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知道月亮吗?你都知道月亮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交流。
师:评价:看来,咱们同学对月亮了解的真不少啊!今天,我们来学习月亮的另外一个知识:月相(板书)
师:那什么叫做月相?
学生根据字面意思理解。
1、回忆月相
那你们都见过哪些月相?它们是什么样子呢?请你把它们的样子画在小圆片纸上,并把它剪下来。
同学们,上节课的时候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了月球的有关知识。
那么,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月亮?它是什么样子呢?请你把它的样子画在小圆片纸上。
师:把你的小圆片贴到黑板上。
并交流自己的认识。
(学生很可能画出圆月、弯月、半月形等月亮的形状)
2、月相概念
师:对啊,就像刚才同学们画的那样,月球在圆缺变化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教师板书:月相)
二、月相的规律:
1、贴月相
师:那么,这些月相都是在农历的哪天出现的呢?怎样变化呢?(教师板书:变化)为了便于大家操作,老师给大家剪了不同的月相,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凭借你们的生活经验把这些月相贴在相应的时间内,(教师粘贴大的素描纸,里面写上了时间)不确定的可以跟同组的其他同学商量好后再决定,都贴好了没有异议的,把你们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来。
下面是学生活动,制作月相并排出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
2、小组展示
师:下面,哪个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月相变化图?
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提问:你们为什么这样贴?(学生的月相图可能出现的样子粘贴到黑板上)
3、教师点评
通过刚才同学的介绍,咱们大家对月相的变化规律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那么,亮面大小到底应该怎样排列?亮面到底在左还是在右呢?怎样才能得到正确的月相变化规律呢?
三、模拟月相变化
1、师:你有什么办法研究呢?
学生可能回答说:课后观察真实的月相并记录。
师: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在课堂中想研究该怎么办呢?
学生也可能说通过模拟实验。
2、师:应该怎么做这个模拟实验呢?请你们结合课本上的图(p49)来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商讨。
(1)师:那么,实验中分别用什么来模拟宇宙中的什么?
学生交流:整面墙壁就可以模拟直射的太阳平行光。
被涂亮一半的皮球模拟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
举着月球沿轨道运行一周就可以让站在圈内的同学观测的“变幻莫测”的月相。
(2)那么,在做模拟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补充:
A.模拟月球的同学在运行时要保证亮面始终朝向太阳
B.月球运行到每个观察点时,稍作停顿。
C.每个观测者找到自己的观测者,记录对应观测点观察到的“月相”并用简单的文字标出亮面。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实验活动。
(3)下面哪个小组展示一下你们模拟实验的观察记录?
学生交流展示
师:老师也对模拟实验做了简单的记录,请看这里。
(展示贴图)
4、月相变化的原因: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谁能解释一下月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可能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5、看了同学们对月相的变化有了自己的解释,那么真实的月相变化就是这样吗?
(学生可能会疑惑,不知道如何回答)
四、课后观察月相
1、师:看来模拟实验不能等同于真实的月相,只有记录下真实的月相才最具有说服力。
那么,该怎样观察呢?
学生讨论:
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确定好:观察的时间;(最好在白天,因为持续一个月的夜间观察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
记录哪些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的具体时刻等)
教师总结:在观察的过程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你可以及时的跟同学和老师交流。
五、用歌谣结束课堂
师:最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关于月相的童谣
初一看不见,初二一条线;初三、初四镰刀月;初七、初八月半圆;十五月儿亮又圆,二十二三缺半片,二十七八细又弯;三十晚上看不见。
月相变化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在于我能从学生的前概念中发现矛盾引出问题,进而设计模拟实验进行探究,最后全班达成一个初步的共识。
尽管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长时探究”,但是我在本课设计中的实验前指导仍然花了很长时间,这是根据本课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措施,因为这个模拟实验难度很大,在多次试教中学生暴露出的问题也很多,因此实验指导要尽可能做到细致全面。
在师生共同探讨了实验方法之后我让一组学生上台试一试完成这个实验,这是一个“试误”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进行调整,虽然花了较长时间,但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只有在精心指导多次试误的情况下,学生的实验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觉得还有几点遗憾。
首先,实验完成后学生交流时间不是很长,其概念建构不够完整,有点牵强。
虽然我在学生记录表下设计了讨论题:上半月月相由()到(),亮面部分朝();下半月月相由()到(),亮面部分朝()。
目的是让学生画好月相后有一定时间在组内交流。
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多数小组学生画好了月相图后就“无所事事”,并没有将时间用在小组交流上。
其次,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是在小组9人的合作下完成的,8位观察员代表着各自的时间,他们是看到了月相,但对于其他几位观察员看到的月相,可以说是没有一点点的体验,最后共识的达成有点强加的感觉,那么此处如何修订呢?我觉得是否可以让每个观察员在明确了自己所代表时间的月相后,到其他观察员位置上“旅游一番”,也对其他日子的月相有所体验,在经历了这样的体验后,达成月相变化规律的共识就变得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