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意见的起草说明【篇一:《户县现代农业发展意见》起草说明】《户县关于促进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起草说明一、《意见》提出的背景和目的去年以来,户县葡萄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规模扩张,品牌响亮,2013年全县新增葡萄面积3万亩,葡萄栽培总面积达6万亩,随着葡萄面积的不断增大,面临的营销压力、声誉保护等的各方面问题也不断出现。
为了保住户县葡萄这块金字招牌,规避其他区县走过的膨大剂影响主导产业发展、出现销售难的老路,为此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提出县农业局要制定《关于促进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扶持管理机制相关文件。
通过《实施意见》的出台,从各个方面促进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全县葡萄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生产和经营,共同推进全县葡萄快速发展。
二、《意见》形成过程县农业局在多次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鉴了《户县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意见》,结合户县县情和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起草了《关于促进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今年2月20日,王值副县长召集全县各葡萄种植企业、合作社、产销大户召开了葡萄专题会议研究讨论,3月份我局先后多次修改基本成形《实施意见》讨论稿。
三、《意见》的框架和主要内容《意见》共分三部分。
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等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园区引领、农民增收”的思路,全力打造优质葡萄及葡萄酒产区,推进全县农业经济跨越发展。
第二部分: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设南至秦岭北麓、北至秦祖路沿线集生产、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10万亩葡萄产业带。
新建市级以上葡萄园区5个、县级园区20个;建成葡萄酒加工厂5家,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建成1个葡萄产业文化展示中心、2个葡萄主题小镇和10个特色葡萄酒庄(堡),年储酒能力0.5万吨。
第三部分:具体措施。
一是完善葡萄产业发展规划。
把葡萄种植、加工、贮藏、包装、销售,以及产品展示、观光采摘、休闲娱乐融为一体,形成“一心、两镇、四园、十庄、十万亩基地” 的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健全葡萄产业发展专业机构。
在县农业局设立果业管理科和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指导组建葡萄产业产销联合社,鼓励社会力量发展葡萄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是强化技术推广。
修编印发《户县葡萄种植标准化技术规程》,选派技术员蹲点指导,在县电视台和农业信息网站开设葡萄技术讲座。
四是提升都市型现代葡萄园区水平。
对经县农业部门认定的“有特色、有品位、有市场”的园区,优先申报省、市、县三级园区,并通过“以奖代补”形式予以鼓励。
五是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
制定具体的金融扶持政策,降低贷款门槛,扩大对符合条件葡萄企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的授信额度。
六是强化葡萄宣传推介。
注册“户县葡萄”集体商标,并出台户县葡萄商标使用管理办法;设立7个大型广告宣传牌;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在主流媒体黄金时段宣介推介户县葡萄,每年定期举办葡萄文化节、葡萄产业论坛和高规格学术研讨会议。
七是大力拓宽葡萄销售渠道。
积极发展农民经济人队伍,鼓励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点,每年评选葡萄销售大户,县政府进行表彰奖励。
八是规范生产经营秩序。
建立长效监督检查机制,严厉打击销售违禁农药的门店,规范种植户合理使用植物调节剂,推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九是加强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本区域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共同推动。
四、发文形式建议建议以县政府名义下发文件。
【篇二:市食品安全检测资源统筹实施意见起草说明】《益阳市食品安全检测资源统筹实施意见》(试行)起草说明一、背景情况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投入,切实增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市县两级覆盖、职能部门监管、专业机构实施”的食品安全公共检验检测体系;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还存在着多头管理、资源分散、投入不足、技术标准不一、信息发布不规范等问题。
为进一步健全我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检测资源,从去年4月份开始,市食安办就着手食品安全检测资源的调研,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市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检验检测机构共18家,其中卫生系统7家(市本级1家、区县市6家)、农业5家(市本级1家、区县市4家)、质检5家(中心城区1家、区县市4家)、食品药品1家(市药检所)等,卫生、工商部门各拥有快速监测车1台。
全市拥有高端分析仪器360台,价值2500多万元。
但这些检测机构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建设规划,其设施设备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独自拥有,不能共享。
这种情况既造成了检测设备闲置、有限的资源浪费,又使我市食品安全检验整体水平没有提高,而且还导致出现食品安全检测真空现象。
目前,我市没有统一的抽检计划,各部门的抽检任务都是根据上级监管部门各自下达抽检任务来进行的,彼此间缺乏横向信息交流,现实中存在重复抽检现象,如粮食、蔬菜、茶叶等;许多应检产品却未能开展抽样检测,如市场的肉类、干货等,导致抽检品种覆盖率不高。
而在抽取的食品样品中,大部分是送上级检测机构检测(如工商、药监)的,这样不仅监测费用较高,还需专人送检,且检测结果反馈相对滞后。
我市尚未建立食品安全检测数据库,所有检测数据均限于本部门、本单位使用,普通消费者的知情权、监督权和选择权没有得到保障,食品安全信息不共享的局面造成大量财力资源浪费,同时也严重制约了我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建设,为食品安全埋下重大隐患。
