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②知识点————立体几何
一、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四个公理:公理1:
符号语言:
公理2:
三个推论:①

③ 它给出了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公理3: 符号语言: 。

公理4:
符号语言: (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1.概念 异面直线及夹角: (画法,用平面衬托) 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 b ,经过空间任意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我们把a '与b '所成的角(或直角)叫 。

(易知:夹角范围 )
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 __
2.位置关系:⎧⎧⎪⎨
⎨⎩⎪
⎩相交直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面直线平行直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异面直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1.23//l l A l ααα⊂⎧⎪
=⎧⎨⎨⎪
⎩⎩
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在平面外.直线与平面平行:
(4)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1.//2.l
αβαβ⎧⎨
=⎩ 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相交:
二、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1)四个定理
三、直线、平面平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一)基本概念
1.直线与平面垂直: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
⊥。

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

直线与平平面α垂直,记作lα
面的公共点P叫做垂足。

2.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角的取值范围:。

3.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二面角的取值范围:
四、空间几何体
1、简述定义, 描述几何体的主要特点
多面体定义:
旋转体定义:
棱柱的定义:
棱锥的定义:
棱台的定义:
圆柱的定义:
圆锥的定义:
圆台的定义:
2、三视图与直观图(重点体会、观察、猜想、验证、画图)
3、定量计算表面积和体积,以及其他数量关系.
会求常见几何体的: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体积
S圆柱侧= S圆柱表= S
= S圆锥表=
圆锥侧
S圆台侧= S圆台表=
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V棱柱= V棱锥= V棱台=
V圆柱= V圆锥= V圆台=
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V 球= S 球=
五、线面关系逆向思维总结
b a //⇒⎪⎪⎪⎭⎪
⎪⎪⎬⎫
α//a ⇒⎪⎪⎪⎭

⎪⎪⎬⎫ βα//⇒⎪⎪⎪⎭

⎪⎪⎬⎫ b a ⊥⇒⎪⎪⎪⎭

⎪⎪⎬⎫
α⊥⇒⎪⎪⎪⎭

⎪⎪⎬⎫a βα⊥⇒⎪⎪⎪⎭

⎪⎪⎬⎫ 六、定量计算问题中的:一找、二证、三求 (写出关键方法,如何找?) 1.线线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线面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面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课本常见结论(例题或探究中):——要求熟知 如课本P60例6,P65例1等. 可以积累如下(符号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心得与体会:常用解题技巧与方法,解题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培养、熟练基本作图技能——常见图形(能熟练画出直观图)
1、(三、四、五、六)棱柱、棱锥,台体同理;球;
2、锥体、球体、长方体间的内切、外接、截面图等;
3、两个平行平面、垂直平面;两个平行平面被第三个平面所截;三个两两相交(或垂直)的平面;正方体(参照物)中研究各种线面关系;辅助平面的作法…
十、画知识框图,梳理脉络,形成体系:
可参考课本P34,P76之知识框架+二教P22,P62之章末总结,自己画出,再补充,不要直接抄. 另外,框图之后,更需细化. 附加题型分析,思想方法分析等等,精益求精,更好的掌握本部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