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及趋势预测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及趋势预测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及趋势预测摘要: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 年7 月21 日宣布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再次启动,且伴随人民币汇率的逐步市场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主要呈现稳定的升值趋势,而与此同时,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则呈现有升有贬的状态。

面对目前汇率波动的复杂情况,本文首先阐述了探究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继而说明了人民币汇率的四个影响因素分别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我国货币供应量M2、我国外汇储备量FER、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

接着本文对这些因素进行定性和定理的相关性分析,然后利用E-VIEWS拟合出较好的模型。

最后对人民币汇率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字:人民币汇率;相关性;预测目录一、总论 (3)(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3)(二)创新之处 (4)二、相关理论基础 (4)(一)购买力平价理论 (4)(二)利率平价理论 (4)(三)国际收支说 (5)(四)有效市场假说 (5)(五)货币主义学说 (5)三、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 (6)(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6)(二)货币供应量 (7)(三)外汇储备(FER) (8)(四)通货膨胀 (9)四、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趋势预测 (10)(一)数据的选取 (10)(二)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12)(三)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预测 (13)五、人民币汇率走势展望 (15)参考文献 (16)我国央行在2005 年7 月21 日宣布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再次启动以来,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逐步市场化,人民币对美元主要呈现出稳定升值趋势;而同时,人民币对其他的主要货币(欧元、日元、英镑等)的汇率则呈现有升有贬的状态。

面对目前汇率波动的复杂情况,在现行汇率体制下对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要经济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各主要经济因素与人民币汇率波动之间因果关系的强度,对于我国更好地形成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机制,进行新一轮汇率体制改革具有重要且现实的意义。

本文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首先根据一般汇率决定理论分析出人民币汇率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然后运用具体数据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根据前述分析初步判断了人民币汇率在2016 年的走势。

一、总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自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施行有弹性的浮动汇率制度。

目前,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也都时刻处在剧烈的浮动之中。

伴随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对外经济依存度不断提高、经济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国际贸易额不断增长以及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国际上普遍开始要求我国更多的开放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以及要求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

同时也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在国际经济对外活动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民币正逐渐成为一种强势的货币,国际上的一些政治势力和经济团体也要求人民币升值在向我国施压。

人民币一旦大幅升值,作为我国汇率价格接受者,金融机构或者企业的美元帐户极有可能缩水,出口贸易也同时会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目前拥有的38877亿美元的美元外汇储备存量和庞大的美元外债将受到国际汇率市场波动的影响而可能遭受损失,汇率风险显而易见。

在国际经济大背景下,并结合我国人民币汇率宏观经济情况,深入剖析我国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能够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的风险,并有效地解决目前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问题。

剖析我国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同时,也分析各主要因素影响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强度,为长期稳定发展我国汇率水平也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首先根据一般汇率决定理论分析出人民币汇率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然后运用具体数据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根据前述分析初步判断了人民币汇率在未来的走势。

(二)创新之处本文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方式进行了部分创新,主要体现在:首先本文集中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经济因素,在汇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中,经济影响因素是最直接、最重要且最具针对性的,相比综合因素分析更有实际应用价值;其次,本文讨论现行汇率体制下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选取2004 年至2014年的经济数据作为实证选取数据的来源,避免由于汇改断点而影响模型的有效性,也保证了模型的时效性。

同时,本文针对现行汇率体制,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对2016年回来的走势提出了科学的预测,这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带来重要指引。

二、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外汇汇率也称为外汇汇价,是不同国家或经济体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或比价,也可以说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价格。

从国际金融和经济分析理论的角度来看,汇率总类可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名义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等等。

尽管在不同的经济制度和历史背景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非常复杂,但是大多理论认为汇率波动的原因或者决定因素还是可以确认的。

(一)汇率决定理论(1)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历史悠久的一种汇率决定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十六世纪。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价值在于其实际的购买力,因此,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所具有的购买力比值。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是“一价定理”,即在不同地区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应该是一致的。

举例来说,如果去除掉其他的复杂因素,一本完全相同的笔记本,在美国的售价为1 美元,在日本的售价为100 日元,那么日元和美元的汇率就应该是100 日元兑换 1 美元。

