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我出生在台湾中部一个靠山的小村庄。
到三岁半,我的小老师教会了我,在我大脑里面有一百到一千个故事。
在教堂里面我看到了彩色的图画,米老鼠、巴黎学派。
我看到圣经里面的人物每一个都很厉害,但是我什么都不会。
我自己就很着急,到四岁半我终于想通了,我爱画画,只要不饿死我就要画画。
很惨的是那个时候没有画画这个行业。
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画电影招牌。
我比较不一样,我认为漫画是透过漫画讲故事,我看到非常多的书,我看书的内容很深。
十五岁我立志成为漫画家,十五岁又成为漫画家。
很多人说,你当时念书会不会很难抉择?我说不会我一生都要为画漫画为业,十五岁刚好有人请我画漫画,我就马上出来画漫画。
后来当兵退伍后,我工作五年。
后来又开动画公司,得了金马奖。
37岁的时候,我银行里面大概有两百万人民币,三栋房子,我觉得我这一辈子高峰已经过了,我就结束公司,到日本四年,那时候的心情就是,我离开了台湾,就一辈子做画画这样的事情。
十年前,我研究国学,我觉得没有东西超过物理,那时候我自己都觉得我每一天都比前一天还要聪明。
所以我就在最聪明的时候做最聪明的事,1998年3月3号开始,基本上是离开了我原来的公司。
我本来以为三年可以完成,后来十年才完成。
第二、第三年我觉得物理必须要做自己。
后来我就研究数学。
十年后的心情就是,我连死都可以了。
因为我在世界上该做的事都做了。
这十年中间,我一共画了16万张,我文字一共写了1400万到1600万字。
我算了一下,大概可以出800本书。
我现在拿出来的是200本。
我计划在五年内出两百本书。
当然,我现在出的书和以前画的不太一样。
因为以前是画别人的思想,是画诸子百家,现在是画我心中的想法。
我认为每一个人只要他改变观念,每一个人都可以厉害十倍到一百倍。
我一无所有,我的父亲不是有钱人,也没有地位,我也不是念到硕士、博士,我办得到,应该所有人都办得到。
所以我写这些书就是希望读者能够透过这样的方面,再改变自己。
我认为每个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妈妈不知道。
当一个人在零到三岁到五岁的时候,那个时候最重要。
如果我们在五岁以前没有人把我们培养成天才,我们也可以透过自己重生一次,使自己变得超级厉害。
上个世纪是结合所有人群体的力量。
本世纪是猫科时代,每一个人都要变得很厉害。
上个世纪是所有人都要做的。
这个世纪一定是文化产业创意时代,所有人通过创意使文化变成产业。
每个人都可以变得到,我可以办得到,所有人都可以办得到。
谢谢。
记者:我很关注蔡先生在这十年的闭关过程中具体是怎样一个状态?蔡志忠:我在画诸子百家的时候,先后画了唐诗三百首,画了白居易,都非常的羡慕,我说一个人可以在一整年只做一件事那是最大的幸福,十年只做一件事是超级大的幸福。
我最喜欢的就是一个人在座位上。
我从婴儿开始每天就三点多起床,我妈妈要起来喂猪食。
所以《时间之歌》开始要献给我的母亲,她培养我每天三点起床。
我大部分一点就起床了,然后画画,画到中午一两点吃午饭,现在是晚饭也不吃了。
因为年轻的时候发现一早上起来大脑很好,开始画画。
吃过早饭就变成猪。
所以我后来就不吃早饭,已经三十几年了。
现在开始吃晚饭,就吃中午一餐。
最大的幸福就是一个人在书桌前面做功课。
前天我跟一位贺先生谈,他说他也经常在晚上两点做功课。
工作到两点的时候跟一点多起床是不一样。
我们从晚上工作到半夜两点,那是从昨天一直的延续。
每一天早上的醒来,你不要看报纸,也不要看文字,站在窗口思考,你会从崭新的思维开始。
每一天都是。
但是只要中间讲话,那就漏掉了思维。
《时间之歌》最重要的发现是,一百亿年前,一百亿年后,一百亿光年中的宇宙的外星人,他只要跟我一样,就可以发现全宇宙共同的时间进行方法。
