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1 “轻诺必寡信”出自()。
(易)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下一句是()。
(易)3 反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的古诗是()(易)4 二十四节气中,夏天的第四个节气是()(易)5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中“青春”指()。
(易)6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出自()。
(易)7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出自()的词作。
(易)8 早开的红梅——()(易)9 (),澄江一道月分明。
(易)10 风景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是题在()的。
(易)11孔子名(),字(),鲁国人,()学派创始人。
(中)12《弟子规》中告诉我们“把握光阴,及时努力,珍惜青春”的句子是:()(中)13博学之,(),慎思之,(),()(中)14 凡出言,();诈与妄,奚可焉!(中)15 黎明即起,()。
(中)16“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出自()(中)17 施惠无念,()。
(中)18 “三才”指:()、()、()(中)19 “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和()(中)20 (),于我如浮云。
(中)2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难)22 文学史上“风骚”并称,其中“风”指( ) ,“骚”指( ) 。
(难)2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维的《》。
(难)24(),无人知是荔枝来。
(难)23、我国第一部中医学典籍是()。
(难)24、明代四大奇书是()()()()(难)25《离骚》是()的代表作。
(难)26 庄子是()学派的代表。
(难)27 孟子被后世尊为()。
(难)28 为政之道,在于(),身教重于言教。
(难)29 成语“沉鱼落雁”出自()(中)30 《诗经》总共()篇作品。
二选择题。
(40分)(难)1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A 浑水摸鱼B 反戈一击C 笑里藏刀D 反客为主(中)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A 《孟子》B 《易经》C 《论语》D 《中庸》(难)3 下面哪项语录不是谈学习方法的?()A 学而时习之B 学而不厌C 默而识之 D温故而知新(难)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出自哪部典籍?()A 《大学》 B 《周易》 C 《中庸》 D 《尚书》(难)5 古人很重视品德教育,《孟子•梁惠王上》就有说过“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的“悌”指的是:()A 孝敬父母B 兄弟友爱C 尊老爱老D 尊老爱幼(易)6 春节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又叫过年,过年的“年”是什么意思呢?()A 一个特殊的日子B 一只怪兽C 一种食物D 一种活动(易)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出自:()A 《论语》 B 《周易》 C 《孟子》 D 《中庸》(易)8 “孟母三迁”的目的是什么?()A 避免纠纷B 教育孩子C 免于牵挂D 节省房租(中)9 古人出门的时候很讲究着装,其中就有“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的着装要求。
这句话出自:( )A 《弟子规》B 《论语》C 《三字经》D 《增广贤文》(中)10 说到国学,我们常常提到“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是指哪四部书?( )A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 《大学》《中庸》《论语》《老子》C 《论语》《道德经》《易经》《尚书》D 《尚书》《春秋》《论语》《孟子》(中)11 孟子所说的“五常”是指:()A 孝悌忠信礼B 仁义礼智信C 仁爱礼智信D 仁和礼智信(难)12 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什么?()A 下棋B 种花C 武术D 驾车(难)13 诗人获罪遭贬,在途中作诗抒发自己的情感。
诗中有“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二句,其中“吾”是指:()A 柳宗元B 杜牧C 孟郊D 韩愈(难)14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不包括:()A 孟子B 孔子C 韩非子D 墨子(难)15 以下哪位儒家代表人物,由于提倡“性恶论“而经常被人们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进行比较:()A 荀子B 庄子C 韩愈D 周敦颐(难)16 我们所谓的“小康”社会,这个“小康”,在下列哪部典籍之中出现过?()A 《礼记》B 《周礼》C 《论语》D 《孟子》(难)17 成语“千疮百孔”最初是形容什么破烂了不堪修补?()A 衣物B 社会局势C 儒家经典D 家具(难)18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启蒙教育,其实,从古代开始,就已出现了专门为学童编写的书目,当时称为“蒙养书”或“小儿书”。
简称为“蒙书”。
以下不属于“蒙书”的是:()A 《三字经》 B 《千字文》 C 《诗经》 D 《千家诗》(难)19 《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和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
这说明习惯影响人的( D ) A.思维 B.工作效率C.行为D.身心健康. (易)20 《杨氏之子》选自()A《世说新语》 B《三言二拍》 C《孟子梁惠王》 D《楚辞》(易)21 下列哪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相同的()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D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易)22 “伯牙绝弦”中“绝”字的意思正确的解释是()A 断 B尽,穷尽 C 极端的 D一定的,肯定的(易)23 《芙蓉楼送辛渐》的作者是那个时代的?()A 宋B 唐C 明D 三国(易)24 杨柳绿千里,()A紫燕剪春风 B春风暖万家 C燕归万户春 D才始送春归(易)25 “山下兰芽短浸溪”出自()A 宋苏轼《浣溪沙》B 宋王安石《舟过安仁》 C唐李商隐《清平乐》 D 宋苏轼《赠刘景文》(易)26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故人”指()A李白 B元二 C王维 D杜甫(易)27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写的是什么时候?()A元旦 B 春节 C中秋 D 元宵节(易)28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是题在()的。
