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基本知识点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 它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 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 其也是一种团体球类运动,法定比赛人数最少为 9 人,其近似的运动项目为垒球。 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方,利用球棒和手套,在一个扇形的棒球场里进行比赛。 比赛中,两队轮流攻守:当进攻球员成功跑回本垒,就可得 1 分。九局中得分最高的一队就 胜出。
技术简介
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有四个垒位,分两队比赛,每队 9 人,两队轮流攻守。攻队队 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 1、2、3 垒并安全回到本 垒者得一分。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封杀”跑垒 员。攻队 3 人被“杀”出局时,双方即互换攻守。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正式比赛为 9 局, 以得分多者获胜。守队队员按其防守进攻技术。 进攻技术 包括击球、跑垒和滑垒等,是得分的主要手段。 (1)击球:有持棒挥击和持棒触击两种方法。击球员双手握棒,根据投手的投球动作和来 球的路线采取相应的击球方式,力争将球击到守方队员接不到的远方或空档。 (2)跑垒:击球员击出球后,在守方队员未接到球的瞬间,立即上垒,抢垒位。 (3)滑垒:跑垒员身体贴地面滑动的占垒动作,有侧身倒地踏垒和俯冲倒地踏垒。 防守技术 包括接球、传球、投球、触杀、封杀和追杀。 (1)接球:面向本垒,两脚左右开立,两手置于胸前,眼睛注视来球。一般用双手接球。 (2)传球:以食指、中指和拇指持球,掌心不触球。有肩上传球、体侧传球和低手传球。 (3)投球:一般采用身体正对击球员的正面投球和身体侧对击球员的侧面投球两种投球姿 势,球出手时通过手指、手腕的压、拧、拨等动作,可投出不同性能的曲线球、直线球、变 速球、飘球和下坠球。有肩上高压、低肩侧投、低手 3 种投球动作。 (4)触杀:守备员持球碰触离开垒位的跑垒员使之出局。 (5)封杀:守备员持球,在跑垒员进垒或退垒到达垒位前,先触及垒位,或对击跑员进行 传杀,使之出局。 (6)追杀:守场员追赶离开垒位的跑垒员并用持球手碰触跑垒员使之出局。 基本技术
人员术语 投手、捕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外野手、右外野手、
内野手、外野手、总教练、教练、跑垒指导员、裁判、主审、一垒审、二垒审、三垒审、左 线审、右线审、垒审(内野审)、线审(外野审)、击球员、跑垒员、击球跑垒员(击跑员)、 指定打击、记录员。
观赛礼仪
观众在看比赛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这样才能看出精彩之处,充 分享受观赛乐趣。为了创造一个让运动员充分发挥水平的良好氛围,观众也要注意自己的行 为举止,文明得体,热烈而有节制。
棒球特点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被誉为“竞技 与智慧的结合”,是一项集智慧与勇敢、趣味与协作于一体的集体运动项目。它动静结合, 分工明确。队员之间既强调个人智慧和才能,又必须讲究战略战术,互相配合。成员之间分
工明确,责任清晰,又必须主动配合,相互服务,必要时为顾全大局,个人要甘于牺牲自我。 蔚蓝的天空下,茵茵的绿草,放下工作中的负担,把自己交给你的团队,你身边的队友就是 你平时的同事,在充满趣味性的棒球比赛中,你更能体会到信任,包容与鼓励的重要性,在 棒球中每个人都有作为一个掌控者的机会,并且要有自身的定位和你对大局的判断。在火热 的竞技对抗中,全身心的投入,在你尽情奔跑的时候,在你激励队员的时候,在你和大家一 起讨论战术的时候,其实,你们正在创造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奇迹。
棒球基本技术由接球,传球,击球和跑垒组成。 (1)接球:用双手到位接球,双眼注视来球,接球时双手应有后挫缓冲动作,以避免碰撞 反弹出手。 (2)传球:要用食指,中指及拇指持球。传球和投球一样,前脚要指向目标,传出时注意 甩腕,投传后要把前送和跟进动作做完。传球姿势有 3 种,即肩上传球,肩侧传球,肩下或 低手传球。 (3)击球:有 3 中方法;挥棒击,执棒触击,执棒推击。挥击时,双手靠拢,前肘离身, 小臂拉平,后肘不宜过于贴身,双足稍分立,挥棒时前脚伸踏不要过大,以免影响挥棒的准 确性,甚至妨碍下一步的起跑。挥棒力量主要靠后蹬,转体,拉臂,甩腕。力量大的多用直 臂挥击姿势,争取打出"本垒打"。另一种为了安全上垒,采用转体甩腕,双臂稍曲的动作, 做到下棒快,棒轨短,打出迅猛而平直的安打球。触击法是双手轻执棒,平放身前,棒头稍 高。 (4)跑垒:击球后要利用挥棒的力量迅速迈出第一步,沿跑垒线冲向 1 垒。安全到达 1 垒 后可以冲过垒位,但应立即返回。有可能更进一垒时,应按照跑垒指导员的手势,及早作好 拐小弯的动作,用左脚踏触 1 垒垒包内侧后,奔向 2 垒。 (5)滑垒:是为了避免守方的触杀,避免冲撞守队队员。滑垒共有 4 种姿势:单脚冲前坐 势滑进;双脚冲前,单脚钩垒;双脚冲前从垒侧滑过后,翻身用手抓垒;双手冲前,用腹部 滑进触垒。在滑垒中,双方均应注意避免互相冲撞和钉鞋伤人。 攻防技术 一般是按照全队所规定的战术及教练临场发的战术暗号进行,常用的进攻战术有: (1)观察:即投手投来的第一个球,不击,以观察投手的动作及实力 (2)积极迎击第一个球:达到攻其不备的目的 (3)击出高远球:准备牺牲自己促使同队进垒得分。 (4)打带跑:即把球击到 1 垒跑垒员身后的空隙地带,使其他跑垒员安全进到 2 垒或抢到 3 垒,破坏对方企图制造双杀的机会 (5)跑了再打:跑垒员先偷垒,击球员随后击球 (6)触击牺牲打:击球员用触击将球击向 1 垒或(3 垒),击出地滚球引诱守队“杀”1 垒, 击球员牺牲自己,使同队进垒或返回本垒得分 (7)1,3 跑垒员双偷垒:制造 3 垒跑垒员返回本垒得分机会 防守战术 须全队密切配合,及时移动补位和进行掩护,以防止攻队进垒或得分,常用的战术有: (1)接球后传 1 垒封杀击跑员 (2)双杀:接球后传到最近垒位封杀跑垒员,随即传球到 1 垒封杀击跑员造成双杀。 (3)夹杀:守队互相配合传球,截杀在垒间的跑垒员,逼赶跑垒员退回原垒并乘机在垒间 触杀之。 (4)防止双偷垒:由接手指挥行动,由游击手,2 垒手或投手作中间策应拦截接手传 2 垒 的球,再传回本垒,截杀 3 垒跑垒员。如 3 垒跑垒员不抢回本垒,即由守 2 垒的队员接球, 截杀 1 垒跑垒员。 (5)配球:投手针对击球员不同弱点,投出不同的球,如快速球,变速球,曲线球或下堕 球等,使击球员无法击中来球,造成出局。 (6)缩小防圈:为了防止击球员采用牺牲触击球战术,缩短防守距离,明确本垒前各区有 人负责截接球,其余各队员应移动补位防守。
和其他球类比赛一样,观众可以组织拉拉队为自己喜爱的球队鼓劲加油,但是要控 制好节奏感,最好不要一味狂呼乱喊。投手投球和运动员击球的时刻是最紧张的,这时候运 动员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所以此时应尽量保持安静,当球被击出之后,就可以尽情喝彩了, 观众高涨的情绪将有助于感染运动员,让她们发挥最佳水平,尤其是场上出现本垒打时,观 众的欢呼和运动员的精彩表现相得益彰,把比赛推向高潮。
总之,不论是攻或守均应有统一指挥,统一暗号,平常训练时反复运用,比赛时才能配 合默契,应用自如。
规则术语 促请裁决、保留比赛、截止比赛、褫夺比赛、提诉比赛、好球、坏球、好球带、本
垒(本垒板)、投手丘、投手板、内野、外野、打击区、三呎线(三呎线规则)、垒包、触击 (短打)、安全触击、牺牲打、确实接捕、双重赛、擦棒被捕球、突袭投球、内野高飞球、 局、妨碍、死球、活球、出局、安全(未出局)、双盗垒、夹杀、和局、双杀、逆向双杀、 顺向双杀、三杀(三连杀)、打击顺序(打序)、保送、代打、代跑、代守、先发投手、后援 投手、满球数、滑垒、滑垒离位、牵制、假性牵制、强迫取分、打带跑、挥臂式投球、固定 式投球、轴心脚、自由脚、投球、传球、野手选择、主队、客队。
历史发展
1845 年,美国人亚历山大·乔伊·卡特赖德(Alexander Joy Cartwright)为统一名称和打法, 制定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棒球竞赛规则。 规定的场地图形和尺寸至今仍沿用,并正式采用了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 其中多数规则条文迄今仍继续使用,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 因此,现代棒球运动源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 1839 年,美国纽约州古帕斯镇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棒球比赛。 1860 年,美国开始出现职业棒球运动员。 1871 年美国成立了“全国职业棒球运动员组织”; 1876 年该组织改名为“全国棒球联合会”。 1881 年成立另一个全国性的职业棒球组织,即后来的“全美职业棒球联合会”。 1884 年首次举行这两个组织间的冠军赛,即“世界棒球冠军赛”。 此后,1910 年时任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正式批准棒球运动 为美国的“国球”。 1873 年棒球由美国传入日本。日本职业棒球队创始于 1934 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棒球运动迅速在欧洲各国开展起来。 现在棒球运动已在世界五大洲的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开展。 1937 年,在美国成立了世界棒球协会,后改称为国际棒球联合会,是世界业余棒球运动的 最高领导机构,总部设在美国,会员国(或地区)已由 20 世纪 70 年代的 50 多个增至目前 的 113 个。 中国人打棒球的最早记载,为中国工程师詹天佑在美国耶鲁大学留学的时候(1877-1881) 组织“中华棒球队”,以后从美国、日本归国的华侨及留学生把棒球带回祖国。 1978 年国际棒联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国际棒球联合会于 1994 年将总部设在瑞士洛桑。 中国棒球协会于 1981 年 3 月加入国际棒球联合会,1985 年加入亚洲棒球联合会。
棒球运动在欧洲,已有 26 个国家开展。“欧洲业余棒球联合会”的成员有意大利等 11 国。根 据该联合会 1978 年的统计,参加棒球比赛的运动员约 5 万人,球场 326 个,并举办了"地中 海杯","世界棒球锦标赛"等国际比赛活动。 目前,棒球最普及的是美国和日本。此外台湾地区,韩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拉丁美洲 也极为风行。 棒球项目 1992 年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棒球项目将会在 2012 年退出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