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移动通信原理第8次课-线路编码和信道编码
移动通信原理第8次课-线路编码和信道编码
• •
0 0 1 0 0 1 1 1 0 1
• 然后,按照列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输出 新的码序列: 101,101,111,100,001。 • 即使矩阵中第一行的码元全错,它们在 新的码序列里也是以随机差错的形式出 现,可以用纠正随机差错的办法进行纠 正。
7. 2.5 3G应用的信道编码 • 3G的三大主流技术都采用了卷积码和Turbo 码。 • Turbo码适用于高速率、对编译码时延要求不 严格的辅助数据链路中。 • 卷积码适用于低速率、实时和对编译码时延要 求严格的数据链路中。 • 3G的业务信道上一般用卷积码,高速率用 Turbo码。 • 3G的控制信道上也是主要用卷积码,高速率 用Turbo码。
7.2.2 卷积码
• 卷积码主要用于纠正数据中的随机差错。 • 现以(3,1)编码器为例介绍卷积码的编码原理。 (3,1)编码器的码长是3bit,信息码元只有1bit。 (3,1)编码器的原理如图所示。
Pj 1=mj⊕mj-1⊕mj-3
CP
0
1 2 3
Pj 2=mj⊕mj-1⊕mj-2
mj -3
0
0 0 0
mj
0
1 1 0
mj -1
0
0 1 1
mj -2
0
0 0 1
P j1
0
1 0 1
Pj2
0
1 0 0
卷积码
000
111 100 010
4
5
0
1
0
0
1
0
1
1
1
0
1
1
011
101
•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一个卷积码组由一个信息码元 和若干监督码元组成,监督码 元与前面的几个码元都有关系。 本例中有两个监督码元,监督 码元与前面的三个信息码元有 关,加入 当前信息码元后卷 积码组与四个码元有关。我们 称这个卷积码的约束长度k=4。 k的长度与移位寄存器的长度 m有关,等于m+1。 • 卷积码的传输码率: 码率=信息码元数/码组长度
线路码
3、AMI码 • AMI码的全称是传号交替翻转码,也有文献称 之为双极性码。AMI码的脉冲序列有三个电位: 正电位、零电位和负电位。它维持原码中表示 0的零电位不变,将表示1的电位在正电位与 负电位之间交替变化。可以对单极性归零码进 行变换得到AMI码。 • AMI码的频谱有突出的优点:无直流分量,对 单极性归零码的频谱特性有所改善,频谱带宽 比双相码小。但是,AMI码的频谱中无1/T定 时频率,在提取位定时信号时需要进行非线性 变换。不过,当出现长的连续0时,定时信号 会丢失。
单极性二 双极性负 进制数字 逻辑波形 信号的摸 的逻辑乘 二加
0⊕0=0
(+1)×(+1)= +1
1⊕1=0 1⊕0=1
0⊕1=1
(-1) ×(-1)= +1 (-1)×(+1)= -1
(+1)×(-1)= -1
7.2.3 交织
• 由于移动通信很容易出现深衰落和受到强脉 冲干扰,导致比特流出现长串连续出错。这 种连续的长串差错,往往超过系统的纠错能 力。如果将长串的差错人为分散开变成随机 的差错,这样就好发现,并用纠正随机差错 的方法来纠正。 • 方法:首先将输入信号序列分成m行n列,然 后按列自左至右顺序输出。
• 课堂练习 • 用三级移位寄存器SR0、SR1和SR2输出码组 10011中各位的卷积码。 SR0、SR1和SR2的初 始输出状态为0。
CP
0 1 2 3 4 5
m
0 1 0 0 1 1
j
mj -1
0
mj -2
0
mj -3
0
Pj1
0
Pj 2
0
卷积码
000
返回
• 两种线路码的功率谱密度
7.1.2 线路编码 1、差分码 • 对于用电位高低来表示0和1的绝对电位码来 说,当收发端的极性颠倒时,收端判定的码流 序列将与发端的完全相反。 • 差分码又叫相对码。与绝对码不同,差分码是 用脉冲电位的跳变来表示1,脉冲电位保持不 变表示0。即使收发端的极性搞颠倒,收端判 定的码流序列也将与发端的完全一样。 • 用线路编码器产生差分码时,必须预先给定一 位前置码,如图中虚线所示。前置位的电位高 低不同,码型取反,但是译码结果相同。 • 差分码的频谱与变换前的基带原码一样。 线路码
基 带 原 码 的 常 见 码 型
几 种 基 带 原 码 的 功 率 谱 密 度
2、线路码 • 由于数字基带原码含有直流和丰富的低 频成分,以及0码和1码出现概率不均衡 等缺点,所以在它们进入数字通信系统 之前需要将其转换成适合在线路上传输 的线路码或传输码(Transmission Code)。这种码型转换过程就是线路编码, 有些文献将线路编码归入信源编码模块。
