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语语言与文化

俄语语言与文化

植物在俄汉文化的差异在汉俄文化中,表示树木的名词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不同的文化背景,树木在我们日常生活所指代的意义,以及所代表的感情色彩都是不同的,只有在了解了这些背景,才会了解到俄罗斯话语中的深层含义。

这些差异的存在是与他们各自的认知,民间传说,本身的特点,以及宗教信仰有关,了解这些,也就了解了树木的起源,发展,以及感情色彩。

树木在俄罗斯的化身。

1.白杨Осина在俄罗斯的历史中,古时人们认为白杨具有某种魔力,妖法,能够祛病压邪。

比如俄语成语:вбить осиновыйкол в могилу(把白杨木橛子打进坟墓),意为:使(某种凶恶)不再兴妖作怪。

而随着历史发展,俄罗斯加入东正教后,俄罗斯人就视白杨树为极其可恶的树。

他们认为,曾经有大在白杨树上吊死,自此以后白杨树枝一直发抖。

因此就有了:Осина и без ветра шумит.(不刮风,白杨也哗哗响。

)从此白杨就有了象征“胆小,怯懦”的意义。

在俄语中,常用“颤抖的白杨树叶”来形容人们害怕的心情。

俄罗斯人认为白杨树是苦树,就有了“горькая осина”的说法。

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都必须避开白杨树,可见他在俄罗斯人的眼里是多么的臭名昭著。

而白杨在汉文化的意义就与俄罗斯不同了。

在中国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

他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有一点点的水,他就可以生根发、芽,为黄土地撑起一片绿色。

它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不折不挠。

不怕风吹雨打,哪儿需要它,他就在哪儿扎根,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2橄榄枝масличная ветвь橄榄枝象征和平、和解、这个是与宗教方面有关的。

据圣经记载,远古时候,大地被洪水淹没。

留在方舟里得以保存生命的诺亚想探明大洪水是否退去,从方舟上放出一只乌鸦和一只鸽子,因为遍地是水,两只鸟找不到落脚之处,先后飞回来了。

七天后,诺亚再次把鸽子从方舟上放出去,晚上,各自衔着橄榄枝飞了回来。

诺亚得知洪水已退。

后来的人们就把橄榄枝当做和平、平安、和解的象征意义。

而在汉文化中没有对橄榄枝的理解,由于不属于本土植物,但借希腊神话的理解,也是代表和平,平安。

3.白桦树берёза俄罗斯的白桦树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俄罗斯的不少习俗都和白桦树有关。

1)白桦树是美丽的树,他那光滑的树皮,素白的树干,亭亭玉立的姿态使人浮想联翩。

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白桦树是少女的象征,体现女性的温柔、纯情和美丽。

俄罗斯常用молодая(年轻的)、гиокая(灵活的)、стройная(苗条的)、белая(洁白的)、свежая(鲜亮的)、кудрявая(卷发的、蓬松的)、тонкая(纤细的)等美好词语来赞美它。

白桦不仅仅是少女,而且是女性的象征。

在歌曲《俄罗斯的小白桦》(русская берѐзка)吧白桦树比作母亲妻子姐妹和女儿,抒发了俄罗斯人丰富的情感:欢乐、悲伤和爱情。

2)白桦是青年男女约会的地方,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这样的描写在俄罗斯民歌以及诗歌创作中不胜枚举。

例如:То было раннею веснойВ тени берез то былоКогда с улыбкой передо мнойТы очи опустила.(Л.К.Толстой)在早春的季节,在白桦的树荫下,你站在我的面前,笑眯眯地垂下了眼睛。

3)随着时代的前进,白桦树的象征意义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充实,他还象征着祖国和故乡。

4)在俄罗斯的民俗中,俄国历史上曾经把每年的第一个月(即公历四月)称之为“берѐзовый месяц”(桦树月),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14世纪中叶。

但桦树节至今还保留着。

俄罗斯的定亲仪式也少不了白桦树。

姑娘们用桦树给自己算命,因为他们相信白桦树不仅和人一样有着某种情感,而且对生命的了解胜人一筹。

许多宗教仪式也是少不了白桦树,人们用白桦树枝来装饰房屋、街道以及教堂的墙壁和供台,这不就是为了美观的,而且是为了祛病消灾,驱除恶魔。

俄罗斯人会把死者葬于白桦树之下的风俗,他们认为死者的亡灵会进入白桦树里去。

4.樱桃树вышня樱桃花美果美,深受俄罗斯人的喜爱。

诗人经常把盛开的樱桃比作白云、天鹅的绒毛、轻盈的雪花。

俄罗斯人把樱桃看做美的化身,比如说:губы как вышни(樱桃般的嘴唇,指樱桃的颜色),而在言语交际中вишневый指代“美丽的深红色”。

樱桃的小称вишенка是表示亲切的赞美之词,他们吧小女孩和少女比作。

在俄罗斯的历史中,最开始只有有钱人的大庄园理才有樱桃园。

而在汉文化中用樱桃来比喻甜美的劳动成果和幸福的好日子,同时,樱桃也有“美丽”的象征意义。

如在汉语中用“樱唇”比作美女的嘴,谓其小而红润如樱桃。

5.橡树дуб橡树在古代深受俄罗斯人的尊敬,一切重要的仪式都要在橡树下进行,所有的供品都必须用橡树枝加以装饰。

人们对橡树膜拜祈祷,把它称之为神树。

在俄罗斯的文化中,橡树象征着永恒和生命力,他的固定修饰语有:вековой(古老的)、мощний(强壮的)、огромный(巨大的)、гучий(强大的)等等。

