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1-13章)【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1-13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刑法概述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1.在我国,能够进行刑事司法解释的机关是()。

[2013年真题]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司法部
【答案】BC
【解析】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三种:①立法解释,指由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

在我国,立法解释的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②司法解释,指司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

在我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③学理解释,指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的阐明。

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属于“有权解释”,具有法律约束力;学理解释因缺乏法律上的授权,故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又称“无权解释”。

2.刑法的机能体现在()。

[2016年真题]
A.不该受到惩罚的免于惩罚
B.应该受到惩罚的犯罪防止法外的惩罚
C.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和威胁
D.维护国家的秩序
【答案】ABCD
【解析】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所具有的作用。

理论界一般认为刑法具有以下三种机能:
①行为规制机能,是指刑法具有将人们的一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给予刑罚惩罚,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的作用。

②法益保护机能,是指刑法具有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和威胁的作用。

③自由保障机能,是指刑法具有保障公民个人自由不受国家刑罚权不当侵害的作用。

这一机能,首先体现为刑法为无罪的人不受刑事法律追究提供法律保障;其次体现为保障犯了罪的人不受法外刑惩处。

3.根据解释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

[2019年真题]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文理解释
【答案】ABC
【解析】刑法的解释,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刑法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分类:①按照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a.立法解释是指由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b.司法解释是指司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c.学理解释是指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的阐明。

②按照解释的方法不同,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a.文理解释是对刑法条文的文字字义的解释;b.论理解释是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对刑法条文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二、名词解释
1.刑法
答: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刑法修正案、
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等。

狭义刑法仅指把规定犯罪与刑法的一般原则和各种具体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加以条理化和系统化的刑法典,在当代中国是指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修订的《刑法》。

2.刑法修正案
答:刑法修正案是为了补充、修改刑法典而由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刑法规范,规定的内容仅限于刑法规范。

刑法修正案与单行刑法不同,单行刑法是为了补充、修改刑法典而由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刑法规范,其内容基本上是刑法规范,但有时也包括一些非刑法的内容。

3.刑法的体系
答: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

我国修订后的刑法分为总则、分则和附则三部分。

总则、分则各为一编。

在编之下,再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和内容有次序地划分为章、节、条、款、项等层次。

第一编总则分设5章,第二编分则分设10章。

三、简答题
1.刑法有哪些特征?
答: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刑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同其他法律部门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刑法在保护的利益与调整的对象上,其范围比其他法律部门广泛
刑法所调整的是由于犯罪而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所保护的利益包括国家的安全利益、社会的公共安全利益、法人和自然人的经济利益、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社会的管理秩序等,范围极其广泛。

其他法律所保护的只是特定的社会利益,调整的是某一方面特定的社会关系,范围较窄。

(2)刑法的任务以及实现任务的方法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
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的方法同一切犯罪作斗争,对违反刑法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其他法律则各有自己的任务以及实现自己任务的方法。

(3)刑法的强制力程度较其他法律的强制力程度严厉得多
具有强制力是所有法律的共同特点,但是,违反刑法构成犯罪的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受到的刑罚处罚是相当严厉的,对犯罪分子可以剥夺其财产、自由,甚至是生命。

刑法的这种强制力,是其他法律所没有的。

2.刑法的解释主要有哪些种类?
答:刑法的解释,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刑法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分类。

(1)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
①立法解释是指由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

立法解释在我国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通常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a.在刑法中用条文对有关刑法术语所作的解释。

b.在刑法的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所作的解释。

c.在刑法施行中如发生歧义所作的解释。

②司法解释是司法机关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

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③学理解释是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

(2)按照解释的方法不同,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
①文理解释是对法律条文的字义在文理上的解释。

②论理解释是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论理解释又分为当然解释、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

3.如何理解我国刑法的任务和机能?
答:(1)刑法的任务
我国《刑法》第2条明文规定了刑法的任务,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这是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

为此,我国刑法将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列于各类犯罪的首位,置于刑法分则第一章,对之规定了严厉的刑罚。

②保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我国刑法的重要任务。

为此,刑法专章规定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和“侵犯财产罪”。

③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

通过对侵犯公民上述各项重要权利的犯罪进行惩罚,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刑法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④维护社会秩序。

刑法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渎职罪等各类犯罪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刑法的机能
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所具有的作用。

理论界一般认为刑法具有以下三种机能,即行为规制机能、法益保护机能和自由保障机能。

①行为规制机能,是指刑法具有将人们的一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给予刑罚惩罚,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的作用。

②法益保护机能,是指刑法具有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和威胁的作用。

③自由保障机能,是指刑法具有保障公民个人自由不受国家刑罚权不当侵害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