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阅读下面一篇短文,按要求答题。
早闻此片大名,今天看到上面新闻才记起自己一直还没看,恰好是七八年前的今天,恰好在这样一个感恩的节日里,看这部电影再也合适不过了。
动手写之前为题目纠结很久,本意是想起一个深沉些的、更文学些的名字,忽而觉得太矫揉造作,故事那么简单干净,起个冠冕堂皇的名字是一种▲(xiè)渎。
相爱是两个灵魂逐渐靠近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两个灵魂分别各自拿出时间、精力、情感彼此交换着,慢慢的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有着共同的呼吸、共同的心跳、共同的感知,无论倏地抽离掉哪个,另一个都会有撕裂的痛。
狗之所以能让我们感动,是因为它们的脑中没有辜负这个概念。
它们简单而固执的▲(zūn)循着一个今天我们视若珍宝的信条: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
所以有人感叹:“有的时候,我还是比较喜欢狗。
因为狗永远是狗,人有的时候不是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④冠.冕①▲(xiè)渎②▲(zūn)循③矫.揉造作(A.jiǎoB.jiāo(A.guànB.guān)(2)判断文中划线句分别是什么类型的复句。
①狗之所以能让我们感动,是因为它们的脑中没有辜负这个概念。
(▲)1②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
(▲)2.下面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
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B.就写作习惯而言,作家大致可分为两种:晨鸟型和夜猫子型。
前者喜欢聆听鸟儿啁啾,在万籁苏醒时开始思索;后者习惯于在夜幕中潜行,享受独行侠的快乐。
C.课前主动预习、课堂上积极思考、勇于质疑、思练结合:这些好习惯能帮助大家取得进步。
D.“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阅读经典文学著作应该细细咀嚼,囫囵吞枣的阅读方式无疑是对经典的亵.渎.。
B.欧阳修所说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一种多么令人惊喜的邂逅..啊!C.近日,中央纪委机关报刊称,党员沉迷于宗教,实际上是在思想上、理论上、行动上与党分道扬镳....,这样的党员,不应该再留在党内。
2D.面对朝鲜不断升级的核挑衅,美国国会有人公开表示,通过战争解决朝鲜核问题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3月30日晚八点半,为响应“地球一小时”,广州地标“小蛮腰”塔身绚丽的霓虹灯熄灭了。
B.近年来,广州市人社系统努力推进“互联网+人社服务”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创新服务方式。
C.《新白娘子传奇》的翻拍能否成功,取决于新生代演员对剧中经典角色的准确把握与生动演绎。
D.“粵港澳大湾区法律问题”研讨会召开,前来参加会议的有学者、教授、律师及法院系统人员。
5.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最合适的一项是()①殊不知,没有劳动,就没有价值,更没有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而脱离了劳动的人,只会失去活力,失去与社会的联系。
②有人说,幸福不是唾手可及,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
而劳动的汗水,是浇灌出幸福硕果的必要前提。
③时下,有人把“躺着挣钱”、“天上掉馅饼”当作人生愿望。
④以“金融扶贫”帮助老区百姓致富的李二国,深耕计量检定领域30多年、专利超百项的黄金娟,与挤揉刮甩的抹灰工艺较劲、技冠全国的许纪平,他们之所以受到表彰,就是因为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以劳动定义人生的3坐标。
⑤个体的梦想,靠劳动实现。
A.⑤③①④②B.②③①④⑤C.⑤②③①④D.⑤③②④①6.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篇,所以。
又被称作“诗三百”。
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由东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全书共33篇。
C.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我国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曹刿论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答谢中书书》这几篇文章是按照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
闻天语,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2)________________,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伯牙善古琴》)(3)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4________________。
(4)孔明在《诸葛亮集》提出“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的执政理念,这与《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一脉相承。
8.综合性学习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