2、双相码 • 双相码又叫分相码、双流码、裂相码或曼彻斯 特(Manchester)码。它把一位原码转换成 两位,方法是:1变成01,0变成10。 双向码的特点是: ① 每个码元正负平衡,无直流分量; ② 每个码元中部电位跳变,便于提取定时信号; ③ 频谱的第一个零点在2/T处,信号带宽较原码 增加一倍; ④ 便于误码自检。
7. 2.4 Turbo码 • 将卷积码经过交织后就得到Turbo码。 • 交织编码可以纠正数据中的突发差错,卷积 码可以纠正数据中的随机差错,因此,Turbo 码既可以纠正数据中的随机差错,又可以纠 正数据中的突发差错。适合对时延要求不严 格的应用。 • 例如,我们可以将前面(3,1)卷积码产生 的码序列111,100,010,011,101交织后生成 Turbo码。 • 首先,将卷积码序列分成一个3×5矩阵: • 1 1 1 1 0
线路码
4、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HBD3 )不仅保留了AMI码的 所有优点,还可以将连0码限制在3个以内,克服了 AMI码长连0不利于提取时钟信号的缺点。 • 在二进制NRZ码转换成HBD3码的编码过程中,编码 原理与AMI码基本一样,不过,当出现连续4个0时, 需用000V或B00V代替。其中,V码破坏传号正负极 性交替出现的规律,其出现的位置叫做破坏点,相邻 V码的极性是交替出现的;B码不破坏传号正负极性 交替出现的规律,其出现的位置叫做非破坏点。 • HBD3的优点与AMI码一样多,但它克服了AMI码的缺 点, HBD3在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 Manchester码、AMI码和HDB3码的编码原理
7.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信道编码
7. 2.1 信道编码概述 •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降低数据传输差错率,提高数据 传输可靠性。 • 信道编码是在数字基带信号序列中加入校验码,以 便解码器利用这些校验码检测或纠正数字信号在存 储和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随机差错和突发差错。 • 3G移动通信采用的信道编码是卷积码和Turbo码。
第7章
线路编码和信道编码
• 第 6 章我们讨论了数字调制和解调。本章将讨 论线路编码和提高通信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方 法—信道编码。线路编码和信道编码在扩频发 射设备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7.1 线路编码 7.1.1基带信号 • 含有直流和丰富低频成分的信号就是 基带信号(Baseband Signal),其较 大的功率谱密度分量集中在直流附近 的频带内。所有的脉冲信号序列都可 以说是基带信号。例如,传感器输出 的脉冲信号、PCM数字语音信号、 传输线路中的脉冲信号序列等。
对线路码码型的要求如下: ① 频谱中没有直流分量和只有很少的低频分量。 ② 码流中 “1”和“0”的出现概率相同,各占50%, 与它们在信源中出现的统计规律无关。 ③ 码流含有定时信息。 ④ 码流含有检错和纠错信息。 ⑤ 码元携带的信息量大,频带利用率高。 ⑥ 线路编译码方法简单。
• 现有线路码超过100种,ITU规定了20多种可用,常 用的有以下几种。
• 与基带信号相对应的是频带信号。用基带信号 对余弦载波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进行调制 就得到数字调制信号。数字调制信号是频带信 号,其功率谱密度与基带信号的相同,对称分 布在载波频率的两侧。 • 基带信号又可以分为基带原码(Baseband Source Code)和线路码(Line Code)。 1、基带原码 • 基带原码是由数字信号源输出的原始脉冲信号 序列。例如,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PCM信 号和波形与参数混合编码器等A/D转换器输出 的信号。基带原码常见码型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