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展览馆简介

展览馆简介

目录第一章实地调研之郑东新区规划展览馆设计 (2)1 郑州简介 (2)2 基地所在区域了解 (3)第二章小议杭州城市规划馆 (10)1 引言 (10)2 规划馆的定位 (10)3 规划展览内容的选定 (11)4 规划展览方式的选定 (14)5 规划展览内容的组织 (16)6 策划流程与人员组织 (19)7 结语 (21)关于城市规划展览馆的见解第一章实地调研之郑东新区规划展览馆设计1.郑州历史郑州历史悠久。

早在3600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都邑,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

3600年前,这里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

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

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为“有熊氏”生于轩辕之丘,部分学者认为轩辕之丘指现在郑州下辖新郑市。

部分学者认为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登封市)。

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为当时周帝国的二级行政单位),长达500多年。

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

之后,历代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将荥州改为郑州。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州治位于今天的管城区。

北宋建都汴京后,郑州属京畿路(今开封市),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建为西辅,成为宋代四辅郡之一。

金代,隶南京路(今开封市)。

金贞佑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后复名管城县。

清雍正二年(1724)郑州升为直隶州,隶河南省。

明初,郑州划归开封府。

清代,郑州为两次升为直隶州。

20世纪初,由于平汉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县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1923年,郑州爆发了“二七大罢工”。

这次大罢工,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伟大力量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为了纪念这次大罢工,在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建有“二七”纪念堂;市中心建有“二七”广场和“二七“纪念塔。

这是这座英雄城市的光辉象征。

因此,郑州就以“‘二七’城”著称。

现在市中心已经形成‘二七商圈’,是郑州市内商业活动最发达的地区。

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

1928年改郑县为郑州市。

1931年撤市复改郑县。

1933年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

194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郑州,设郑州市。

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

2.基地所在区域了解郑东新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区东部,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该区以迁建的原郑州机场为起步区,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西起老107 国道,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南自机场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远期规划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相当于目前郑州市已建成市区的规模(建成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260余万人),将在未来20——30年内建成。

郑东新区开发建设作为河南省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龙头项目,已被河南省政府作为重点工程列入日常工作。

根据已经完成的总体规划,将郑州市原机场区域规划为商务中心区( CBD),环CBD25平方公里为近期重点开发建设区域(新区起步区),这里将形成连接新旧城区的商务、旅游发展轴。

起步区约25平方公里,将通过地铁、城市轻轨与现有市区连接起来,它不仅是郑东新区的核心,也是未来郑州市的核心。

起步区将以共生城市和新陈代谢城市为基础,形成以中原文化与自然环境为背景,集办公、科研、教育、文化、商业、居住等多种功能的新型城区。

CBD总用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规划有“郑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和五星级宾馆—新郑州饭店及60栋高层建筑。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按大型国际会展中心标准建设;河南省艺术中心,首期工程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设3000人戏剧场、影视中心、艺术馆、美术馆、音乐厅、排演厅等;新郑州医院,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按国际标准医院规划,300张床位;新郑州宾馆,建筑面积8~10万平方米,700个客房,按国际五星级酒店规划,其它有金融大厦、裕鸿大厦、神马大厦、中国长城铝业集团公司总部、劳动大厦、郑州广电大厦等20—26栋高层建筑。

郑东新区新规划方案确定,在CBD的北部,将现在的洼塘地开挖为具有相当规模的人工湖—龙湖,以贯穿市区的金水河、东风渠等水系为纽带,将龙湖与新区CBD连接起来,成为新区的主要景观;龙湖的水面面积约7平方公里,与杭州西湖的面积相当,将于 2003年完成挖湖后,引入澄清后的黄河水。

龙湖周边作为CBD副中心,规划为国际性旅游度假、文化教育和高级居住区。

郑东新区的蓝图已经绘就,前程似锦。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管理、高标准建设,努力把郑东新区建设成为设施完善、功能先进、管理科学、环境优雅的现代化新城区,郑州未来的中心区,展示河南、郑州新世纪改革开放新形象的窗口。

目前,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全力推进起步区内基础设施以及会展中心、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的近期目标,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将在郑州市区东部崛起。

郑东新区的基本计划是日本著名建筑家黒川纪章策划的(旧市街の东部(郑东地区)に50万人规模の新都市建设が计画されている。

なお、この新都市建设の计画案は建筑家の黒川纪章の立案である)。

郑东新区CBD为环形城市,环形建筑群的中间是椭圆形的中心公园,由中心湖、标志性建筑和绿地组成。

椭圆形中心公园内布置了国际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和郑州宾馆等标志性建筑。

国际会展中心由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和多功能大厅组成,第一期工程约 22 万平方米。

