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集体备课心得体会本学期在赵继峰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展开了单元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能够群策群力,做到教学资源同享、教学智慧同享、教学方法同享,增进教师间的沟通、交换、合作和团队作用的发挥。
集体备课是针对个人独立备课这1情势而言的。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在教师集中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使课堂教学能够更有效地进行。
单元集体备课1般按教学计划提早1周准备出下1单元的教学内容。
单元备课时,主备人要进行单元教材分析(包括单元教材编排意图、特点、训练重点等),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提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指出易错易混点,教学时要注意的问题,同时提出疑点、困惑及教学时间安排,其他教师进行补充,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解决问题。
让老师们在新课教授之前,对本单元教材有个整体掌控,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有个明确的定位,构成授课的思路。
集体备课的优点是:可以引发所有参加集体备课教师的集体的智慧,可以扬长避短,得到理性的升华,更好地指点实践。
老师作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思想,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表达习惯,知识面广,信息量多。
集体交换,集体讨论,真正实行资源同享,从而到达了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集体备课给我的感触很深,我从中收获颇多,集体备课为教师们提供了1个相互交换的平台,通过交换,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相互扬长避短,推陈出新,既有益于学生的学习,也有益于教师本身素养的提高。
现代社会,竞争剧烈。
仅凭教师个人的智力、经验和已有的有限信息已没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集体备课的意义在于智慧的碰撞,资源的同享,优势的互补,既有益于丰富和发展自己,又有益于激活课堂、提高实效。
这已成为时期的发展的迫切需要。
那末,如何进行集体备课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5方面着手。
1、集体备课应围绕1个中心,到达1个目的:即以“问题”教学为中心,到达让学生“动”起来以此增长能力的目的。
2、集体备课应坚持两个基本点:即1备主体,2备客体。
1、备主体即备学生。
要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对知识的储备情况和学习偏向性,以便制定和实行现阶段教学方案。
2、备客体即备教材。
在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全程教学计划,侧重备教学进程中的以下6个环节:(1)落实基点。
落实本课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训练点及其与思想教育的基本结合点,明确思惟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点和学法指点点和科学方法训练点。
(2)突出重点。
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要求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
(3)突破难点。
明确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难点、能力训练难点,有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
(4)巧析异点。
明确本节课中的知识点与之前或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分。
(5)激起疑点。
提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点和兴奋点问题。
(6)体现特点。
提出能够体现本节课的特点并反应学生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特点的“小3连”教学设计。
3、集体备课应坚持3项基本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根本原则,也是学习的方法。
由于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才学得清晰而不浑沌。
而理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利用。
所以,理论联系实际是弄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
如何把理论与实际联系得好呢?这就是要寻觅联系点、选准结合点,把学用两张皮糅合起来紧贴在1起。
哪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联系点?就是指国内外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重大事件;社会上的热门、焦点,也是联系的重要内容。
寻觅联系点,就是从学生实际动身,用课内学到的理论知识来理解分析国内外产生的重大事件及社会热门、焦点,要有序、成心、有机,选用最新的信息,进行教育。
2、实效性原则3、程序性原则。
第1步:构成预案。
在个人剖析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构成预案。
第2步:修改预案。
在集体备课中,各抒已见,互动讨论,分享智慧。
第3步:完成设计。
第1位教师经过思想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以后对自己的预案予以修改终究构成既博采众家之长又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4、集体备课应做到“4化”“4化”即时间制度化、操作程序化、任务责任化、内容规范化时间制度化:每小周的周1、周3下午为本组集体备课时间,每大周的周2下午为社会学科集体备课时间。
操作程序化:首先,在个人剖析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构成预案;其次,在集体讨论中,各抒已见,互动讨论,分享智慧,修改预案;最后,构成共鸣,完成教案。
任务责任化:任务落实到人,明确责任。
内容规范化:每次集体备课都按集体备课的5个方面内容进行。
5、集体备课应备5个方面的内容1、备课前导入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1半”,在教学进程中新课的导入显得尤其重要,新课导入的好坏,关系到1节课的成败,如何导入新课,在最短的时间内捉住学生的心弦,奇妙地应用辅助材料,可以收到特别的效果。
利用辅助材料导入新课,方法很多,可用引言导入、名人名言导入、插图导入、“想想”导入等等,而关键是要用得公道,用得奇妙,特别是要捉住学生内心深处的疑点,激起学生的求知愿望,这样才能真正起到“1石激起千层浪”的功效。
2、备课堂预习题在每上1节课之前,认真设计好本课内容的基础知识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独立完成的问题。
