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该照片显示的星球是()A. 月球B. 土星C. 地球D. 金星2.这颗“蓝色弹珠”形似圆球,但实际上是一个()A. 圆柱体B. 不规则的球体C. 圆锥体D. 葫芦体3.小贝到北京旅游,看见宾馆大厅的四个时钟(如图),同一时刻四个城市时间不同的原因是()A. 地球绕地轴不停自转B. 四个城市纬度不同C. 地球绕太阳不同公转D. 宾馆时钟坏了4.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搭载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火箭在海南岛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
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火箭发射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中的()A. bc之间B. cd之间C. da之间D. ab之间5.在我们的印象中,圣诞老人穿着皮袄,坐着雪橇,而澳大利亚的广告画面中,出现的是身穿背心短裤、畅饮橘子汁的圣诞老人。
这是为什么()A. 澳大利亚人追求新潮B. 澳大利亚政府不愿意效仿欧美国家C. 过圣诞节时,澳大利亚是夏季D. 澳大利亚的圣诞节是6月25日6.我国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冬季的时段是()A. 12,1,2月B. 3,4,5月C. 6,7,8月D. 9,10,11月7.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 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 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480米D. 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8.“沧海桑田”在地理科学上的正确含义是()A. 填海造陆种田B. 比喻世事的变迁C. 比喻海陆的变迁D. 在海边种桑树9.假如你在家里(家里)遇到地震时,下列正确的做法是()A. 跳楼逃生B. 躲在窗下C. 乘电梯下楼D. 躲在桌下等坚固的墙角、小开间10.读图,玲玲在手机上看到的天气预报图,周二天气()A. 小雨、最高气温36℃B. 晴朗、最低气温26℃C. 多云、气温日较差10℃D. 阴天、气温年较差10℃1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的东风指的是东南风,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东南风六级的是()A. B. C. D.12.下列天气符号与生产、生活搭配合适的是()A. --出海捕鱼B. --春游踏青C. --室外锻炼D. --树下站立13.漫画“你是谁”反映大气污染严重,下面对空气质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 大量燃烧秸秆对空气质量没有影响B. 空气质量指数大,空气质量就差C. 空气质量级别为六级时,空气质量状况为优D. 天气状况好的地方大气污染严重14.时刻2点8点14点20点气温(℃)571513根据上述材料推算,该地日平均气温是()A. 8℃B. 9℃C. 10℃D. 12℃15.福建省武夷山脉的主峰黄冈山,海拔2158米,为大陆东南第一峰,如果在山脚下158米处测得气温为20°C,那么山顶气温约为()A. 32°CB. 20°CC. 8°CD. 0°C16.北半球的气温,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A. 1月B. 2月C. 7月D. 8月17.小明有一位意大利网友,这位网友向他介绍当地的气候特征时说:“我们这里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请问这种气候属于()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18.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A. 环境问题B. 水污染问题C. 资源问题D. 人口问题19.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A. 劳动力普遍短缺B. 资源短缺C. 各国国防兵员不足D. 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2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 汉语B. 英语C. 俄语D. 法语21.梅西是阿根廷运动员,因脚法出众,被称为“新马拉多纳”,是当今世界足坛最杰出的足球运动员之一,有关他使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说法正确的是()A. 西班牙语、基督教B. 英语、基督教C. 汉语、基督教D. 西班牙语、伊斯兰教22.“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着鞭儿向四方,白鸟齐歌唱”.这首歌描述的聚落类型是()A. 牧村B. 农村C. 林场D. 渔村23.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A.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B.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C. 亚洲、欧洲、拉丁美洲D. 亚洲、欧洲、非洲24.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A. 亚洲、非洲、欧洲B. 非洲、欧洲、北美洲C.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D. 欧洲、南美洲、大洋洲25.“南北对话”中的“北”指的是()A. 北美洲国家B. 北半球国家C. 发展中国D. 发达国家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0分)26.请将下列主要语言与使用的国家对应连线27.读五带示意图回答问题(1)在图中合适的位置填写上赤道、北极、南极的名称(2)根据图中字母填写地球上的五带名称A______带;B______带;C______带(3)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_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带(填字母);北回归线的纬度是______;北极圈的纬度是______。
28.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大洲:②______;③______;⑤______。
(2)大洋:A______;B______;C______。
(3)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__洲。
(4)完全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洲和______洲。
29.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通过你的观察,在ABCDEF六个地方中,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这里年降水量能达到______毫米以上。
(2)通过对如图的观察,你可以发现,赤道附近和两极地区相比,降水丰富的地区是______;C和D北回归线两侧,C地降水要比D地______(多或少);在中纬度地区,E年降水量______(多或少),F地区年降水量______(多或少)。
(3)在等降水量线图中,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数值______。
30.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1)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和______带.全球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______(递增、递减),产生这种变化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因素.(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______(平直、弯曲),主要因为南半球的______面积大.(3)从图中可以看出,最炎热的大洲是______洲,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__洲.3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口的疏密程度用______表示,图中A、B、C、D为四大人口稠密区:A和B分别是______洲东部和南部,C是______洲东部,D是______洲西部;其中______和______(填字母)因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而______和______(填字母)则是因为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2)E、F均处于平原地区,为什么却人口稀少?原因是:E______;F______(3)G、H处在中低纬度地区,为什么人口稀少?原因是:G______;H______.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读图可知,该照片显示的星球是地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从太空看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故选:C。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
本题考查世界的面貌,读图解答即可。
2.【答案】B【解析】解: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B。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牢记即可。
3.【答案】A【解析】解:不同地方地方时不同,其原因是地球绕地轴不停自西向东自转造成的。
故选:A。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产生的现象,牢记即可.4.【答案】A【解析】解:读图可知,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4 月20 日地球运行在春分和夏至之间,接近春分,位于图中的bc之。
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图示记忆解答。
5.【答案】C【解析】解:全球的圣诞节都是每年的12月25日,但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过圣诞节时,是北半球的冬季,而此时正值澳大利亚的夏季。
故选:C。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对南北半球季节的影响。
6.【答案】A【解析】解:我国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冬季的时段是12月、1月、2月。
故选:A。
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产生的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7.【答案】C【解析】解:读图可知,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费力,丁处的坡度比丙处缓,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480米.根据题意.故选:C.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该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难度.8.【答案】C【解析】解:“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