与其相连的郑州会展宾馆是集商业、休闲、办公、五星级酒店和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由主楼和裙楼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其中主楼共63层,地上60层,地下3层,总高度为280米,主楼曲线与“嵩岳古塔”吻合。

金黄色河南艺术中心主体外观酷似陶埙。

CBD 的中心湖通过运河与CBD 副中心的湖泊公园相连接,船舶、游艇穿梭其间。

高层建筑林立的环形城市将使 CBD 成为世界上独具匠心的新型城市中心区。

截止2007年底,共完成投资约105亿元人民币,开发面积3.45平方公里,完成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入住人口2万人,圆满完成了“五年成规模”建设目标,内环30栋高层全部开工建设,外环28栋高层开工建设,内外环34栋高层投入使用。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成功承办了多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展会,为郑州会展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新的契机。

河南艺术中心全面完工投入使用。

280米高的郑州会展宾馆完成桩基工程。

商业步行街建设加速推进。

区域内公共配套设施基本到位,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等金融单位和白象集团、深圳航空、三菱重工、外运发展、金山化工、黄河旋风、中孚实业、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万达期货等企业等400多家单位相继入驻,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

中央商务区金融、会展、商务、文化中心作用日益明显。

中央商务区已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繁荣兴旺、和谐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也是河南省城市建设的靓点、郑州市经济发展的形象,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扬和肯定。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郑东新区CBD(中央商务区)被称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CBD”之一。

商住物流区是CBD的功能支撑区,规划面积约23平方公里,是以机关单位、公益设施、现代服务业及批发、物流、居住等功能为主体的综合区。

伸入龙湖的半岛,为CBD副中心,面积约48公顷。

CBD副中心是由写字楼、宾馆和特色住宅等组成的另一个坏形城市,其间有湖中湖,是商务、居住、旅游、娱乐及休闲的胜地。

CBD与CBD副中心通过一条约3.7公里长的运河相连,两岸是40米高的建筑,以商业、文化、居住等功能为主。

建筑外侧依次为15米、20米高的多层居住区。

CBD与CBD副中心这两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环形城市通过如诗如画的运河紧密相连,构造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如意型”。

这是郑东新区的图腾,也是郑东新区的鲜明个性。

它将使入住的市民万事如意,进驻的商家平添吉祥。

截至2007年底,商住物流区累计引进项目109个,其中89个项目开工建设,36个竣工投入使用;在建及建成面积累计达到80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09.6亿元。

3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先后入住,形成了以金水东路为轴线的行政办公区;一大批中高档住宅小区陆续投入使用,基本构筑了以黄河东路和商鼎路为交叉的人居新社区;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等多家卖场形成规模。

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等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以商都路沿线为轴线的物流产业带初步形成,并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

郑州市图书馆新馆、郑州市奥林匹克体育广场等重点项目逐步启动。

一个区位优势明显,人流物流活跃,信息资金流畅通,具有较强辐射力、聚集力的综合区基本展现。

龙湖区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龙湖规划面积约6.08平方公里左右,是郑东新区规划的点晴之笔,与流经市区的几条河流、郑州国家森林公园等构成城市生态区。

伸入龙湖的半岛为CBD副中心,规划面积约0.48平方公里;CBD 副中心是由高度为100米的写字楼、宾馆和特色住宅等组成的另一个环形城市,其间有湖中湖,是商务、居住、旅游、娱乐和休闲的胜地。

CBD中心和CBD副中心通过3.7公里长的运河相连,形成一个“如意”型,运河两岸是45米高的建筑。

该区域历史上曾是沼泽地,地势低洼,长年积水,现在大多是鱼塘。

龙湖区与流经老城的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贾鲁河、东风渠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水系。

按照水系专项规划,利用东风渠引入的黄河水、贾鲁河水、丰富的地下水形成龙湖。

湖区通过每年4次的水体循坏,其水质可达到国家景观和娱乐B类标准,湖区循环排水则用于郑东新区的工业用水及农业灌溉。

根据专项经济测算,龙湖建设所需经费可以通过龙湖地区土地升值来解决,平衡有余。

龙湖的开挖,既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增值旅游产业,优化人居环境和城市景观,又能够防洪排涝,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龙湖是郑东新区规划的点睛之笔。

龙湖区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龙湖规划水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根据中原文化关于龙的传说及湖的形态而取名。

龙湖区与流经老城的金水河和熊儿河、贾鲁河、东风渠等形成完整的城市生态水系。

沿河流两岸布建河川公园,形成贯穿全市的生态走廊。

根据国内外专家对龙湖水质保护研究的成果,龙湖管理运行将综合运用黄河引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充,利用暴雨径流、水质控制,使水质达到身体可接触水平。

2005年4月24日,来自全国的知名城市规划专家对郑东新区龙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评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