如果不是这个汇价,那么市场就会通过供求关系发生调整。

(2)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也可称为远期汇率理论,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23 年提出的,西方国家一些经济学家后来又对其进行了完善和发展。

利率平价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认为利率的不同最终会影响汇率的变化。

两个国家之间利率的不同会通过资本市场上资金的流动影响到两个国家的汇率,即国家之间利率高低不同会导致资本市场上的短期资金为了利益最大化从低利率国家流向高利率国家以此获得高额收益,从而引起高利率国家货币需求的增加,最终导致在短期内高利率国家的货币升值,低利率国家的货币贬值。

(3)国际收支说国际收支理论又被称为“汇率的供求决定理论”。

其认为,国际收支决定外汇供求,外汇供求决定汇率。

早期的国际收支说是国际借贷说,一个国家对外借贷的情况决定着外汇的供求,如果一个国家对外的债权大于债务,那么外汇的供给将大于需求,则该国本国货币升值外币贬值,反之亦然。

后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在凯恩斯主义国际收支均衡条件分析运用于外汇供求流量分析,借此研究汇率决定问题,由此形成了国际收支说。

根据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本国与外国的国民收入、本国与外国的价格水平、本国与外国的利率水平以及人们对未来汇率的预期等。

(4)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不仅是研究资产组合的重要理论同样对汇率变化的研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有效市场是指信息完全开放的市场,市场上的投资者不能通过市场上的信息来获取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即超额利润。

(5)货币主义学说在20 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外汇市场上汇率的稳定性受收到了很大的冲击,汇率的变动越来越剧烈和频繁,汇率的变化也逐渐变得和资产价格一样,受心理预期和其他因素影响越来越明显。

传统理论对汇率的解释也受到了很大挑战,此时以弗里德曼为首的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货币主义学说。

货币主义学说强调了货币变化对汇率变化的重要影响作用。

汇率是两国货币相对价格的影响结果而不是两国产品相对价格的影响结果。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汇率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汇率形成机制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汇率的影响因素也是纷繁复杂。

上世纪六七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和牙买加协议的签订,使很多国家放弃原先的固定汇率制度,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在汇率体制改革发展的基础上,学者们也积极研究分析汇率决定因素的变化,提出不同的汇率决定理论与模型。

(1)国外文献综述基于汇率形成体制的改革,国外学者们将重心放在汇率决定理论与影响因素上。

Ehrmann M,Fratzscher M (2005)重点研究了经济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并开创性的将消息作为经济因素研究其与汇率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均对汇率波动有一定的影响。

Annika Alexius(2005)从基础变量出发,研究其与汇率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汇率的长期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相对生产能力的冲击。

(2)国内文献综述在西方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学者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不同的限制条件下利用不同的经济指标、研究方法对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进行研究。

章和杰(2005)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991--2002 年人民币汇率数据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外国直接投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水平和相对生产率对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有较大的影响。

李宏,陆建明(2008)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 年至2007 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给量、消费总额、外汇储备等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起决定性的作用。

三、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面对目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复杂情况,在现行汇率体制下对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各主要因素与人民币汇率波动之间因果关系的强度,对于我国进行新一轮汇率体制改革具有重要且现实的意义。

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大的层面来说,包括经济因素(长期影响因素和短期影响因素)、政治因素、心理预期因素等,但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确定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核心作用,也就是说在外汇市场上起主导作用的将是市场供求的力量。

(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一个国家汇率水平变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经济从2004 到2014年一直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因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的增长,会带来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带来出口的增多,人民币升值。

此外,由图1可知,从GDP的走势可以看出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投资机会随之增多,必然引起资本投入量的增加,进而促使我国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带动人民币汇率上升。

图1:我国2004-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二)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货币供应量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

一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进口随之增加,会导致国内市场本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本币贬值,一国的货币供应量减少,本币需求大于供给,本币升值。

由图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呈现出稳定的明显的上升趋势。

但是,与上述的分析相反,人民币并没有贬值,而是一直呈现出升值的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