俄语中橡树常常作为体魄强壮的人的喻体,如:Он нетот прежний, непреклонный, непоколебимый, бкрепкий,как дуб ,он был малодушен,он был теперь слаб.(Н.Гоголь)中国唯一提到橡树是在舒婷的《致橡树》中提到,在这首诗里,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它象征着风雨同舟,相守相依的爱情。

6.花楸树рябина花楸树在世界各地约有80种,俄罗斯的花楸就有34种,所以俄罗斯人把它称之为俄罗斯的树,看做是故乡和家园的象征。

花楸树的象征意义不是单一的。

首先,他象征姑娘和爱情,古老的俄罗斯民族《花楸树》是个很好的说明。

橡树和花楸由于大河相隔而无法相爱橡树(дуб,是阳性名词)代表热恋花揪的英俊少年,花揪树(рябина,是阴性名词)代表思念橡树的美丽姑娘。

它们的诗歌形象来自于民间创作而且这形象在当代诗人的作品中也屡见不鲜。

例如,《花楸树是爱情树》(Любовь-рябина)叙述人们如何把花楸树和橡树成双陈对地种在一起,使它们永不分离。

秋天结满红果的花楸树在诗人的笔下被誉为“秋天森林的女王”,(Краснаярябина)穿红裙的美女”(Внародномкрасномсарафане,...Глядиткрасавицамоя),它象征着即将出嫁的少女,因为更具古老的俄罗斯习俗,新娘子必须身穿咽炎的红裙。

秋天的花楸树是苦涩的。

花楸果经历秋末冬初之后,变得越来越甜。

由涩变甜,这象征着人生的第二个阶段:从争吵到和睦,从磕磕碰碰到真挚相爱,象征着春天萌发的,然而朦胧和胆怯的情感发展成熟的爱情。

7.椴树липа椴树有一段天天的芳香,沁人心脾,并勾起人们思乡、怀旧的情感,所以椴树含有纪念、回忆的内涵。

8.稠李черёмуха稠李在俄罗斯文化中,使人联想到爱情和美丽。

当雪白的稠李花开满枝头,并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是,真是美不胜收。

俄罗斯作家把它称为“蓬松的白云”(В лодке черемуха)和“雪白的妙不可言的树木”(белое лесное сказочное диво)。

稠李所表现得爱情是一种柔意绵绵的爱。

9. 柳树ива柳树在俄汉文化中象征意义是相同的,都有悲伤之意。

在俄罗斯文化中有双重的象征意义。

一方面,它是美丽的,如诗人费特在《柳树》中这样赞美它:Сядем здесь , у этой ивыВетви сочные дугойПерегнулись над водойКак зелерый водопад(让我们就坐在这棵柳树下翠绿的枝条弯弯地垂在水面上,仿佛泻下一道绿色的瀑布。

)另一方面,柳树还常常表达悲哀的意义,грустный(悲伤的)、плакучий(好哭的)树迎着黑夜沙沙响。

柳树也是坟地的丧树之一。

涅克拉索夫在“葬礼”一诗中写道:(Под большими плакучими ивами/Успокоился бедный стрелок)在几棵高大的垂柳下,长眠着一位不幸的射手。

)汉文化中,柳树象征着春天,如“春风杨柳万千条”;象征女子的美丽,如“柳眉”形容女子细长秀美的眉毛,“柳腰”形容女子腰肢柔软,象柳条一样。

除此之外,中国古人送别时,常常折截青青的柳枝送给远行的友人。

如“新知折柳赠”(权德舆,《送陆太祝》)。

甚至一些惜别怀远的乐曲也以“折柳”为曲名,有诗曰:“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晴”(李白,《春洛城闻笛》)。

折柳赠别不免有些凄凉之感,每当离别时总是依依不舍,似乎想借柳枝表达心情。

折柳送别为远去的人送上一份牵挂,也送上一份祝福。

10.桃树在汉文化中,不少树木也具有象征意义。

桃树使人联想到民间流行的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桃园结义被传为佳话、并为后人效仿。

例如,近二三百年来对中国政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天地会在吸收新成员时,要在香堂举行结拜仪式,香堂上的陈设有许多讲究,其中必设桃枝,以象征“桃园结义”。

古人过年时,元旦用桃木板写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压邪,谓之仙木。

后来把桃木板称为“桃符”,上写春词或祝祷之语。

王安石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此外,桃花还可比作美丽女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人用“人面桃花”泛指所爱慕而不能相见的女子,表示一种惆怅的心情。

11.松树“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疮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一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广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早旱不坏它。

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无忧无虑地生长。

(陶涛,《松树的风格》)由于松树的这一特点,它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

同时,松树与华夏民族的生存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松树的花可以做饼,松花还可酿酒,松树的果实松仁不仅芳香可口,而且还可人药;松树的枝干坚固结实,是极好的建筑木材;松树上的松脂可以用于照明,点燃后不怕风吹,松明火把在我国历代人民的生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松树燃烧后的炭可以制墨,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由于松树四季常青,不畏酷暑,不惧严寒,它在汉文化中有着品德高尚,不屈不挠的象征意义。

早在古代,人们就用“岁寒松柏”比喻在艰难困苦的逆境里才能够看出一个人坚持节操的品格,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用“松贞玉刚”来比喻像御寒的松树那样坚贞不屈,像坚硬的石头那样刚强坚毅,如“松贞玉刚,千夫之业,篡文有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