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科院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中科院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中科院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第一期)1.绿色环保型无机硅酸盐内外墙涂料一、项目背景与有机涂料相比,无机硅酸盐涂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抗污染性、耐水、耐碱、耐污染、耐候、绿色环保等综合性能,是符合环保要求的高科技换代产品。

无机硅酸盐是最普遍的无机涂料粘合剂,具有较强的粘合力、成膜能力、耐高温、耐老化、原料来源丰富、无污染、成本低廉等特点。

二、项目简介绿色环保无机硅酸盐涂料是指以硅酸盐类化合物作为粘结剂,加入各种颜料、填料、助剂、固化剂配制而成的涂料。

技术特点:1.本项目通过对传统的无机硅酸盐涂料进行杂化改性,克服了传统无机硅酸盐内外墙涂料的涂抹性脆易开裂、使用后期也容易粉化的弱点,同时引入高“防污性”这一特种功能。

2.本项目不含有机溶剂等有害挥发物质,在生产和使用期间,无臭、五毒、无过敏性物质,对生态环境无危害。

应用范围:适用各种混凝土、腻子、天然石材、砖墙等矿物机制表面。

三、市场前景无机硅酸盐涂料在国内的使用量虽然不到5%,但是它的高附加值以及具有的特殊功能十分引人注目。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无机硅酸盐涂料大部分取代有机涂料将势在必然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四、项目单位中科院广州化学所2.新型混凝土高效减水剂一、项目背景随着混凝土技术不断向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和多功能性的方向发展,混凝土的配制已越来越离不开高效减水剂,虽然我国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目前品种基本齐全,已经可以生产的高效减水剂有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系、萘系、三聚氰胺系、氨基磺酸盐系、脂肪族系和聚羧酸系等。

然而不同用途的混凝土对外加剂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如何将高效减水剂与各种功能性的外加剂组分有机地结合起来,集几种单组分各自功能于一身,或起到多倍于单组分功能的多功能、系列化外加剂,仍然是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工作者的一大历史任务,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项目简介该项目采用大分子反应的新型合成路线,合成出带有聚氧乙烯醚侧链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该减水剂具有超高的分散性能和优良的保坍性能,符合集中搅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需要,能达到降耗省工、高效的效果。

三、市场前景主要用途:可用于配制高强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

应用效果:该减水剂应用于高强度混凝土的配制,在掺量为0.2%时(相对固含量计),减水率最高可达36%,各龄期抗压强度明显提高,3d、28d抗压强度比分别为207%、171%,90min坍落度基本无损失。

该减水剂应用于水泥中,在很低的掺量下就具有很好的减水效果,非常适合用于自流平水泥。

四、项目单位中科院广州化学所3.具有显著节能效益的陶瓷新型高效减水剂一、项目背景为改善陶瓷生产过程中的浆料使用性能,减少浆料的水分含量,以及大幅降低陶瓷生产中的能耗,中科院、广东省全面战略合作研究“具有显著节能效应的陶瓷新型高效减水剂”。

二、项目简介本项目采用分子设计原理,选用丙烯酸、马来酸酐、和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为主要单体材料,一步法聚合得到分子量分布可控的目标高分子聚合物。

本项目产品应用于陶瓷生产中的磨浆和调浆工序,其主要作用是在保证满足陶瓷生产所需的泥浆流动性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泥浆含水率,增强生培强度,缩短球磨时间,以达到节能降耗,提高成品率,改善陶瓷制品性能与质量的目的。

三、市场前景我国建筑陶瓷产量占世界总量的60%,约为42亿平方米,年消耗粉料约1.09亿吨。

若以建筑陶瓷为例,使用新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后,每吨粉料大约可节约成本47.5元,在建筑陶瓷行业每年大约节省成本51.7亿元。

以上核算仅仅是使用新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后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它在行业内的推广使用所带来的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和对上下游企业的推动作用更是整个行业难得的财富,将会对陶瓷行业产生不可估量的潜在经济效益。

