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放散技术交底
9、无缝线路由长轨条组成(含与正线焊接的无缝道岔),长轨条一般由若干单元轨节焊连而成。单元轨节长度根据线路条件、工点情况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一般为1000~2000m,最短不小于200m 。长度>1400m的隧道,洞内中间应单独设置单元轨节,长度≤1400m时可不单独设置。
10、胶垫应放正无缺损,扣件安装齐全,扣压力符合设计要求。
3.1.3拉轨
为方便焊接施工,待滚筒安装完毕后对钢轨进行拉轨作业,等前后两股钢轨轨缝拉至5mm内。当拉轨距离在50cm以内时用钢轨拉伸器进行拉轨,当拉轨距离超过5m可插入短轨焊接,插入的短轨长度不得小于20m,区间长度30km以内的允许插入1对短轨,区间长度大于30km以上的允许插入2对短轨。
3.2焊接
2.2滚筒放散法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设置临时位移观测点——拆卸扣件——轨下垫滚筒——撞轨、放散应力观测位移量——轨温测量——落轨——锁定线路——设置位移观测标志——质量检查
图2.2 滚筒放散法施工基本工艺流程
2.3拉伸器滚筒放散法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设置临时位移观测点——拆卸扣件——轨下垫滚筒——撞轨、应力放散——轨温测量——钢轨拉伸、撞轨——落轨——锁定线路——设置位移观测标志——质量检查
焊前拆除扣件、安放滚轮、除锈工序、轨头对位、焊接、接头正火、焊头粗打磨均与单元轨焊接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相同。
3.3应力放散
应力放散时首先量测钢轨温度,当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时采用“滚筒法”放散应力和线路锁定,当轨温在锁定轨温范围以下时采用“拉伸器滚筒法”放散应力和线路锁定。
3.3.1滚筒法
当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时采用滚筒放散法。用撞轨器和小锤敲击单元轨节放散应力,撞轨器沿放散方向撞击钢轨,其他人员用小锤或上弹跳工具敲击轨腰放散应力。每300-500米左右一台撞轨器,使得应力放散均匀。放散应力过程中,始终有专人在轨头量测位移变化情况,当位移出现反弹时,证明单元轨节内应力已经为零。同时观察“零点”位置是否归零,如果不能到位,调整撞轨位置撞轨直至“零点”归零。此时,立即拆除滚筒使钢轨落槽,上扣件锁定单元轨节。
4、桥梁地段的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与两端无缝线路的设计锁定轨温一致。
5、无缝线路长轨锁定必须在线路起整基本完毕,轨道线路达到初级稳定状态时方可进行。
6、线路为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无缝线路长轨条贯穿整个区段,并与无缝道岔焊联,不设缓冲区。
7、单元轨节左右股焊接接头相错量不应大于100mm。
8、单元轨节起止点不应设置在不同轨道结构过渡段及不同线下基础过渡段范围内。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高Leabharlann (10m弦量)4mm2
轨向(直线10m弦量、曲线20m弦量)
4mm
3
扭曲(基长3m)
4mm
4
轨距
±2mm
5
水平
4mm
6
轨面高程
比设计低50-80mm
7
轨道中线
20mm
8
道床横向阻力
7.5kN/枕
9
道床支承刚度
70kN/mm
3.1.2近期轨温调查
线路锁定前应掌握当地轨温变化规律,根据作业区段的时间间隔,选定锁定线路的最佳施工时间。
2.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1 施工方法简介
应力放散施工有两种放散方法:第一种称为滚筒放散法,即实际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放散时在钢轨下加垫滚筒,利用撞轨器撞击钢轨,使钢轨自由伸缩,等钢轨充分回弹后,即钢轨内应力达到零应力然后迅速锁定线路;第二种方法称为拉伸器滚筒放散法,即实际轨温低于锁定轨温下限值时,钢轨下垫上滚筒,将要放散的单元轨节一端与已放散锁定的线路焊接,靠无缝线路提供反力,一端安装钢轨拉伸器,根据当时轨温计算出单元轨节的拉伸量,等单元轨节在当时的施工温度下处于自由伸缩状态时,进行位移零点标记,再用拉轨器将单元轨节拉伸至计算出的拉伸量,各测点位移均达到计算位移量后进行锁定。对于区间线路将根据现场轨温灵活采用放散方法,对于道岔由于不易进行拉升,所以只能选择滚筒放散法,即道岔铺设必须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
图2.3 拉伸器滚筒放散法施工基本工艺流程
3.施工要求
3.1应力放散施工准备
3.1.1轨道状态检测
在应力放散前全面对轨道进行检测,检测项目有:轨道几何尺寸、轨面标高、线路中线位置、枕下道床刚度、横向阻力等,通过全面的质量检测,确认线路已达到初步稳定,方可准备进行线路锁定施工。
轨道初期稳定状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静态)
2、无缝线路锁定时应准确确定并记录锁定轨温,相邻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5℃,左右股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3℃,同一区间内的单元轨节最高与最低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10℃。
3、隧道地段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与两端无缝线路的设计锁定轨温一致。当隧道内外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不同时,应保证自隧道口向隧道内延伸200m范围内的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与隧道外区间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一致。
3.3.2拉伸器滚筒法
当轨温低于设计轨温时,采用拉伸放散法。根据单元轨节长度和和设计轨温与实测轨温差,按公式△L=αL△t(α=0.0118)计算出钢轨的拉伸量(其中L为单元轨节长度,△t为设计锁定轨温与现场实测轨温之差)。先将单元轨节放散至零应力状态,然后按300-500m间距安装撞轨器,使用撞轨器同一方向进行撞击钢轨,用拉伸器均匀拉伸至设计轨温对应的长度,并注意零点归零及临时位移观测点的位移量呈线性比例。当每次撞轨各检查点移动量为0时,可视为钢轨应力为0,然后拆除滚轮,落轨,立即锁定线路。拉轨前必须在钢轨上设置好临时位移观测点,每100m左右一处,用来观测单元轨节的应力放散是否均匀,拉轨过程中,始终用撞轨器和小锤撞击钢轨,保持单元轨节内应力均匀。当拉伸量达到设定值时,停止撞击,查看临时位移点的位移量是否成比例增长,立即拆除滚筒使钢轨落槽,锁定单元轨节。否则,检查原因,拉轨器保压继续撞轨直至达到要求。
应力放散及锁定技术交底
单位名称:中铁四局金温扩能改造工程铺架项目经理部编号:
第 页共 页
工程名称
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新建金温线
交底日期
2015.3.6
应力放散及锁定技术交底
1.技术要求
1、无缝线路锁定轨温尽量控制在30±2℃范围,隧道内、外分别按照下限和上限控制。道岔锁定轨温按照区间线路锁定轨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