为此,有必要出台《益阳市食品安全检测资源统筹实施意见》(试行),以此有效解决检测经费不足、检测资源浪费、检测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共享等问题。
二、起草过程根据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要求,市食安办在对全市食品安全检测资源进行调研(调研报告附后)的基础上,参照长沙、常德、株洲等市的做法,起草了《益阳市食品安全检测资源统筹实施意见》(试行)的初稿,曾多次组织市财政、市农业、市质监、市工商、市药监、市商务、市卫生等部门负责人进行讨论,并书面征求意见,结合市人大、市政协领导的意见,通过市政府法制办审查,修改完善,最终成文。
三、出台的意义本《实施意见》的出台,能有效利用我市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充分发挥监管部门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测与评估检测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逐步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检测、监管体系,满足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全过程监管的需要,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四、有关条款的说明《益阳市食品安全检测资源统筹实施意见》(试行)共分六部分,现就有关内容作如下说明:(一)统筹原则维持各监管部门现有检测机构体制不变,充分发挥地方和垂管的作用,通过市、区县(市)两级及各监管部门的通力协作,实现全市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检验检测的合理分工、集中调配、资源共享、稳步推进。
(二)工作目标避免多头检测、重复检测,消除检测空白,节约行政成本,提高管理和服务效能。
利用有限资源,加大监督抽检力度,提高设备利用效率,争取全市的检测任务不出市。
建立统一、规范、科学、合理、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运行体系和信息发布平台。
(三)检测体系建设针对目前食品安全分环节监管和分部门执法的实际,我市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以确保重点、兼顾各环节为原则。
依托现有检测资源,重点加强卫生部门食源性致病菌及食源性疾病监测能力建设,加强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农药残留、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激素类药物、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项目检测能力建设。
农业、商务等部门主要添置各环节日常监管中以定性为主的快速检测设备、设施,以保证日常监管的需要。
垂管部门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强重点实验室和检测能力的建设。
县市(区)检测能力的建设以提高快速检测水平为主。
(四)职责分工根据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到分段检测与品种检测相结合。
其中:市食安办负责编制全市食品安全年度检测计划,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统一对外发布食品检测结果;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农业部门(含畜牧、水产)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质监部门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商务部门负责抓好农贸市场及生猪屠宰场检测室建设及管理工作,开展肉品质量检测;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药监部门负责食堂、餐饮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结合各自实际,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和业务平台,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检验的统筹协调管理,统筹安排本辖区食品安全检测经费,制订本辖区食品安全年度检测工作计划,开展食品安全抽样检测工作。
(五)统筹方式1. 统一计划编制。
食品安全年度监测检验计划由市食安办牵头组织,统一编制。
其中,各监管部门根据我市食品安全状况,结合上级主管部门考核要求及分配计划,每年年底制定下一年度抽检计划报市食安办,由市食安办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论证,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后,统一下达全市年度抽检计划。
日常监督抽检由各监管部门组织实施;专项整治行动抽检或应急抽检,由牵头部门具体组织实施,食安办负责协调。
2. 统一经费管理。
市财政统筹安排市本级年度食品安全监督监测经费预算,由市食安办根据对各监管部门督查考核结果,综合上级经费的来源,编制分配方案,报请市政府领导批准,由市财政下拨到各单位。
检测经费分购样费与检测费两部分,其中检测费以公共检验机构的检测成本(剔除人员工资、设备折旧等费用)为核定依据。
各区县(市)参照执行。
3. 统筹检测资源。
日常监督抽检由各监管部门自行承担,不能承担的监测项目报请食安办调节。
列入年度专项整治计划的监督或评价性项目检测,由牵头部门具体承担,食安办协调,争取所有检测任务不出市,统筹利用我市食品安全检测资源。
4. 统一检测项目标准。
市食安办在下达全市年度抽检计划时,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指定检验标准依据,各检测机构均应按指定标准进行检验,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公正性。
部门标准之间涉及适用冲突的,由卫【篇三:《中共天台县委天台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起草情况的说明】《中共天台县委天台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起草情况的说明县水利水电局(2011年5月)根据县委、县政府领导关于起草好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号文件”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局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集中力量开展文件起草工作。
现就《实施意见》起草情况说明如下:一、《实施意见》起草的过程今年年初,我局通过机要渠道拿到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印发的一号文件讨论稿后,立即组织中心组进行专题学习和研讨,对贯彻实施意见进行了谋划,组织专门班子草拟了我县贯彻实施意见的框架,并多次召开局班子会、中层干部会征求意见,对文件中有关数据进行反复核实后,于3月底完成了实施意见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