四、项目单位中科院广州化学所4.预拌湿混建筑砂浆改性剂一、项目背景预拌砂浆由于其具有节能、环保以及使用方便等优势,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然而,传统湿拌砂浆仅有4~6 h的可操作时间,这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技术瓶颈。

二、项目简介预拌湿混砂浆改性剂的使用可显著改善砂浆和异性及粘稠性,同时延长湿混砂浆施工性能保持时间超24小时,突破传统砂浆现拌现用(6小时内)技术瓶颈,为高性能预拌湿混砂浆的规模化生产与大面积使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预拌湿混砂浆改性剂项目与2013年2月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粤科鉴字【2013】8号)。

三、市场前景2011年广东全省预拌混凝土总产量为1.414亿立方米,与2010年同比增加2540万立方米,同比增幅达21.9%。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建筑物中,砂浆用量约为混凝土的30%。

以此计算,若全面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光广东省一年将会消耗近5000万方预拌商品砂浆,需用至少50万吨砂浆改性剂(按每方砂浆添加10公斤计算);当价格为0.4万元/吨时,砂浆改性剂在广东省的市场容量已超过了20亿。

考虑到“紧现”政策执行力度在广东及全国的逐步加强,预拌湿混砂浆及其专用改性剂市场巨大上升空间凸显,产业化前景光明。

四、项目单位中科院广州化学所5.高渗透性防水补强化学灌浆材料一、项目背景化学灌浆是用压送设备将配制好的化学浆液灌入软弱地层内,使其扛散、固结,以达到补强加固或防渗堵漏的目的。

所使用的化学浆材都是高分子材料,灌注后浆液的固结是小分子聚合成大分子的过程。

二、项目简介高渗透化学灌浆材料是针对混凝土裂缝处理和软弱基础处理需要而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

即保持了一般环氧浆材良好的力学性能而又具有优异的渗透能力,它可灌入K≥10-6cm/s的泥化夹层中,使泥土岩性化。

主要特点:具有初始粘度低、渗透能力特强、固结体力学性能高、胶凝时间可调(多种型号备选),可在有水情况下使用,现场配制简单,单液灌注,固结体无毒、无环境污染,耐候性、耐久性优良。

三、市场前景通过高渗透性浆材的渗透固结,可以对混凝土裂缝进行粘合而恢复整体强度。

例如水电站混凝土大坝裂缝的防渗补强处理;地铁车站、过江隧道、地下室等地下水下构筑物的防水补强;基础桩、房屋梁柱、楼板裂缝特别是微细裂缝的补强处理。

四、项目单位中科院广州化学所6.纳米太阳热反射隔热涂料一、项目背景太阳热反射隔热涂料是一种先进的节能涂料,涂覆在建筑物、仓库、罐体等表面,能够反射大部分太阳热量,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从而起到降温、节能等作用。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太阳热反射涂料的推广和应用作为节能的一大措施。

新疆地区夏季日照强,建筑节能、石油化工等领域对高性能太阳热反射涂料的需求十分迫切。

二、项目简介针对上述需求,采用高性能成磨树脂和纳微米颜填料,添加自主开发的纳米层状硅酸盐隔热材料,通过配方工艺的设计优化,开发出纳米太阳热反射隔热涂料。

其太阳热反射率可达90%以上,涂装在模拟储罐表面可将其内部温度降低约12~18度,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久性和自清洁性能。

三、市场前景可根据用户要求开发溶剂型或者水性太阳热反射涂料,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储罐、建筑物、粮仓等设施的降温节能。

四、项目单位中科院新疆理化所7.高强快速成型胶凝材料一、项目背景胶凝材料是建筑领域关键材料,胶凝材料的强度、特性直接决定着建筑质量。

如何获得高强、阻燃、可快速成形的胶凝材料成为建筑行业研发热点之一。

二、项目简介该材料为一种粉末状纯无机胶凝材料(NMPC),通过特殊的纳米化技术和结晶水合物控制生成技术,使得该凝胶材料可以现场快速凝胶,同时具有高强度、抗腐蚀、高耐火阻燃、导热系数低等特性。