3、备课堂讨论题课堂讨论,既是1种教学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重要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精心组织课堂讨论,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理教学情境,而且能激起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进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惟和创新能力。
所以,教师能否组织起精彩而有效的课堂讨论,在某种意义上讲,是1节课成败的关键。
4、备课堂练习题通过学生自学、课堂讨论等环节,学生对基础知识及教材的重、难点虽有了1定的了解,但还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
要到达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还必须通过1定的练习题,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来理解教材的内容,并到达提升能力的目的。
课堂练习题,主要题型有以下几类:基础题、高考题、典型题、综合题、创新题。
5、备课后反思题上完每堂课,每位老师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看法,或会遇到新的问题,对此,我们进行必要的交换,以便及时纠正,改进和提高。
备课要求(5备,5统1,5注意)(1)备课中力争做到:5备,5统1,5注意。
1、“5备”即:(1)备教学大纲:在每学期开始,每章节的开头,应认真学习教学大纲,了解和掌握大纲规定的双基要求。
明确各单元、各章节,每课时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上课、考试、温习应按大纲领求进行。
(2)备教材:认真研究教材,掌握重点、难点、关键所在,掌握教学进程中的深广度。
(3)备学生:斟酌学生知识状态,从学生实际动身,肯定较佳的教学方案、方法和具体要求。
(4)备教法:根据教材、学生特点,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电教用具、教具)。
(5)备思想教育:教学进程力争做到知识性与思想性有机结合,针对各学科各章节特点,进行行之有效的、恰当的思想教育。
2、“5统1”即:(1)统1教学进度、教学内容;(2)统1教学目的要求;(3)统1教学的重点、难点、双基要求;(4)统1课堂主要范例、练习与作业内容;(5)统1考核试题。
3、备课中注意处理好下面5个问题:(1)双基的扎实;(2)范例的选取;(3)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关键教材的处理;(4)能力的培养与智力的发展;(5)理、化、生3科注意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
4、备课时处理好下面5个关系:(1)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2)扎实双基与发展能力的关系;(3)重点教材与1般教材的关系;(4)思想教育与知识讲授的关系;(5)趣味性与科学性、系统性的关系。
(2)集体备课时还必须做到5定、5议:5定:定时间、定地点、定每周进度、定教学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5议:议学生学习状态;议备课中疑问问题;议可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议教改动态、教改信息。
(3)备课教案要求体现以下几点:(1)教学目的;(2)教学重点、难点;(3)智能内容和培养方法;(4)板书提纲、主要范例、练习题;(5)课堂小结;(6)作业;(7)课后教学感想和学生反馈的问题。
1、上课要求1、教师要严格依照课程表上课,不得随便调课、让课、占课,不得旷课,无特殊情况不得坐着上课。
2、豫备铃声响时,教师应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同学做好上课准备,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应学科的常规训练。
在专用室上课的教师,应在豫备铃声响之前组织学生进入专用室准备上课。
3、教师上课要注意仪表,穿着整齐端庄,教学用语要使用普通话。
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提早下课、不在课教室内吸烟,上课期间不接听、拨打电话。
4、上课前教师应准备好教学用品,避免中途走出教室或叫学生中途出教室取教学用品。
5、重视思想教育。
教师要明确每单元教育的德育要求,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思想性和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建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标,端正态度,激起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6、深入研究教材。
正确掌控本堂课在单元中、在整册教材中地位。
掌控教材内容纵向衔接和横向联系,正确掌控教材的重点、难点,找准教学突破口,不得出现有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的教学毛病。
7、加强学法指点。
教学要遵守教学规律,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深度广度和效果。
重视师生互动,重视分层教学,反对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做法。
8、教学设计严格有序,教学活动内容充实,有梯度,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从已知到未知,理论联系实际,按部就班,定量适度、思想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板书规范、突出重点,打好双基,关注体验与实践的环节,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重视课堂总结,重视作业布置。
9、重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
积极、恰当地应用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教学密度,反对信口开合、照本宣科或是“满堂灌”的做法。
10、讲求教学艺术。
提高驾驭课堂和灵活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保证按时按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对课堂出现学生背游记为要用适当方式及时制止,课后个别帮教。
帮教学生要态度恳切,以理服人,讲求实效,反对冷言冷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人格,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能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或不准入教室,也不能采取任其自然的不负责态度。
2、备课要求1、备教材:研究学科教学要求,熟习整套教材,掌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认真研究有关教学参考资料,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学期授课计划,单元授课计划,课堂授课计划。
2、备教法:遵守教学规律,应用教学理论,结合教学要求,认真研究教材教法。
正确处理教材与授课的关系,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进程和教学环节,实现有效教学。
3、备学生:面向全部学生,注意德育、美育、理想教育的渗透,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业,努力做到分层教学,分类指点,因材施教,按部就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