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存货74274

第四章存货74274

在途物资
已付款或已开出 已验收入库的物 商业汇票物资的 资的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 尚未验收入库的 各种物资的实际 成本
“原材料”帐户:核算企业库存各种原材
料的实际成本。
原材料
收入材料的 实际成本
发出材料的 实际成本
库存材料的 实际成本
(二)帐务处理 1.外购 (1)单料已到,货款已付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计算方法简单
4、移动加权平均法 特点: 能随时计算每次发出存货的价值, 且发出存货只有一个单价,但工作 量较大。
5、个别计价法 6、计划成本法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不同,会影响财务报 表中的资产价值大小和利润高低。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对 存货发出进行计价,一旦选定某种方法,一 般不能随意变动。
例1:甲公司向大新厂购买一批材料,有关发票请款如下 :
A材料200公斤,买价100000元,增值税额17000元; B材料300公斤,买价200000元,增值税额34000元;
对方代垫运杂费5000元,(运杂费按材料重量比 例分配),材料已验收入库。 请计算:A材料、 B材料的采购成本 例2:甲公司12月材料仓库收发结存A材料情况如下: 1日A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100元 5日购入100公斤,每公斤110元 15日又购入300公斤,每公斤120元 25日发出400公斤 28日又购入400公斤,每公斤130元 问:1\在先进先出法下,当月发出A材料的成本
包括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 用备件、燃料等。
一、原材料收发核算
存货日常核算 按实际成本 按计划成本(对内)
二、按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一)帐户设置:
1.“原材料”账户
必须设
2.“在途物资”账户
3. “材料采购”账户:可设可不设(通常不设)
• “在途物资”帐户:核算已付款或已 开出商业汇票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 材料物资的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单料已到,货款未付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帐款(或应付票据)
(3)单到,料未到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或应付票据/应付帐款) 料到,验收入库后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4)料到,单未到(无单到料):月末按暂估料款 入账 借: 原材料 贷:应付帐款(暂估价) 下月初红字冲回
如:08年末甲公司A材料的账面成本300000元, 预计可变现净值为270000元;甲公司08年末“存 货跌价准备-A ”账户余额为零。 则08年末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000
第二节 原材料收发的核算
原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 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物料, 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 产品形成的辅助性物料。
(注:工程物资、特种储备物资不是存货) 2.确认原则:
存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存货的计价
包括:取得时的计价、发出计价、期末计价。 (一)存货的初始计量(取得时的计价)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 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学习目标与要求] 1.了解存货的范围、特点; 2.熟悉存货的确认和计价原则; 3.掌握存货的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孰低法; 4.掌握存货实际成本计价的有关会计处理;
第一节 存货概述
一、存货的确认及范围 1.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 或者商品、处在生产过程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 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2.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较方法: (1)单项比较法 (2)分类比较法 (3)总额比较法
3.帐务处理 备抵法
设置“存货跌价准备”帐户,将可变现净值低 于成本的差额计入该帐户,而不调整存货的帐面
余额,同时将跌价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账户 。
存货跌价准备
冲销的跌价 准备数
计提的跌价 准备数
期末余额反映 已计提的存货 跌价准备数
2.发出材料的会计处理:月末,编制“发料凭 证汇总表”(如:P123例【4-9】)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
第三节 存货清查
一、存货清查的概念 存货清查是指通过实地盘点等方法,确
定存货的实有数,并与帐面记录核对,从而 确定存货实存数与帐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 门方法。
二、存货清查的帐务处理: “存货盘点报告单”—调账的依据
待处理财产损溢
盘亏数 盘盈转销数
盘盈数 盘亏转销数
(一)盘盈 1、批准前 借:原材料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见P134例[4-22]
(二)盘亏 发现短缺,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原材料
批准后:根据具体原因作出处理 可收回的材料---“原材料” 可向责任人、保险公司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非常事件净损失---“营业外支出” 管理不善等其他原因---“管理费用”
(三)存货的期末计价
1.计价方法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期末存货 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 价的一种方法。
成 本——指存货帐面的历史成本。 可变现净值——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
,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
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 后的净值,而非存货的现行售价。
➢期末存货价值较接近市价,但发出存货价值 往往会偏离市价。
2、后进先出法(现已取消)
成本流转假设: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
特点:
➢ 能计算每次发出存货的成本和结存存货的价 值
➢ 发出存货价值较接近市价,但期末存货价值 会偏离市价。
3、加权平均法
成本流转假设: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计算公式: 加权平均单价= 特点:
期初存货金额+本期收入存货金额 期初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1、采购成本:一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 他税金、运输费、装卸费、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 挑选整理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 购的费用。
2、加工成本:制造过程中的实际成本。 3、其他成本
(二)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P117)
1、先进先出法 成本流转假设: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 特点:
➢能计算每次发出存货的成本和结存存货的价 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