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出血后遗症中医药治疗结合康复治疗

脑出血后遗症中医药治疗结合康复治疗

针灸科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治疗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

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病人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一.病因:日常生活中,引发脑出血的因素:
1.冬秋季比夏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

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促发脑出血。

2.情绪激动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脑出血。

3.过度疲劳和用力过猛引起血压升高,成为脑出血后遗症的诱因。

4.过饱进餐和进食过分油腻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质增多,血液循环加快,血压突然上升,因而可导致脑出血。

脑出血后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破坏,虽经治疗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此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出血量: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

②出血的部位:不同部位的出血,脑功能受损的程度不一。

③康复期的治疗和护理:及时规范的康复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
1.肢体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偏瘫侧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2.认知和精神
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的脑出血,可留有精神和认知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

3.言语功能障碍。

4.吞咽功能障碍。

5.其他症状: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

检查
三、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康复评定:
1.影像学检查
(1)脑血管造影曾是脑出血的重要诊断方法。

脑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肿块性占位。

(2)CT脑出血的显影取决于血液中血红蛋白,其对X 线的吸收系数明显大于脑组织,故呈高密度影。

(3)MRI在MIR上脑出血可分四层:位于中央的核心层,缺氧最重;其外的核外层,缺氧较轻,再外的边缘层,吞噬细胞内有含铁血黄素,最外为反应带,脑胶质细胞增生和程度不一的脑水肿。

2.康复评定
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布氏分期、言语功能评定、心理功能评估等。

四、治疗
恢复期康复治疗对于脑出血后遗症患者非常重要。

1.康复功能锻炼
(1)面瘫的功能锻炼。

(2)语言吞咽功能训练。

(3)认知功能的训练。

(4)肢体功能锻炼:①转移训练;②关节被动活动;③诱发病人的主动运动;④手功能训练;⑤平衡协调能力的训练;⑥步行功能训练等。

2.理疗
主要包括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顺序循环治疗仪、普通针刺、电针治疗等。

3.辩证口服中药治疗。

四、中医药治疗:
1、辩证使用中药治疗;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选用养血柔肝、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

(1)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后下、石决明、茺蔚子、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珍珠母、炙龙骨、炙牡蛎等。

(2)风痰阻络
治法:熄风化痰。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白术、天麻、茯苓、橘红、姜竹茹、菖蒲、郁金、生大黄后下、元明粉冲服、厚朴、枳实等。

(3)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活血。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生黄芪、当归、桃仁、红花、地龙、炙水蛭、蜈蚣、全蝎等。

(4)阴虚风动
治法:滋阴熄风。

推荐方药:大定风珠或三甲复脉汤加减。

阿胶、生白芍、石决明、钩藤、干地黄、五味子、牡蛎、络石藤、茯苓、鸡子黄、炙甘草、干地黄、麦冬、麻仁、鳖甲、龟板等。

(5)阴阳两虚
治法:阴阳双补。

推荐方药:地黄饮子或金匮肾气丸加减。

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肉桂、茯苓、麦门冬、菖蒲、远志等。

2、针刺治疗
醒脑开窍针刺法
(1)治则:醒脑开窍、疏经通络、滋补肝肾。

(2)处方:主穴:内关(双)、针刺人中3天后改为印堂、三阴交(患侧)。

辅穴:极泉(患侧)、尺泽(患侧)、委中(患侧)、
风池(双)、完骨(双)、天柱(双)。

3、推拿治疗
依据辨证论治原则,根据肢体活动功能缺损程度和状态进行中医推拿治疗,可使用不同手法以增加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抑制痉挛和被动运动等。

避免对痉挛组肌肉群的强
刺激,是偏瘫按摩中应注意的问题。

按摩手法常用揉法、捏法,亦可配合其它手法如弹拨法、叩击法、擦法等。

或以手足三阴经推拿法,采用推法,作用于经筋,可有效缓解肌肉紧张。

五、预后
1.年龄越大,预后越差,60岁以下的病死率较低,约占30%左右,70岁以上的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

2.高血压病史越长,血压越高,预后越差。

血压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者,死亡率为30.07%。

3.昏迷越深,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深昏迷者94%死亡。

病后无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逐渐好转者,预后较好。

嗜睡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4.病情进展越快,高颅压症状出现越早,表现越重,预后越差。

5.出血量较大者,预后较差。

有血肿形成,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者,预后较差。

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者,预后较好。

6.伴有癫痫发作者,预后较差。

因可加重脑水肿或脑出血。

7.伴有内脏功能紊乱者,预后较差。

常见者为消化道出血,死亡率达80%。

8.合并有代谢障碍者,如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者,预后较差。

9.反复发作者,预后较差。

10.脱水、降压等治疗效果越差,预后越差。

六、饮食
人们的食物中有些具有降低血压,软化血管等功效,平常多摄入以下食物可以很好地预防脑溢血后遗症的发生。

高钾食物
美国哈佛大学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每天进食较多新鲜蔬菜水果的人较只进食少量蔬菜水果的人,发生脑溢血的危险性要低,表明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具有防脑溢血作用;这是因为高钾食物能调整细胞内钠和钾的比例,减少了体内钠水潴留,降低血容量,从而使血压降低,防止脑溢血的发生。

富含高钾的食物有菠菜,番茄,青蒜,大葱,土豆及香蕉,柑橘,甜瓜,柚子等。

富含类黄酮与番茄红素食物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造成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及抑制其氧化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类物质类黄酮与番茄红素能捕捉氧自由基,阻遏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虫剂,对防止血管狭窄和血凝块堵塞脑血管有积极作用。

日常饮食中富含类黄酮与番茄红素的有洋葱,香菜,胡萝卜,南瓜,草霉,苹果,红葡萄,番茄,西瓜,柿子,甜杏,辣椒等。

多食优质蛋白食物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蛋白质食物摄入量不足或质量欠佳,会使血管脆性增加,易引起颅内微动脉瘤破裂出血。

研究显示多吃富含硫氨酸,赖氨酸,葡氨酸,牛磺酸的食物(如鱼类和鸡鸭肉、兔肉、鸽肉等),不仅对维持正常血管弹性及改善脑血流有益,还能促进钠盐的排泄,有利于防止脑溢血的发生。

七、预防
1.当有血压升高,高血压性脑病或有出血倾向时,均应及时积极治疗,以免导致脑出血。

2.了解有关脑出血后遗症的药物的用法、作用和副作用。

3.脑出血后遗症的病人和家属应掌握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

4.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戒烟戒酒。

5.重视脑出血后遗症的先兆征象,当发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思睡、性格异常时,要采取治疗措施,避免脑出血后遗症的发生。

6.日常饮食要清淡、低盐、低脂,少吃油腻和动物脂肪,以免造成血脂过高,促使动脉硬化。

7.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