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的防护与加固

路基的防护与加固


天然 孔隙比
直剪内摩 擦角(°)
十字板剪 切强度 (kPa)
压缩系数 a0.1~0.2 (MPa-1)
粘质土、 有机质土
粉质土
≥35 ≥液限
≥30
≥1.0 ≥0.90
宜<5 宜<8
<35
宜>0.5 宜>0.3
四、软土地基加固
▪ 二、软土地基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 1、地基承载力是否能满足路堤的稳定性; ▪ 2、路堤沉降包括沉降量和沉降速率,是否影
载情况、土层分布、土性参数、地下水位等资料; ▪ 2、土层分层(分层原则:1)不同土层分界面;2)
地 2m下;水4)位土面层处分;层3)时分应层遵厚循度上一薄般下为厚H的i≤原0.则4b)ak 1▪ 3、计算基底中心点下轴线上各分层顶面与底面处
的自重应力,并绘制应力分布图(在轴线的左侧); ▪ 4、计算基础底面基底压力和附加压力; ▪ 5、计算基础底面中心点轴线上各分层界面处的附
则分5-6层即可。 ▪ 2、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的选择不同。 ▪ 在路基工程中,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以
访土层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表示。 3、在计算过程中,认为路基填土为梯形荷载。
四、软土地基加固
▪ 4、附加应力的选择和计算方法不同。 ▪ 在路基工程中各土层的附加应力,以该土层厚度中点的
附加应力为代表,附加应力计算公式如下:
第一节概述
▪ 一、路基防护与加固的原因 ▪ 1)坡面冲刷及风化 ▪ 2)河岸冲刷 ▪ 3)土质浸水湿软 ▪ 4)地基湿软沉陷 ▪ 路基防护与加固的意义 ▪ 1)确保路基路面的稳定性 ▪ 2)确保路基路面的强度 ▪ 3)确保路基路面的使用耐久性
第一节概述
▪ 补:二、路基防护与加固类型(按目的和作用分类) ▪ 1、坡面防护—保护路基边坡表面,以防受到自然
路 基 防坡 护面 分防 类护 图
植 物
植被
防 三维植被网防护

湿法喷播 客土喷播
喷护
包括:喷浆、喷混凝土
圬 锚杆挂网喷浆(混凝土)
工 防
披坡

包括:干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护坡和 水泥砼预制块防护
护面墙
包括:实体式护面墙、窗孔式护面墙和
拱式护面墙 骨 架 浆砌片石或水泥砼骨回植草护坡
植 物
多边形水泥砼空心块植物护坡
响路基和路面结构的正确使用及共使用寿命; ▪ 3、为提高路堤稳定性、减少沉降量或加速固
结,需采取的地基加固措施是否合理、经济。
四、软土地基加固
▪ 三、路基沉降量计算 ▪ 补:《公路路基施工规范》中的沉降量计算
方法。P64-65 ▪ 知识点回顾:分层总和法沉降量的计算。
四、软土地基加固
▪ 分层总和法沉降量的计算步聚 ▪ 1、按比例绘制地基土层和基础的剖面图,了解荷
或很少承受外力作用的能力; ▪ 加固工程:路基本身不稳定,即本身具有承受外力
作用的能力。
第一节概述
▪ 补:具体内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p22-26
四、软土地基加固
▪ 一、概述 ▪ 1、软土层:近代沉积的高含水量和大孔隙的
粘质土、粉质土、有机质土和泥炭等。
▪ 2、判定软土的主要指标
土类
天然含水量(%)
因素的破坏( 包括:雨水冲刷、干湿与冷热循环作 用、表面风化等); ▪ 2、沿河路基防护—沿河地段路基当受水流冲刷时, 应根据河流特性、水流性质、河道地貌、地质等因 素,结合路基位置,选用适宜的防护工程类型、导 流或改河工程。 ▪ 3、支撑防护—主要利用各类挡土墙,用以防止路 基变形或支挡路基本体以保证其稳定性; ▪ 4、地基加固—指提高湿软地基的承载能力的措施 。
P IH
r 填土的重度(KN / m3 ) H 填筑的高度(m)
I 随路堤断面尺寸 / z和b / z而变化的影响系数.,查图确定.
四、软土地基加固
▪ 二、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 ▪ 1、处理目的 ▪ 1)沉降处理:加固固结沉降和减小总沉降; ▪ 2)稳定处理 ▪ 2、处理方法的选择:
类墙图来自地基 加 固包括:砂垫层、换填法、反压护道法、分阶段施工法、 超载预压法、竖向排水法、挤密杆法和加固土桩法
第一节概述
▪ 补:三、路基防护与加固的原则 ▪ 1、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3、对于主要隐患和地下水源宜先治患后筑路; ▪ 4、各项工程技术措施,尤其是造价高、工程技术
▪ 试验方法:固结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原位 测试试验等。

9、由沉降量公式可得沉降量:S
n
si
i 1
n e1i e2i
i1 1 e1i
Hi
四、软土地基加固
▪ 思考:如路基上要用到上述沉降量计算方法需要解 决的问题有哪些?
▪ 1、土层分层会不同。 ▪ 在路基工程中,土层分层一般按土层分层的基本原
防 锚杆砼框架植物护坡

封面、捶面
包括:砌石(或混凝土)护坡、砼预制板、土工
沿 河 路
直接防护 织物、植物防护、抛石、石笼、浸水挡土墙及土 工摸袋等。
基 防
间接防护
导流构造物(丁坝、顺坝、格坝等)。

河道整治(疏通、理顺、改道等)。

基 防 护 分
支 挡 防 护
各 类 挡 土
包括:重力式、半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 锚杆式、拱式、锚定板式、桩板式、垛式和加筋土式。
复杂的措施,应须做方案分析比较,讲究实效和经 济效益; ▪ 5、注意环境,配合景观,增进路容和美化与协调。
第一节概述
▪ 补:防护与加固的区别 ▪ 1、防护工程—防止冲刷和风化,主要起隔离作用
的措施; ▪ 2、加固工程—防止路基坍滑,主要起支撑作用的
支挡结构物。 ▪ 区别: ▪ 防护主要用于路基本身稳定,即防护工程本身没有
▪ 和各自重应力平均值与附加应力平均值之和:
P2i
ci c(i1)
2
zi
z(i1)
2
P1i
Pi
四、软土地基加固
▪ 8、根据各分层的e-P曲线确定相应的孔隙比; 分别依据P1i和P2i确定e1i、e2i。(回顾:如何 获取e-p曲线?)
▪ e-p曲线由压缩试验成果绘制出来,称为压缩 曲线 。
加应力,并绘制应力分布图(在轴线右侧)
四、软土地基加固
▪ 6、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一般取础中心轴 线上某点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z 0.2cz
对于高压缩性土,应向下计算至 z 0.1cz
若沉降深度计算范围内存在基岩,计算至基 岩的表面为止。
ci c(i1)
▪ 7、计算各分层自重应为平均值:p1i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