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作物与作物生态系统

9作物与作物生态系统

第九章 作物与作物生态系统
2学时
第九章 作物与作物生态系统
内容提要 一、作物起源与生态型分化
二、作物资源
三、作物生态系统
第九章
作物与作物生态系统
作物的种类繁多,并因起源地不同及长期异地驯化 栽培和人工选择的结果,形成了在生长发育和生理特 性上要求特定环境的各种生态类型。 依据作物或品种的生态特性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所设计的不同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便形成了各种作 物生态系统。
三、作物生态系统 3.1 概念与基本特性 (2)基本特性 ② 社会特性 农业是更大外部社会的延伸,社会为作物生产提供 生产资料、科技、知识、农产品市场,而国家农业政 策、市场需求及价格水平又为作物生产的决策提供信 息,从而使作物生产具重要社会特性,即公平性与自 主性。
三、作物生态系统 3.1 概念与基本特性 (2)基本特性 ② 社会特性 公平性:是指农民所经营的作物生产体系与外部社会 的利益均衡性。公平性受市场需求和价格水平的调节, 但政府的农业政策对公平性有重要影响。

稳定性:是指系统生产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即产 量的可重复性和可预见性。稳定性取决于作物对环境 变化的反应敏感性。

三、作物生态系统 3.1 概念与基本特性 (2)基本特性 ① 生态特性: 可持续性:是指在同一地点生产力水平能否保持长 期不衰减。它取决于生态环境的适宜性和农作资源的 安全、有效与永续利用。
二、作物资源
世界上主要作物类型,栽培面积与总产量
表9-2
世界主要作物的面积、可食性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的产量(1988)
(谷类和豆类产量值按干物质含量0.86的比例做了调整,括号内数字为估计数)


小麦 水稻 玉米 大麦 高梁和谷子 其他(燕麦、黑麦等) 谷物合计 马铃薯 木薯 甘薯、薯蓣等 根茎类作物合计 甘蔗 甜菜 糖料作物合计 豆类小计2 大豆
三、作物生态系统 3.1 概念与基本特性 (2)基本特性 作物生态系统的区域性强,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农作 制度来体现其结构和功能。农作制度尽管很复杂多样, 但均具以下基本特性。 ① 生态特性 生产力: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有用产物的产量。它 受环境的制约,但作物的生态环境可人为相对优化调 控,因此作物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比自然生态系统高。
面积 (Mhm2) 220 146 127 76 86 47 702 18 14 14 46 16 9 25 68 55
产量 干物质(Mt) 438 416 349 145 80 70 1498 57 48 49 154 99 41 1401 47 92 蛋白质(Mt) 66 37 38 19 9 9 178 5 1 3 9 0 0 0 12 40
在组建作物生态系统时,应因地制宜选择作物种类和 熟制,因地制宜确定播种期,使作物的生长发育与所处 的环境条件及其季节性变化相偶合(参见表8-5、图8-7、 表9-3),这也是作物生产成败的关键。
表9-3
川西滇北地区山地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分布结构
3.2 作物生态系统的结构
(2)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是指在地块中作物的种植方式,包括单作、间作、 混作、套作和种养结合的结构形式。
芝麻 1500株/亩 5月下旬播种 2.4m
西瓜 棉花 2000株/亩 550株/亩 4月上旬直播 4月上旬移栽 3月中移播 花生 花生 2.4m 3000株
西瓜 1500kg/亩 花生 250kg/亩 皮棉 50kg/亩
图9-1 茹科夫斯基栽培植物十二大基因中心 1. 中国-日本;2. 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亚;3.澳大利亚; 4.印度;5.中亚细亚;6.西亚细亚;7.地中海沿岸及邻近区 域;8.非洲;9.欧洲-西伯利亚;10.玻利维亚-秘鲁-智利; 11.中美洲和墨西哥;12.北美洲
1.2 作物演化
野生植物被驯化并经过上万年的栽培后,由于环境条 件的改变、与其他生物自然竞争的减少、营养条件的改 善、人类对所发生能遗传的变异加以有意识或无意识的 选择、分离和繁殖,其外部性状及内部生理特性与最初 驯化时有很大差异,这称之为演化。如:
二、作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纬度垮度大,具寒带至热带的各 种气候类型,适于世界上各种作物的生长,而且是 许多作物的起源地,作物资源极其丰富。 我国所搜集保存的水稻品种资源达4.3万余份,其 中地方品种占80%,引进品种占10%,育成品种占4%。 小麦品种约3万份,其中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1.9 万份,引进品种近万份。 我国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多样性,为作物生产的因 地、因气候种植,抗逆性种植,高产稳产种植,提 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
作物经人类扩大栽培地区后,为适应不同环境而产生 不同的生态型,多年生变为一年生,光周期敏感性的减 弱,种子丧失休眠期,丧失或降低对自然界逆境的适应 性,果实或种子由小变大且更加适口等。但这些变化不 是超越物种以上的变化,因这些后代基本上能与其起源 祖代进行杂交繁育,而在物种间一般是具有隔离效应的。 作物的演化是朝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3.2 作物生态系统的结构 (1)环境与作物适应结构
作物的生长发育程序受基因控制,但基因表达的时间 和强度受环境的制约。不同作物因遗传特性的不同,在 完成生活周期的过程中,要求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日长、 温度、水分、土壤类型等)。也即不同作物只有生长在 与其要求相适应的环境条件下,才能顺利完成生活周期 和形成高额的产量。

