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建筑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结构实验技术
田石柱 教授 土木工程学院
1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2.7 建筑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地震造成的灾害是极其严重的: 1976年唐山地震;1985年墨西哥城地震 1995年阪神地震;1999年台湾地震 2008年汶川地震等
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提高建筑物 的抗震能力,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失,需 要进行抗震理论的研究。
在上述三种位移控制加载制度中。以变幅等幅
混合加载方案使用得最多。
18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2) 力控制加载
力控制加载是在加载过程中,以力作为控制值, 按一定的力幅值进行循环加载。因为试件屈服后难 以控制加载的力,所以这种加载制度较少单独使用。
19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应用该试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试件提供 的各种信息,例如:承载力、刚度、变形能力、耗 能能力和损伤特征等。拟静力试验的根本目的是对 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基本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进 而建立恢复力模型和承载力计算公式,探讨结构的 破坏机制,并改进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8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3) 力—位移混合控制加载 这种加载制度是先以力控制进行加载,
当试件达到屈服状态时改用位移控制,一直 至试件破坏。
20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JGJl01—96)规定: 试件屈服前,应采用载荷控制并分级加载,接
近开裂和屈服荷载前宜减少级差加载;试件屈服后 应采用变形控制,变形值应取屈服时试件的最大位 移值,并以该位移的倍数为级差进行控制加载;施 加反复荷载的次数应根据试验目的确定,屈服前每 级荷载可反复一次,屈服以后宜反复三次。
11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12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典型的拟静力试验加载系统
13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3 单向反复加载制度
目前国内外较为普遍采用的单向(一维)反复加 载制度主要有三种: 位移控制加载 力控制加载 力—位移混合控制加载
5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2.8 建筑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一、伪静力试验
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非线性地震反应研究 工作的开展,结构和构件的恢复力特性试验开始 引起人们注意。到60~70年代就不单是为了地震 反应计算而研究结构或构件的恢复力模型,进而 要求从能量耗散的角度进行模拟地震作用的滞回 特性试验,以此探求结构的抗震性能。
14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1) 位移控制加载
位移控制加载是在加载过程中以位移作为控制 值或以屈服位移的倍数作为控制值,按一定的位移 增幅进行循环加载。当试件具有明确屈服点时,一 般都以屈服位移的倍数为控制值。当试件不具有明 确的屈服点时(如轴压比较大的柱)或无屈服点时(如 无筋砌体),则由研究者根据已有专业知识主观规定 一个认为合适的位移标准值来控制试验加载。
6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1 试验方法
静力试验是目前在结构(或构件)抗震性能研究 中应用最广泛的试验方法。它是以一定的荷载或位 移作为控制值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以获得结 构非线性的荷载一变形特性,故又称为低周反复加 载试验或恢复力特性试验。
7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则由试验测得的滞回曲线可以建立构件的恢复力模
型。
等幅位移控制加载:
主要用于如极限滞回耗能、强度降低率和刚度退化规
律等。
17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混合位移控制加载: 可以综合地研究构件的性能,其中包括等幅部
分的强度和刚度变化,以及在变幅部分、特别是大 变形增长情况下强度和耗能力的变化。
15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在位移控制加载中,根据位移控制的幅值不同, 又可分为变幅加载、等幅加载和变幅等幅混合加载。
16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变幅位移控制加载:
多用于研究构件的恢复力特性,并建立其恢复
力模型。一般,每一级位移幅值下循环二~三次,
§2.7 建筑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这样人们不得不寻求试验的方法以解决理论 分析的不足。特别是对于大型复杂结构、超出抗 震设计规范规定的结构和新型结构体系,必须进 行必要的抗震试验以补充理论分析的不足,这样 抗震研究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是抗震试验方法的 研究。
4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2.8 建筑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目前,结构抗震试验方法主要分三种: 1.伪(拟)静力试验方法或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 (Quasi Static Test) 2.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方法(Shaking Table Test) 3.伪(拟)动力试验方法或计算联机试验(Pseudo Dynamic Test)。
2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2.7 建筑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由于地震机制和结构抗震性能的复杂性,凭 理论分析的手段很难把握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 能、反应过程和破坏机理,经常是理论分析与实 际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反应、破坏现象差别较大。
3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2.试验设备与加载装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 提高,结构加载设备有了质的改变,目前许多结构 试验室主要采用电液伺服加载系统进行结构的拟静 力试验加载,并采用计算机进行试验控制和数据采 集。
10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建议的几种试验加载装置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JGJl01—96)
2.试验设备与加载装置
拟静力试验常用设备:加载设备、反力墙、试 验台座、荷载架等,其中加载设备种类较多,过去 主要采用双向机械式千斤顶或液压千斤顶进行试验 加载。由于这类加载设备主要是手动加载,自动化 程度不高,加载过程不易控制,往往造成数据测量 不稳定、不准确,试验结果分析困难。
9
Lab of Prof. Tian Shizh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