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表
装置在烟囱上的引下线,是否圆钢φ12mm,扁钢截面100mm2,厚度4mm
在易受机械损坏的地方,地面上约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是否采取保护性措施
接地装置
避雷针(带)与引下线的接地装置连接是否采用焊接
整体防雷装置是否保证完好的电气通路和连接的可靠性(包括跨接线和过度伸缩缝的处理等)
移动塔吊、龙门吊,高度在15m以上,是否通过导轨双向n型焊接接地
例如,连接点有无裂纹。引下线上有无闪络或烧损痕迹、腐蚀、锈蚀以及与相邻导体的安全距离情况等。
对于利用原有防雷装置的防护区域,有否新、改、扩建项目的建筑物、构筑物或有新的易燃易爆场所,是否重新验算其保护范围。
有关检测、检查资料,定期检测(包括预防性校验)报告是否完整有效。
利用照明灯塔作独立避雷针支柱时,照明电源线是否采用铅皮电缆或穿入铁管,并将其至少埋入地下15m以上,埋深0.6~0.8m
金属护层或金属管是否接地
独立的避雷针是否不设在人员通行的地方
4
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应有防反击、侧击等技术措施;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有防止跨步电压触电的措施;线路应有防雷电波侵入的技术措施
是否达到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防雷分类和电气设备过电压保护的要求
防雷装置完好;接闪器无损坏,引下线焊接可靠,接地电阻应低于10Ω
接闪器
避雷针是否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且镀锌或涂漆
针长1m以下的,是否圆钢为φ12mm,钢管为φ20mm
针长1~2m的,是否圆钢为φ16mm,钢管为φ25mm
烟囱顶上的针,是否圆钢为φ20mm,钢管为φ40mm
当小于3m时,是否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沥青地面(50~80mm厚沥青层,其宽度超过接地装置2m),
是否有防止跨步电压触电的安全色标作警示。
5
对防雷区域和防雷装置能定期进行预防性检查、评价和检测,且有关资料齐全有效
对接地装置、阀型避雷器等每年是否在雷雨季节前检测并有专业检测报告和数据。
对各种防雷装置是否按规范标准要求检查整体和器件情况,
金属物或线路与防雷装置不相连时,与引下线之间的距离是否≥5m。
如果达不到,则是否把它们直接连接成等电位体或者与避雷器连接。
对于有防爆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钢质气罐(壁厚不小于4mm)内外的金属物品,管道、线槽是否连接成等电位并接地。
线路是否有防雷电波侵入措施
所有防雷装置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人口距离是否大于3m
避雷网和避雷带是否采用圆钢或扁钢
圆钢直径是否≥8mm,
避雷扁钢截面是否≥4mm
避雷线是否采用≥35mm2的镀锌钢绞线
当烟囱上采用避雷环时,是否圆钢直径≥12mm,扁钢截面≥100mm2,厚度≥4mm
引下线
引下线是否沿建筑物、构筑物外墙敷设,并经最短路靳径接地
所有部件是否均连成电气通路
引下线尺寸是否圆钢φ8mm,扁钢截面48mm2,厚度4mm
防雷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表
被查单位: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检查方法
检查
结果
备注
是
否
1
防雷技术措施须经安全设计与验算,使其保护范围有效
是否正确地设计、验算和合理地布置、安装防雷装置。
保护空间范围至少满足被保护半径和被保护的高度这两个方面,是否能防雷直击、防雷侧击,防雷电波侵入,防雷反击、防地位升等。
每年在雷雨季节前,是否进行动态安全评价检查与验算,确保保护范围的有效性。
金属构架,金属烟囱(壁厚在4mm)是否利用主体设备防雷接地
接地装置的焊接和有关尺寸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防雷接地电阻是否≤10Ω
特殊情况是否遵从安全设计值
允许与其他接地装置共用时,是否满足其中最低的要求
3
独立避雷针系统与其它系统隔离,间距合格
独立避雷针与其它接地网、金属物体间距是否≥3m
是否在装有避雷针、避雷线的构筑物上架设通讯线、广播线或低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