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与
防范对策
2007年1月
第1期
焦作大学
JOURNALOFJIAOZU0UNIVERSITY
№.1
Jan.2o07
试论网络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与防范对策
魏遂群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11)
摘要:网络不良文化严重侵袭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诱发青少年犯罪.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
代,只有依法对网络环境进行管理,净化网络文化场所,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对青少年的教
育引导,才能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不良文化;消极影响;青少年;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257(2007)01—0115一O2
网络不良文化主要是指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性解放,性放纵,黄毒,虚伪的"民主"和"人权",暴力
文化,黑客文化等思想形态.上网是青少年的一项重要
业余活动,网上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
的影响.
1.网络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虚拟的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开阔青少年的
视野,使他们在尽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
和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在价值观,道德观和犯罪行为等
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冲击.
1.1网络不良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道德观的消极影晌(1)网络不良文化可使青少年在人生观,价值观上
产生扭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了国际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绝对控制权,形成了网上信息的垄断和倾销.信息的侵略直接导致"文化侵略",网民会不自
觉地接受"美国文化"的影响.青少年的思想价值观念
正处于形成过程之中,长期接触网络,很容易受到诸如"人权高于主权"等一些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与传
统教育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上发生冲突,导致他们理想信念动摇,倾斜.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一旦失去了文化或者失去对文化的感情,那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母体就会异化,这将导致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灾难.
(2)网络不良文化可使青少年在道德观和道德行为
上出现错位.大量的网络信息为青少年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但是这些信息都是没有加工筛选的原始信息, 良莠不齐.如网上黄色流毒对青少年造成"精神污染";网上黑色信息对青少年精神造成毒害;网上暴力
文化对青少年行为产生误导;网上黑客对青少年智能犯罪产生示范作用.网络的强大诱惑力远远超过青少年自身的控制力,况且青少年的自制力并不强,一旦慢性崩溃,后果将不堪设想.
(3)虚拟的网络本身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网
络这个舞台上,人们可以共享信息资源,也可以自由地与素不相识的人交往.虚拟的网上交往容易导致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与现实生活脱节.当他们在虚拟世界中获得的快乐比现实生活多时,就可能把更多的精
力投入到网络交往中;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
时,不是积极地去面对,往往选择放弃,转而沉迷于网
络,寻求安慰.
1.2网络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1)网络不良文化可导致青少年性犯罪行为.互联
网色情信息的刺激和诱惑,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性犯罪
心理.目前互联网上大约有100万个黄色电脑软件,全
球每天新增2万多个黄色网站.互联网上各种色情信
息的泛滥,加上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期的特殊情况,
如果缺乏有力,有效引导,很容易诱发青少年实施卖淫
嫖娼,强奸等违法犯罪行为.
(2)网络不良文化可导致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互
联网上的暴力内容,特别是网络暴力游戏,容易使青少
年产生暴力犯罪心理.目前,互联网上带有暴力内容的
游戏在青少年中不断升温,因迷恋网络游戏而导致的青
少年暴力犯罪也不断增多,还有的利用网上论坛,结成
犯罪团伙.
(3)网络不良文化可导致青少年诈骗犯罪行为.互
联网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会直接导致青少年道德和法制
观念淡化,从而形成诈骗犯罪心理和行为.如利用电子
商务,进行网上诈骗.
收稿日期:2006—09-09
作者简介:魏遂群(1962一),男,河南郑州人,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教育.
116焦作大学2007年1月
2.建立防范网络不良文化影响的对策体系
要有效地消除网络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防止
青少年因此走上犯罪道路,必须净化网络环境,建立完
善防范网络不良文化影响的安全体系.
2.1"四位一体"的社会教育对策
所谓"四位一体"的社会教育对策,是指构筑以学
校教育为中心,家庭,社区,学校和社会四结合的预防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立体化防范体系.
(1)学校教育方面.
①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政治理想
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使青少年在思想上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对青少年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特
别要提高他们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力,强化思想道德意识和民族意识,建立自觉抵制网络不良文化的思想防线;要通过组织参观,义务劳动,献爱心等各种生动
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辨别力;要在学校德育课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内容,总结出行之有效,具有实际教育意义的网络道德规范,编成教材在学校等教育场所进行讲授.
②应尽快普及网络知识教育,增强教育内容的实用
性和趣味性.教会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和运用网络,把网络作为促进自己健康成长,促进自己学习,工作和研究的工具来使用,改变上网主要倾向于网络游戏和聊天的不良习惯,把兴趣转移到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上来.
③要通过建立"知心热线","心理信箱"等途径,及
时地,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让青少年知道可为和不可为,以及如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④要引导青少年对金钱,色情和哥们义气等保持自
制力.学校教师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
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青年学生的表率.
(2)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
最大.家长作为孩子的直接监管者,面对与青少年学习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的飞速发展的网络,要有所意识, 及早行动.家长首先要学会健康运用电脑和网络,以便更好地教育,引导青少年.家长不但在知识方面要随时与孩子沟通,在情感方面也要不断地与孩子交流.家长要向孩子推荐优秀网站如童网,中青网等.家长对子女的上网情况要进行监督,发现不良苗头,要及时进行教育,做好防范工作.
(3)社区教育方面.应注意主流文化的导向,精选
内容,组织强有力的社区教育,宣传积极文明的网络文化,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道德;同时,社区各个职能部
门要严格规范社区文化市场,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
个健康,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以积极配合学校教
育和家庭教育的开展.
(4)社会教育方面.尽快建立适应青少年的道德规
范.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在信息时代,传统的道
德规范已无法适应网络对青少年德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实施网络伦理,道德规范是目前网络社会所必须的.采取有效的德育传播策略来加强和改进现有的德育工作,培养出自觉的网络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
2.2加强网络信息管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建立起以公安为主,文化,工商等部门参与,分工明
确,协作密切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杜绝不良信息的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对色情,反动,迷信和庸俗内容的
网页要加强查堵,一旦发现,追查到底,创造一个有秩序,安全健康的网络空间.
2.3网络自身的预防对策
网络是时代的特征,它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一
味限制青少年上网是与信息时代相悖的.因此,必须
加大青少年网站建设的力度,从软件,硬件两方面给予更多投入,鼓励各相关部门或个人开辟更多更好的,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站.创建绿色网吧,阳光网吧,培
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使青少年在网上接触更多的优秀文化,从而使青少年得到健康成长.
加强"防火墙"的研制,特别是加强对网上不良信
息进行过滤的软件的开发,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
2.4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手段防范网络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1)刑事立法.针对网络犯罪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
"滤网"思想,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法规,这对于规范网络信息发布,维护网络安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从当前的法律,法规来看,对一些新型的网络犯罪还不能够有效地定性,需要在立法层面上加以改进和完善. (2)刑事司法.①加强专门机构和人员建设.20
世纪80年代初,我国成立了处理电脑犯罪的管理部门——公安部计算机监察司,但我国的"网络警察"无
论从数量,整体素质方面来看,都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②加强国际合作.国际社会在网络中已成为一
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要求国际社会在这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和深化,在打击网络犯罪的具体措施,行动方面进行充分的合作.各国预防机构应该信息共享,协调一
致,形成预防网络犯罪的全球化网络体系.
总之,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渗透到
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不良文化严重侵袭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诱发青少年犯罪.因此,只有依法对网络环境进行管理,净化网络文化场所,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才能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陈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