线等,而这些 简单的平面图形,在坐标系中都可以用代数形式表示出来,进而就可以用代数方法研究 它们. 在数学中,通过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叫做解析法.用解析法研究平面几何, 从而产生了平面解析几何. 本章就针对直线和圆等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用解析法来研究它们相关的性质.
现在来考虑两种特殊情况: (1)若直线 l过点P1(x1,y1) ,且倾斜角为00 ,此时直线 l与 x轴平行 或重合,求直线 l的方程(如图8-8(1) 由于直线l 倾斜角α=00,得斜率k=0 ,由点斜式得直线l 的方程为 y- y1=0(x-x1) 即此时直线方程为 y= y1 (2)若直线l 过点P1(x1,y1) ,且倾斜角为 900 ,此时直线 l与 y轴平 行或重合,求直线l 的方程(如图8-8(2)) 因为直线 l倾斜角 α=900 ,所以直线l 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 用点斜式表示,但因 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 所以此时直线方程为 x=x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