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博物馆藏陶瓷枕十最
北宋定窑珍珠地划婴孩纹腰形枕广州王维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现藏500余件陶瓷枕,其中200余件是香港著名收藏家杨永德先生与夫人杨张瑞贞女士捐赠的,在此介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0件精品,以飨读者。
北宋定窑珍珠地划婴孩纹腰形枕
——最具艺术美感的珍珠地印花定窑枕
长24.3厘米,宽19.9厘米,高11.4厘米
印花是宋代河北定窑普遍采用的工艺技法之一,工艺素雅的定窑印花瓷器一向被视为陶瓷艺术的珍品。
所谓珍珠地,是在纹饰的空隙处填印细而密的珍珠纹,故又称珍珠地划花。
这件瓷枕是珍珠地花纹枕中的佼佼者,它在灰白色瓷胎上施以印花珍珠纹作地纹,在枕面中心划一丰腴肥满的婴孩,枕侧面配以印花纹和珍珠纹,整件瓷枕造型完美,构图匀称,划法流畅,充满了艺术美感,也充分展示了定窑的工艺水平,是罕见的定窑珍品。
北宋汝窑天青釉如意形枕
北宋汝窑天青釉如意形枕
——现存最大的汝窑瓷枕长23厘米,宽28.5厘米,高12厘米
汝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首,窑址1987年被发现确认,在今河南宝丰县的清凉寺,即宋代的汝州辖内。
汝窑主要烧造宫廷用瓷,存世仅20年左右,其传世品不足百件,是五大名窑中最少的,且散落于世界各地,由此可见汝窑瓷器之珍罕。
汝窑瓷器胎质坚细,多呈香灰色。
釉色以青釉为主,分为天青、蛋青、茶青等多种。
这件瓷枕是现存汝窑器中最大的,也是目前所见唯一的汝窑瓷枕,十分珍贵。
其胎灰白色,施天青釉,釉色莹润,可见玛瑙泡和玛瑙光
(编者注:有学者认为此枕或系钧窑系产品,过去还有汝钧不分的说法)
北宋当阳峪窑三彩刻莲凫纹腰形枕
北宋当阳峪窑三彩刻莲凫纹腰形枕
——最具代表性的当阳峪窑瓷枕
长28.2厘米,宽39.8厘米,高12.4厘米
宋三彩继承了唐三彩工艺并且有所发展,其主要特点是釉色以绿色为主调,色彩丰富,布局规整,较唐三彩而言显得浑厚、凝重、古朴、幽深。
此枕为河南当阳峪窑瓷枕的代表作。
饰釉色彩绚丽,
枕面用轻快的笔触刻划出两凫于荷塘戏水的图案。
该枕造型优美,色彩明快,集中体现了宋代精致的三彩工艺。
宋金大郭款三彩胡人牵狮座枕
宋金大郭款三彩胡人牵狮座枕
——难得一见的胡人枕
长29.5厘米,宽18.8厘米,高14.6厘米
枕面划双线如意形框,开光内饰珍珠地纹,划竹、石、双鹿图案,石上有一长尾猴的形象。
枕身雕刻胡人侧卧牵狮形象,施绿、黄、白、黑釉,造型精美,神态和谐,通气孔巧妙地设计在狮子的两个
鼻孔位置。
底部钤印单线框大郭款。
鹿通禄、猴通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世俗祈盼。
北宋当阳峪窑白地划奔羊元宝形枕
北宋当阳峪窑白地划奔羊元宝形枕
——最奔放的羊纹枕
长20.7厘米,宽14厘米,高10.9厘米
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的当阳峪窑是宋代瓷窑中风格变化最多、造型与装饰品种最为丰富、做工特别精细的大规模窑场。
这件瓷枕在白地上用巧妙的构图和强劲的笔力勾划出一只狂奔的野
羊形象,让人叹为观止。
所谓划花,是在陶瓷器坯胎阴干后,用竹签一类的工具在胎面上划出线条花纹,装饰技法简单易操作,而好的工匠更可以借此技法传达出极为传神的信息。