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月30日,中国中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义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植树节等。
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材料二:“清明”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莫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还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仪式。
清明节的习俗是半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
材料三:“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清明节有祭祖扫墓的习俗,而每到此时,各地不文明祭扫现象也屡见不鲜。
不少市民在大路口、马路边、绿植旁随意焚眷烧纸、燃放鞭炮。
有的树木被熏毁,有的小草被烧灼。
人们在追念、祭奠先人的同时,却忽略了现代文明的建设。
(1)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清明”作为节气和节日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2)图是丰子恺先生的画作《清明小景》请结合材料一、二,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图中与“清明”相关的两个信息。
(3)针对材料三中的现象,市“文明办倡议书清明节是祭莫先人,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在清明前夕,向广大市民发出文明祭扫的倡议。
右面的倡议书有两处不妥,请提出修正意见。
5二.阅读(一)古诗赏析9.(2019?淮安)阅读下面诗歌,充成下列各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2)《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机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母有痼疾,药饵必亲。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日:"主上宵旰④,宁大不将安乐时?"却不受。
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日:"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日:"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日:"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选自《续资治通鉴》)[注释]①宵旰:宵,夜;旰,晚。
宵旰,天亮就穿起衣服,天很晚才吃饭。
比喻勤于政事。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1)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11.解释下面旬句中加点的词语。
(1)故患有所不辟.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吴玠素.服飞(4)饰名姝遗.之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敌未灭,何以家为?13.【乙】文中写了岳飞的哪几件事?你读后受到哪些教益?714.【甲】文中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对文中的观点,一向有不同的意见,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抒情性文体阅读杏花如雪肖复兴①两年前的春天,我对面一楼的房子易主。
新主人是位四十岁左右的妇女,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女儿。
她们娘儿俩住进之后,一天到晚脚不拾闲地忙乎。
上一家的主人有些邋遢,弄得屋子凌乱不堪。
收拾完屋子,她们又马不停蹄地收拾院子。
院子里原是一架藤蔓式的植物,夏秋两季绿叶密不透风,从窗台爬满房檐。
冬天,几只野猫会在那里猫冬。
把屋子和院子收拾利索之后,娘儿俩买来了三棵小树。
工人把树扛到院里,和娘儿俩一起把树种下。
正是花红柳绿的时候,小树枝叶葱茏,绿得格外清新,给小院一下子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枝叶摇曳在窗前和门前,屋子也显得神清气爽。
②每天下楼,我几乎都会和这娘儿俩打照面。
寒暄之后,渐渐熟络起来。
我问这种的是什么树?她们告诉我是杏树。
我吃过杏,从来没见过杏树。
或许见过,但并不认识。
我知道杏树开白花,但梨树也开白花,山桃最初开出的小花也是白色的。
分不清这三种树,闲聊时,便好奇地请教这娘儿俩。
③母亲耐心地告诉我:山桃开花早,这三种树,山桃最先开,然后,杏花才开;最后,梨花才开。
梨花一般要到清明前后才开的。
你分清这前后的次序,就好分辨了。
8④我依然好奇,母亲怎么知道这么多,分得清桃杏梨花的。
⑤母亲对我说:从小在农村长大。
原来老家屋前就种着杏树……女儿抢过母亲的话说:是我姥姥种的,种了好多棵,结的大白杏,可好吃呢!【A】母亲望着女儿,笑了起来。
⑥她们娘儿俩在这里住了两个多月,夏天刚刚到来的时候,来了一辆宝马,从车上下来一个男人,帮她们从屋子里扛出行李等好多东西,锁上了大门,像是要离开的样子。
⑦我很奇怪,刚买了房子,住了才两个多月,就要走。
不住了吗?我走过去,问母亲:你这是要去哪儿啊?⑧母亲告诉我:我家住沈阳,这不,孩子他爸爸来接我们回去了,在这里住的时间不短了,家里也需要照顾。
⑨我又问她: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她说:明年,明年开春就回来,带我妈一起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