自主性:是指作物生产对社会的依赖程度。传统自给 自足农业因不使用化肥、农药及动力机械,自主性高, 但生产力水平低、对社会贡献小。现代集约化农业则极 大依赖于社会所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技知识投入、市场 需求,其自主性低,但生产力水平高,对社会的贡献大。

3.2 作物生态系统的结构 在一定意义上,作物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是指依据 气候资源、生产条件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所设计的种 植制度与种植方式。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农场、农户) 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间套作、轮连作等种植方 式的总称。 种植方式是指在一块土地上,一季或一年内,栽种 作物的种类及其配置方式。包括单作、间作、混作、 套作、复种以及沟、垄、穴、畦、厢种的作物搭配和 株、行、带距的配置方式。
三、作物生态系统
3.1 概念与基本特性 (1)作物生态系统 以农田为样块、以作物为中心,由作物与其他生物 及非生物组分所建立的、按人类社会需求进行物质生 产的一种人工生态系统。 作物生态系统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大区别是不 仅受自然生态规律的支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人为 过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也即系统中的作物生产 不仅利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而且需要技术、经济和农 民本身的技能。
6 10 3 4 1 76
263
注:1:糖产量;2:包括干菜豆、豌豆、鹰嘴豆和蚕豆;3:假定蔬菜、 瓜类、水果和浆果含20%干物质,带皮坚果含50%可食性干物质;4:总 “可耕地”中,种短期性作物的为1022Mhm2;平衡式(13731022=351Mhm2)包括短期草场和休闲地;“永久性”作物包括所有的树 木和蔓生作物(水果、坚果、浆果、葡萄、橡树、可可、咖啡和茶树)。 资料来源:1989年《FAO生产年鉴》;蛋白质含量来自多方面资料(M: 百万)
1.3 作物生态型与品种生态型
* 同种作物的品种生态型 同种作物因长期异地驯化栽培或经人工杂交选育,均可 产生在形态、生理和生态性状上相对稳定的遗传变异,而
形成新的生态型,这在习惯上称之为品种生态型。
如小麦中的强冬性、冬性和春性品种,水稻中的早、中、 晚熟品种是对温、光反应不同的生态型。 研究作物及品种的生态型,对选择适应于当地生态环境 的优良品种、引种驯化、制定生态区划,以及充分利用当 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一、作物起源与生态型分化
1.3 作物生态型与品种生态型
* 不同作物的生态型分类
依土壤酸度适应性:酸性土作物、中性土作物、碱 性土作物; 依土壤含盐量:耐盐作物、淡土作物; 依水环境适应性:水生作物、湿生作物、旱地作物。 某一特定生态型的不同作物对其特定生态环境具备 相同或相近的要求及适应机理。
一、作物起源与生态型分化
棉田间、套作生态结构模式: 棉株生育期长,特别是播种至封行期约3个月,因行距大 光能利用率低,最适于间、套作其他作物,以提高光能和 土地利用率。
棉花 2500株/亩 4月中下旬直播或移植 番茄 1500株/亩 3月中移栽
番茄 750kg/亩 皮棉 48kg/亩
2.4m 棉花 3500株/亩 4月中下旬直播 芝麻 20kg/亩 皮棉 75kg/亩
埃塞俄比亚— 西非
墨西哥南部— 中美洲
高梁、芝麻、咖啡、西瓜、油棕、芦笋、秋葵
玉米、甘薯、菜豆、南瓜、棉花、可可、番木瓜、鳄 梨、腰果 马铃薯、烟草、番茄、辣椒、花生、草莓、菠萝、木 薯、橡胶树
大基因中心学说
茹科夫斯基提出大基因中心的学说:将全世界作物 的变异中心地区,划分为12个大基因中心,在这12个 区域内,不仅有的是作物最初被驯化地点,也有的是 作物在被引入后又形成隐性基因性状多样化的次生地 点。 起源中心学说为搜集和丰富不同作物基因资源指出 了途径,对改进品种并充分利用近缘亲属植物的有益 基因具很大促进作用。
心都有不少种作物的起源和发展,又有各种变异类型, 显示出起源植物的丰富多样性。
表9-1 八大起源中心及起源的主要栽培植物
中国—东亚 印度—热带亚 洲(含中国云 南、东南亚) 中亚 西亚 地中海地区
小米、大豆、绿豆、莲、白菜、葱、梨、杏、栗、核 桃、桑、枇杷、苧麻 水稻、荞麦、茄子、黄瓜、芋、山药、生姜、大麻、 黄麻、胡椒、茶、柑桔、(香蕉、甘蔗、芒果、椰子) 蚕豆、棉花、亚麻、洋葱、大蒜、兵豆、山藜豆、水 芹、菠菜、萝卜、葡萄、大枣、桃、乳香果 小麦、大麦、黑麦、燕麦、苜蓿、香瓜、胡萝卜、莴 苣、石榴、向日葵、苹果、樱桃、胡桃、紫苜蓿、罂 粟、茴香 豌豆、油菜、甘蓝、芜菁、甜菜、龙须菜、荷阑芹、 旱芹、啤酒花、橄榄、白三叶草、月桂
一、作物起源与生态型分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