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工程280万吨/年催化裂化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编制人:批准人:沛县防腐保温工程总公司目录1、编制说明 (4)2、编制依据 (4)3、工程概况 (4)4、脚手架的计算 (4)5、施工准备 (7)6、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7)7、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10)8、资源需求计划 (12)9、安全施工 (13)10、文明施工 (15)11、施工进度计划 (15)1、编制说明呼和浩特石化公司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工程280万吨/年催化裂化解吸塔、稳定塔由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负责施工图设计,沛县防腐保温公司负责该装置解吸塔(1202-T-302)、稳定塔(1202-T-304)现场防腐、保温的施工。
由于解吸塔内直径Φ4000mm,高度47826mm;稳定塔内直径Φ3800/4200㎜,高度53368㎜;由于其防腐、保温高度为47826mm/53368㎜,现场防腐保温施工需要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为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特编制此技术方案。
2、编制依据2.1施工图纸:解吸塔与稳定塔装配图2.2施工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七章脚手架工程)3、工程概况3.1工程简介:呼和浩特石化公司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工程280万吨/年催化裂化塔区设备1202-T-302/1202-T-304现已经组焊完毕,解吸塔/稳定塔钢制平台已经焊接完毕,解吸塔与稳定塔劳动平台为一个整体,所以一侧脚手架只需要搭设到平台即可。
另一侧需要搭设落地半敞开式双排脚手架,两侧脚手架之间需增加一根横杆,脚手架就是一个整体。
.3.2脚手架特性:解吸塔/稳定塔内外采用相同的脚手架材料,具体规格尺寸见下表3.2.24、脚手架的计算这里只对较高的1202-T-302/1202-T-304外侧的双排脚手架进行计算。
4.1小横杆计算:小横杆上脚手板的铺设宽度为2m ,即两立杆之略不计(右图为小横杆的受力简图)。
抗弯强度计算:载荷q=1.7×1×(1.2×0.3+1.4×3)/1=7.75kN 从图可以看出,小横杆为简支梁受力,所以 其最大弯矩Mmax=1/8 q L 2=1/8×7.75×12=0.97k N.m 抗弯强度σ=M/W=0.97×106/5080=191N /㎜2 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ƒ=205N /㎜2,由计算得σ≤ƒ挠度计算:ω=5q L 4/384EI=(5×7.75×1012)/(384×2.06×105×12.19×104)=4.02 容许挠度[ω]=L /150=1000/150=6.67, 由计算得ω≤[ω] 结论:小横杆设计符合要求。
4.2大横杆计算:小横杆的力直接传递给立杆,因此大横杆不受力。
4.3立杆计算:4.3.1风荷载的计算.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ωk =0.7μz μs ω0。
内蒙地区基本风压ω0=0.55KN/m2(地面粗造为B 类),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1.86, 经计算μstw 接近于0,因此风荷载可以不做考虑。
4.3.2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不考虑风荷载时:N=1.2(n1×N GK1+N GK2)+1.4ΣN QK1)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的轴向力n1×N GK1=43×0.441=18.96 KN n1为脚手架的步距数:53/1.5=35步N GK1为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力,高为一步距,宽为一个纵距的脚手架,自重由《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七章脚手架工程)表7-4查得:步距1.5米,立杆纵距为1.8米的钢管、扣件重量为0.441KN 。
2)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N QK 由《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七章脚手架工程)表7-6查得:立杆横距1.05米,立杆纵距为1.8米,均布施工载荷为3 KN/m 2 ,N QK =7.56 KN 。
3)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1.2(n1×N GK1+N GK2)+1.4ΣN QK =1.2×(18.96+5.022)+1.4×7.56=39.36 KN 4.3.3立杆稳定性验算f K K ANH A ⨯⨯≤ϕ 120978336.036.39=⨯=A N ϕ N/mm 2 计算参数:A 脚手架内外排立杆的毛截面积之和489mm 2×2=978 mm 2ϕ为格构式压杆稳定系数,按换算长细比λcx= μλx=25×5.71=142.75由《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七章脚手架工程)表7-7查得0.336λx 格构式压杆长细比,由《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七章脚手架工程)表7-8查得5.71; μ换算长细比系数,由《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七章脚手架工程)表7-9查得25;9.1182056826.085.0=⨯⨯=⨯⨯f K K H A N/mm 2K A 与立杆截面有关的调整系数,内外排均为单根时取0.85;K H 与脚手架高度有关的调整系数,6826.0100/5.4611/111=+=+=H K Hƒ =205N/mm 2 不考虑风荷载时:f K K ANH A ⨯⨯≤ϕ 结论:立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
