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汇总

微生物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汇总


形态上类似于现代的绿藻(真核生物)
原始生物的代谢和进一步的代谢进化、光合作用
最早的生物必须利用简单的机制获得能量。 原始代谢是厌氧的,并与无机化能营养相似, 从而能够利用大量存在的FeS和H2S资源。
随后出现了发酵和厌氧呼吸,并伴随着不产氧 光合作用的产生,在此之后又出现了产氧光合 作用。
后者的出现导致了氧化环境的形成及生物进化 的大爆炸。
• 变形细菌:一大类系统发育相关的革兰氏阴 性菌。 • 特征序列:在特定生物或一类系统发育相关 生物中, 16SrRNA或18SrRNA中 具有特定序列的短寡核苷酸。 • 分类学:对生物进行鉴定、分类和命名的科学。 • 领域:分类学意义上生物分类的最高水平。
• 科:生物分类中一个中间水平的分类等级。 科含有几个属,属含有一个或多个种。
现代的真核生物 共生吸收一个光 养细胞(原始叶 绿体) 原始的真核生物 核的起源
细胞增大
核系
由内共生引发 的现代真核生 物的起源
共同祖先
真核生物起源的内共生学说及现代实验证据
内共生的证据
1、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原始类型的核糖体, 还显示出某些细菌中特征性16SrRNA; 2、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原核生物中典型的 共价闭合环状DNA. ◆内共生作用使真核细胞家族产生进化。 ◆呼吸和光合能量的存在把这些新的重要特征 赋予了真 核细胞,从而为生化多样性的出现创 造了条件。
少量的化石资料
而对于原核生物: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缺少有性繁殖过程, 化石资料凤毛麟角 深入分析困难
漫长的进化历程
千姿百态的生物种类
形成于35亿年前的微生物化石
形成于8.5亿年前的微生物化石
主要是些类似简单杆状细菌的原始生物
20亿年前以后的岩石中的微生物的化石形态多样性明显增多
形 成 于 10 亿 年 前 的 微 生 物 化 石
形态上非常类似于现代的蓝细菌, 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的光能自养 菌,及化能无机营养的硫细菌。
从进化论诞生以来,生物分类要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已经成为生物学家普遍接受的分类原则。 生物系统学(systematics)
本章重要名词: • 古生菌:与细菌不同的一类系统发育相关的 原核微生物。 • 内共生:该理论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最初是 自由生活的细菌,并能在原始真核细胞中稳 定存在,最终产生了现代的真核细胞。 • 进化距离:在系统发育树上,将生物体分隔 开的物理距离的总和;进化距离与进化相关 性成反比。
分类(classification):根据生物特征的相似程度 将其分群归类。
地球上的物种估计大约有150万,其中微生物超过10万种, 而且其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生物分类的二种基本原则:
a)根据表型(phenetic)特征的相似程度分群归类,这种 表型分类重在应用,不涉及生物进化或不以反映生 物亲缘关系为目标; b)按照生物系统发育相关性水平来分群归类,其目标 是探寻各种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建立反映生物系 统发育的分类系统。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
分类鉴定
第一节
进化的测量指征
第二节
第三节
细菌分类
伯杰氏手册
第四节
第五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自动化
分析技术
地球的进化和早期微生 物生命存在的证据 大约46亿年前,地球形成; 大约35亿年前,通过“前生命的化学进化” 过程,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主要是些类似简 单杆状细菌的原始生物。 在不到20亿年历史的岩石中,化石微生物的 形态多样性要比35亿年以上历史的岩石中微生 物的形态多样性更明显。
• 系统发育:生物体的进化史。 • 系统发育树:在研究生物进化和系统分类中,常 用一种树状分枝的图型来概括各种(类)生物之间 的亲源关系,这种树状分枝的图型被称为系统树。 • RNA生命:可能存在于早期地球上缺少DNA和蛋 白质的一种生命形式, RNA行使遗传编码和催化 两种功能。 • 16SrRNA:一个大的多核苷酸(约含1500个碱 基),行使原核生物小亚基的功能;能从16SrRNA 序列获得进化信息;真核生物的对应物是18SrRNA。
恐龙时代 寒武纪 后生动物的起源 前寒武纪
5亿多年前
现代真核生物的起源
产氧环境 产氧光养生物的起源 生物进化和地球化学 变化的主要标志
远 古 时 代 ( 十 亿 年 )Βιβλιοθήκη 有氧微生物的 多样性
生命的起源
无氧
地球的形成
有机化学 合成的光 化学合成
RNA生命
从RNA生命形式到细胞生命形式进化的可能过程。自我复制的RNAs通过稳定 整合到脂蛋白囊泡中而能够成为细胞实体。后来,蛋白质替代了RNA的催化功能, DNA替代了RNA的编码功能。
最原始的生命
漫长的进化历程
千姿百态的生物种类
今天仍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种类, 彼此之间都有或远或近的历史渊源。
进化(evolution):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 其遗传系统随时间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在大多 数情况下,导致生物表型改变和对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系统发育(phylogeny):各类生物进化的历史。
• 属:不同种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种拥有一 项或多项主要特征。 • 种:微生物学中多个菌株的集合,这些菌株 具有相同的主要特征,但它们在一个或多个 重要特征上与其他菌株的集合不同。
第一节 进化的测量指征
一、进化指征的选择
70年代以前,生物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判断的主要根据:
表型特征:
形态结构、 生理生化、 行为习性,等等
原始生物:RNA生命
现代细胞:DNA→ RNA→蛋白质
原始生物的RNA具有遗传和催化两种功能, 但由于催化性的RNA并不十分有效,所以蛋 白质催化剂的进化导致细胞效率的明显提高。 DNA的出现是因为它与RNA相比能提供一 个更稳定的遗传信息形式,而且DNA能被更 加准确地复制。
内共生作用 现在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现代真核细胞通过 合作从有机化能营养和光养微生物的共生体 逐步进化到细胞→内共生理论。 一个好氧细菌在原始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定 居,为细胞提供能量以换取稳定的环境及养 分供给。这个好氧细菌就代表了线粒体前身。 以相同的方式,产氧光养原核生物的内共生 吸收使得原始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再 也不用依靠有机化合物获取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