到最后我发现最大的就是我只用两个符号可以描述所有的重力、速度、距离。
这也是我最重大的发现。
我非常不同意没有任何一个华人真正拿到诺贝尔。
我们现在所有拿到诺贝尔都是美国籍或者是法国籍。
我这个如果是对的,一定可以流传三千年。
所有新发现一定是挑战性的。
牛顿第一篇光学理论发表,当时物理学会会长批评他,气得他二十年不发表。
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对论以后,引起了轰动,所以后面两年他也没有发表任何的东西。
任何新发现都是对过去的挑战。
一个人能够十年做一件事这是最大的幸福。
我们拿摄影机去拍毛毛虫,它任何时间都在吃着,而且吃得肥肥的,不是在吃就是在睡。
任何毛毛虫都会变得蝴蝶,我们难道比它们不如吗?只要摆自己在对的位置上,毛毛虫的妈妈把它摆在桑树上,无论是几百万种树,它只吃自己的叶子。
所以每个人都可以,不要把整个精力拿来做所有事,每个人可以做有意义的事。
蔡志忠说自己3年级时,就把老师追问得走投无路,所以轮到自己教育女儿了,方法自然与众不同:“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就应该是青出于蓝,学习的目的是学会知识而不是拿到文凭。
有次她数学考试拿了零分,我很兴奋,说这个应该当做传家宝流传下去。
考试有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得零分很有难度。
”在培养女儿独立性方面,蔡志忠更是极端:“她9岁就已经周游台湾,十多岁就游历了半个世界。
”旁边马上就有人接嘴:“那是因为那个时候绑架没那么猖獗啊!”“哪里,我和她说:‘如果你被绑架,就叫绑匪到家里拿50万,不过你自己要出3万。
’因为她有个储蓄罐,里面正好是3万块。
她出门的时候就总惦记着自己的3万块,所以任何人来搭腔都不会理睬啦。
”“如果绑匪要500万呢?”又有人发问。
“我会和她说让绑匪杀了她,因为再生一个更便宜!”如此彪悍,难怪蔡志忠画的《菜根谭》《老子》《庄子》等漫画总是让人耳目一新。
昨天,蔡志忠还签售了自己的最新系列漫画——《漫画天才巧克力》《漫画天才计划》《无耳空空学习日记》,这一系列漫画传递的是学习的乐趣。
蔡志忠说接下去他还要漫画量子物理,就是想告诉大家,学这些东西其实没什么难的,关键是找到正确方法。
著名漫画家闭关九年,放弃画老庄猛攻理论物理粉丝尊他为“蔡子”,以与他笔下的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并列;可他说,岂敢与这些人并列,可是“如果把我和爱因斯坦、牛顿放在一起,我敢!”闭关九年,他以12万张图画与1400万字心得笔记为证,猛攻理论物理且颇有心得。
业界授予他“终身成就奖”,奖掖他的辛勤工作,更因为华语原创漫画经他才第一次走向了世界;可他说:“我哪有很辛苦工作?小鸟何曾为了什么目的而歌唱,不唱,它就不能活。
”蔡志忠,上世纪90年代以图说诸子百家系列风靡整个华语圈的传奇漫画家,近日来到广州,在第四届“金龙奖”上,领取了“华语动漫终身成就奖”,并成为此次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他的近况、他的新作、他的心路,因为从1999年开始的闭关而几乎成了一个谜。
但是藉四年前曾经的一次愉快访谈为前因,蔡志忠再次欣然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人物简介蔡志忠,台湾著名漫画家。
15岁起便开始成为职业漫画家,至今已有《庄子说》、《老子说》、《大醉侠》、《光头神探》等作品在44个国家和地区以多种语种版本出版,销量达4000万册。
其作品开启了中国古籍经典漫画的先河。
目前正从事佛学、神学的修习和物理的研究。
还会不会再画类似图说诸子的漫画?“走过了,我就不会回头”蔡先生依然保留着多年前受音乐组合“披头士”启发而留起的飘飘长发,在自己的房间里,习惯光着脚丫走动。