4. 4最大允许搭设高度Hmax :5.1441.02.1)56.74.1022.52.1(3.1521.6785.02.1)4.12.1(3.112⨯⨯⨯+⨯-⨯=+-=∑GK QK GK A N N N Af K H ϕ=87.27米6.46100/27.87127.87100/1max =+=+≤H H H 米结论:46.5/1.5=31步,上部31步为单根钢管立杆管脚手架,底部12步为双管立杆脚手架,最大允许搭设高度符合要求。
4.5连接件计算连接件的轴向力设计值Nt=Ntw+NoNtw---风荷载产生的连接件轴向力设计值Ntw=1.4·ωk ·Aw,由前面计算可知,ωk 趋近于0,所以风荷载产生的连接件轴向力可以不考虑,即Ntw=0 No---连接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双排架取5 KN Nt=Ntw+No=5 KN扣件连接件的扣件抗滑承载力应符合Nt ≤Rc 按直角扣件计Rc=8.0 KN/个 5 KN ≤8.0×4=32 KN结论:扣件的抗滑承载力符合要求4.6立柱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柱地基承载力应按下列计算p=N/A≤fgp立杆基础地面的平均压力;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A基础地面面积;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g=kc×fgkkc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对碎石土、沙土、回填土应取0.4,基础底面面积Ab=2*0.3=0.6m2,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 K=160 KN/m2。
p=37.78/0.6=63KN/m2f g= k c×fg K=0.4*160=64 KN/m2结论:地基承载力符合要求5、施工准备5.1施工技术准备5.1.1根据设计文件及有关标准的要求,完成了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写。
5.1.2已经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
5.2施工现场准备5.2.1脚手架、跳板、铁线等架设材料按照规格及质量要求准备齐全。
5.2.2对钢管、扣件、钢脚手板等在使用前认真检查,不合格的构配件不得使用。
5.2.4施工现场有完备的安全设施及劳保用品。
5.2.3施工现场地面,杂物清除完毕,搭设场地经过平整,已满足脚手架搭设要求。
6、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6.1施工程序架设材料准备→地基处理与底座安放→脚手架搭设→保温/防腐工程施工→脚手架拆除脚手架搭设顺序: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柱→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加抛撑→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6.2施工要求及施工方法6.2.1施工要求6.2.1.1搭设脚手架前应在做好准备工作,穿戴好劳动护具,高处作业钎子绑上绳,带上钎子套,清理好周围环境。
6.2.1.2脚手架搭设作业时,应按形成的基本构架单元的要求逐排、逐跨和逐步的进行搭设。
6.2.1.3在搭设或拆除脚手架过程中,如脚手杆、板未绑扎牢固或已拆开绑扣,不得中断作业。
6.2.1.4作业中严禁乱扔材料及工具,上下垂直运送材料时应互相密切配合,绑牢吊稳。
6.2.1.5在搭设脚手架时附近及下部,不准有人作业和站立、行走。
6.2.1.6脚手架应在每天作业前检查,特别是大风、暴雨后更应加强检查。
6.2.2施工方法6.2.2.1地基与基础:1)根据脚手架的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对地面进行地基处理,该现场已经全部硬化,满足脚手架搭设要求。
6.2.2.2立杆的搭设1)严禁将外径48㎜与51㎜的钢管混合使用。
2)立杆的间距。
搭设双排脚手架时,立杆的横距采用1.00m,立杆的纵距为1.7m。
3)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5)立杆必须用连接件与设备或平台可靠连接,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接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6)立柱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立柱顶端宜高出设备顶部1.5m。
6.2.2.2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的搭设1)脚手架步距为1.8m,纵向水平杆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固定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
不同步或不同跨的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
la la h h≥500 12 3lb123A-A图: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的设置。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离不应大于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