凝胶材料可以快速凝胶多种基材,如纸板、泡沫、纤维、污泥、塑料、水泥、混凝土建材等,使其成型同时获得高强度。

可就地取材,实现快速修建。

三、市场前景该材料可用于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期运输通道的快速修建。

天灾之后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在军用方面,可用于机场道面、军事码头;地面、地下军事设施和指挥所工程;阵地、桥涵的抢修和抢建。

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提高我军防护能力和抢修能力,做到后勤“保障有力”。

该材料的其他主要应用领域:●建筑材料——仓库、核电厂、机场跑道、军事工程等;●结构修缮——道路、隧道、挡土墙、连续壁等;●储存容器——废弃物、核废料等;●保温工程——墙体保温、煤矿隔热、隧道隔热等;●预铸工程——油管、涵管、防火砖、化学槽等。

四、项目单位中科院广州化学所8.超疏水疏油界面材料一、项目背景荷叶自清洁性能被人们称为“荷叶效应”。

近20年来,仿荷叶的人造超疏水表面不断涌现。

然而,这项技术由于种种限制,一直未能大规模地应用。

现有的很多超疏水表面,都容易被油污染失去超疏水性。

二、项目简介超疏水疏油材料是一种具有防水防污防腐,同时具有一定自清洁功能的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表面。

技术特点:本项目主要是利用材料表面自身的粗糙度或者利用纳米微球构筑粗糙表面,再利用可交联型含氟聚合物在其表面形成一种牢固的低表面能涂层。

采用本项目中的可交联型含氟聚合物制备的超疏水和超疏油界面的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5°。

三、市场前景超疏水超疏油材料可用于各种军工民用领域,例如:喷涂于船体外壳,可使船身在海洋环境中防腐蚀防污染;用于运输管道内壁,能防止液体在运输过程中对管道勃附,降低输送压力;用于微量注射器内壁及针尖,可防止昂贵试剂在注射器内的勃附,并保持针尖不被试剂污染;用于织物服饰或外墙涂料,可赋予其拒水拒油或自清洁功能;超疏水界面材料用于室外天线,可防止天线表面因积雪负重而断线,延长天线使用寿命,并保证高质量信号接收等。

四、项目单位中科院理化所9.面向国防、交通、能源以及医用领域的泡沫金属一、项目背景由于泡沫金属的密度小、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从而使其具有非泡沫金属所没有的优异特性:例如阻尼性能好,流体透过性强,声学性能优异热导率和电导率低等等。

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它在电子、通讯、化工、冶金、机械、建筑、交通运输业中,其至在航空航天技术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二、项目简介泡沫金属是以Al、Mg、Ti等金属材料为基体,通过直接焊接、挤压、渗流或者编制等工艺形成的金属-空气复合材料。

目前研制的产品类型有:超高孔隙率开孔泡沫铝、点阵结构铝、半开孔泡沫铝、闭孔泡沫铝以及球形孔泡沫镁及其合金材料。

以目前相关技术,材料性能、质量以及稳定性能够满足大型轻质结构、缓冲结构、吸声结构、防护结构、以及医用硬组织修复等应用领域的要求,预计这些领域对泡沫金属材料的年需求量可达数万平方米,价值数亿元。

三、市场前景研制的超高孔隙率开孔泡沫铝孔隙率高达95%,孔径最高可达30ppi,可稳定生产500*500*50mm尺寸样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过滤、散热、催化剂载体、电极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点阵铝结合了3D打印以及熔模铸造工艺,具有轻质、高比强、高渗透性及高吸波性,在航空航天、交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镁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兼之泡沫结构的诱导生长特性,球形孔泡沫镁及其合金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