A 北京颐和园月波楼B 四川青城山真武殿C 山东济南大明湖D 江苏苏州沧浪亭(易)29 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 D李商隐(易)30 今夜露水重,()A 明朝依旧晴B 明天太阳红C 夜里星光明D 无雨山没腰(中)31《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位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竟然三次搬家()A、孟子的母亲 B、孔子的母亲 C、老子的母亲(中)32 《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孩子,五个孩子都很有出息。
()A窦燕山、曾参 C黄香 D蔡文姬(中)33 “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A、猪B、鸭C、鸽子D、狗(易)34 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字的意思是() A乐器 B精美 C 才 D 有用的物品(易)35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一句教育我们要向黄香一样()。
A、孝顺父母B、爱学习C、爱游戏 D 爱劳动(难)36 《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A古诗 B、四诗 C、唐诗 D四书(易)37“()此六畜,人所饲”一句中的六畜包括哪些呢?A 马牛羊鸡犬豕B 虎兔鸭马鸡犬 C马牛羊猫蛇鼠 D 猫狗猪牛羊鱼(难)38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说明学习要()、能吃苦,还要有坚强的意志。
A自觉 B、靠父母 C、靠老师 D靠同学(难)39 《中庸》的作者是()A曾参、孔伋 C孟子 D孔子(中)40《三字经》,是我国知名度极高的()读物,流传广泛,家喻户晓。
A成人 B老年人 C、儿童 D青年三判断题。
(30分)(难)1、《周易》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难)2、《史记》属于编年体史书。
()(难)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醉翁亭记》。
()(难)4、元杂剧中的女主唱称为“旦本”,男主唱则称为“末本”。
()(难)5、古人妻子生了男孩叫“弄璋之乐”,生了女孩“弄婉之乐”。
()(难)6、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教育界。
()(难)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孟子》。
()(中)8、“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是杜甫的作品。
()(难)9、明清科举考试最高级别的“殿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探花、榜眼。
()10、“黄四娘家花满溪”的写法是正确的。
()(中)11、《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让。
()(中)12、“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的后一句是“子不学”。
()(中)13、.古人学习是十分强调循序渐进的,必须由浅入深。
()(中)14、“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苟不教性乃迁”。
()(中)15、“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zhù)。
”中的“断机杼”指的是打断了织布机。
()(中)16、《三字经》中女子成才的榜样有蔡文姬和谢道韫。
()(中)17、“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说的是小孩子从小就会作诗、下棋的,不用学习。
()(中)18、“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一句是说读书的方法不但要用口去读去背,还要用心去思考,不但白天用功,晚上也要不断地精进,才能熟记不忘。
()(中)19、“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一句是说家里没钱就读不好书。
()(中)20、由于家中贫苦,无钱买油点灯读书,于是就抓些萤火虫放在网袋中,利用一闪一闪的微弱萤光来读书的人是车胤。
()(易)21、《回乡偶书》是宋代诗人贺知章写的。
()(易)2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是颜真卿《劝学》中的名句。
() (易)23、卢纶的《塞下曲》中“没在石棱中”中的“没”读“mò”。
()(易)24、“洛阳亲友如相问”下一句是“天下谁人不识君。
”()(易)2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易)2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句中的“红”是指“红花”。
()(易)27、《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马致远。
()(易)28、《竹石》的作者郑燮就是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
()(易)29、“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出自王安石的《梅花》。
() (易)30、“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中的“纸鸢”就是我们现在的风筝。
()附答案:一填空题。
1 《老子》2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题西林壁》 4 夏至 5 春天的景物 6 《孝经》 7 毛泽东 8 一枝独秀9 落木千山天远大 10 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11丘仲尼儒家 12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13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14 信为先 15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16《朱子家训》17受恩莫忘 18天地人 19俞伯牙钟子期 20不义而富且贵 21 大学 22 《诗经国风》《离骚》 23《使至塞上》 24《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25屈原 26道家 27亚圣公 28以身作则 29《庄子齐物论》30 105二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