金焦作窑三彩划执戟郎腰形枕a
金焦作窑三彩划执戟郎腰形枕
——最拉风的人物枕
长26.1厘米,宽15.9厘米,高9厘米
枕呈腰形,枕面划有一执戟郎形象。
执戟郎为汉唐宫中负责宿卫
殿门的武官。
这件枕面的人物形象与很多神庙武官神像极为相似,着盔甲,左手持戟,身体正直而脸转向右侧怒目警视,飘带在肩部和盔甲上环绕,两侧还有祥云相伴,虽然只是描绘其半身,但其威风凛凛的姿态跃然枕上,非常拉风。
金定窑褐地剔牡丹花擎荷娃娃枕
金定窑褐地剔牡丹花擎荷娃娃枕
——最佳艺术造型的定窑瓷枕
长18.5厘米,宽22.5厘米,高17厘米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继邢窑之后著名的白瓷窑场,窑址
在河北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等地,这里唐宋属定州,故名。
它始烧于晚唐,而终烧于元,北宋时期为其鼎盛期。
这件瓷枕集造型、印花、剔花技法于一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它以灰白色半陶瓷胎塑出一手擎荷叶的娃娃形象,以荷叶作枕面,十分巧妙自然。
娃娃侧身而卧,似睡似醒,酣态可掬。
枕面剔刻褐彩牡丹纹,再配以缠枝纹,枕座上施有印花纹。
整件器物构思新颖,结构流畅,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手持荷叶的童子形象与宋金磨喝乐风俗密切相关。
婴戏纹代表着宜男多子的祈盼,是人们希望多子多孙观念的体现。
北宋新安城关窑珍珠地划双凤纹元宝形枕
北宋新安城关窑珍珠地划双凤纹元宝形枕
——最具代表性的新安城关窑瓷枕
长20.4厘米,宽12.4厘米,高11.8厘米
新安城关窑是近年发现的豫西北宋窑址之一,其产品纹饰以珍珠地为主,布局排列整齐。
这件瓷枕在灰白色的胎土上印珍珠地纹,再划出两只凤鸟纹,枕的侧面剔刻牡丹花纹。
施灰黄色透明釉,釉色莹润,画工精湛,布局工整,可视为新安城关窑瓷枕的代表作,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元磁州窑白地黑花枕赋铭长方形枕
元磁州窑白地黑花枕赋铭长方形枕
——现存文字最多的瓷枕
长15.7厘米,宽42厘米,高14.4厘米
这件枕赋铭瓷枕是目前所见唯一枕上说枕的实物,也是目前所见枕上文字最多的一件瓷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枕赋描述该枕的产地、价值和功能以及当时人们对瓷枕的钟爱,洋洋洒洒265字。
并署有制作者的名号漳滨逸人,底部有王氏寿明的印款。
从流传下来的多件由他制作的瓷枕看,他是当时磁州窑的制枕高手,绘画、书法等都极有造诣。
金晋南三彩剔花虎纹三瓣花形枕
金晋南三彩剔花虎纹三瓣花形枕
——最受金人喜爱的虎纹枕
长11厘米,宽24厘米,高8.8厘米
华丽、雍容,用笔洒脱而不失法度,是山西晋西地区金三彩枕给我们的印象。
由于受刚劲、质朴的少数民族风格的影响,瓷枕上那种平和、中庸、清淡的宋代风格已不再见,而宋代少见的老虎形象在金代瓷枕上却屡屡出现,有直接以虎形为枕的,也有把虎形象绘入枕面或枕侧的。
这件瓷枕构图自然洒脱,用笔自由奔放,老虎的
形象粗犷、凝练,呼啸生风,老虎口咬桃木,这应与《风俗通》记载的上古神荼、郁垒兄弟在朔山桃树下饲虎镇鬼传说有关。
责编耕生
本文由yysm编辑,来自:现代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