带着闽南口音的台湾国语,腔调异常柔和,很多音甚至吞掉了,让人几乎听不出来任何一个音节带着铿锵,但是丝毫也不妨碍他观点尖锐、自负逼人。
画出过那么多妙趣横生的漫画,蔡志忠当然是个好玩的人。
你问他什么,总是会先得到“离题万里”的成串联想,几乎把他自己都逗笑了,然后再用一个简短的“OK”和几句点题之语收束回来,构成整个妙不可言的比方。
宇宙天文、历史地理都被他信手拈起、奔来眼前,所以谈得越多,在蔡志忠面前越容易感到自己的无知。
难怪有人问起他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何在,他会断然说,在于教授不再敢藐视所有漫画家,而家长不再视漫画为“毒草”。
这九年都在干嘛?他的电脑桌面上,分门别类设了30多个文件夹,他说这是为参加此次“金龙奖”活动而专门赶制出来的,背后是他九年多来写下的1400多万字笔记,画的12万张图。
第一件事,他在钻研理论物理学。
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将在今年夏天出版名为《时间之歌》、《东方宇宙》两本书。
而途中学习所得,他说自己不惜花费下一个10年来整理,漫画微积分、漫画代数、漫画几何、数学史、物理史以及西方哲学史都在计划当中。
再有一件事,探索漫画家如何应对这个数码时代。
“我相信20年后的书大部分不会印在纸上,未来的书一定是以PDA、手机或者电脑为终端的数码书”。
“我自认比较聪明,就是要做出一种表率,当然也可能很快地阵亡”。
还会不会再画类似图说诸子的漫画?蔡志忠说:“走过了,我就不会回头。
”为什么放弃对传统经典的图说转而画理论物理?“有能力的人应该替别人做一点事”为什么从对传统经典的图说一下子飞到了八杆子打不着的理论物理?蔡志忠说,他最早画四格漫画,大醉侠、光头神探什么的,最红的时候在17家媒体上同时画连载,成百上千万元地拿稿费。
“可是我不需要那么多钱啊,我想画比较有意思的漫画。
所以决定画诸子百家,你要打入全世界,如果不是走在世界的尖端,要不然就拿出别人没有的。
”成功之后,蔡志忠又想:“我算是比较有成就的人,那有能力的人应该主动替别人做一点事。
就好像我知道了人们应该懂而未懂的东西,就要去告诉他们。
”于是他先研究了3年佛经,出版了3本画集。
“我还是觉得佛经也只是在物理之内,世界上没有任何运动变化超乎物理之外的,物理才是讲这个世界的本质。
但是整个物理系统,几乎全都是西方人的贡献,我们如果一直走在这条铁轨上,怎么可能超越前面那辆火车呢?西方人的优点是真的细密到极致,就像原子核,基本粒子,到一亿分之一秒的变化都关注到。
但是我们东方人的优点,整体关照、循环还有老子无胜于有的观念等等,能不能结合进去有所建树呢?所以我用自己的方式开始了学习和发现。
”其实,从蔡志忠的前言后语中可以映证得到,对于他来说,画诸子百家也好,解理论物理也罢,目的还是如一:画“比较有意思的”、“别人没有的”漫画。
如何看待内地“俗解经典”热潮?“孔子老师,我们现在用手机讲,行吗?”未待提问,蔡志忠主动提起了于丹。
谈到内地兴起的这股以于丹、易中天为代表的“俗解经典”热潮,蔡志忠当仁不让地说:“我不是做得比他们更早吗?现在已经走完全世界了!”他说,把好东西透过各种不同的方法传播出去,这是每一个有能力的人应该做的事情。
“你如果觉得这东西很好,可是一大堆人不知道,你就要跟他们讲嘛。
”提及易、于等人遭遇的批评,蔡志忠当然持着“理解之同情”:“就像台湾有的作家去看根据自己小说改编的电影,很生气,觉得好多地方都不像了。
但他们忘记了一件事,小说是透过20万字来描写,电影是通过85分钟、1200个画面以及少数对白去讲故事,怎么可能全部都一样呢?所以这是误会了,任何一个东西,透过漫画或者电视这样讲,跟当初孔子带着弟子们说三道四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