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地球是目前已知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
了解地球给与人类的很多珍贵的东西,而这些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难点:初步归纳出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理由,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
2.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探索发现法,发现地球是目前人类唯一的可生存空间。
通过讨论、交流等方法能够总结分析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从而通过情感迁移法自然产生爱护地球家园之情。
3.教学流程及各环节设计意图
一、课前导入
教师导语: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星球,但是有一颗星球它很特别。
蔚蓝色的它或许是茫茫宇宙中唯一有大量生命繁殖,有着高度文明的星球。
它就是人类生活的地球。
人类虽然在地球生活了几万年之久,但是认识它,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出示四张图片,了解古代人对地球的不同认识。
图1:古中国天圆地方说
图2:古印度神话故事说
图3:古希腊地球环海说
图4:古埃及巨神演变说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资料展示不同国家的古人对地球的不同认识。
让学生既了解历史上额文明古国对地球的不同认识,也知道了人类认识地球和探索地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讲授《我们生存的家园》
1.教师过渡语: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与探索从未停止,也提出了种种猜想,最终,经过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飞向了太空,终于能够通过太空观察地球了。
播放《人造卫星拍摄地球》视频(时长1分钟)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播放视频的方式引入,非常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地球的美丽。
2.教师提问:看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主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交流,深切地感受到地球不但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地方,更是我们美丽可爱的家园。
3.教师小结:是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
它不但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地方,更是我们美丽可爱的家园。
4.板书:地球——我们的的家园
学生齐读课题
5教师导语:嫦娥奔月的神话,相信大家都听说过。
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人类寄托了对地球以外的新家园向往,在太阳系中,会存在人类的第二个家园吗?哪个星球可能是人类的新家园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的其他行星资料,从多个方面推测其他星球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教师出示太阳系八大行星照片。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完成调查表,选派代表陈述推断。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讨论,完成对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的比较,初步归纳出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理由。
并能感受地球的珍贵,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
6.教师过渡:在太阳系中,其他星球没有具备地球赠与生命的一些条件,所以也就很难有生命。
那有同学要问了,宇宙很大,在太阳系外,有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其他星球呢?
播放视频:科学家探索宇宙
教师小结:其实科学家们探索的足迹已经到了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天鹅座,但经调查发现,虽然有类地星球,但气压依旧不适合人类生存,并且我们不具备星际航行的能力。
7.教师提问:那我们能否再造一个星球呢?
出示教材资料《生物圈2号》
请同学朗读。
教师提问:这个实验失败了,为什么呢?请大家大胆猜测。
预设1:植物死了。
教师点评:在密闭的空间,植物确实不容易生存。
预设2:没钱了。
教师点评:我也这样认为,这样的科学实验花销一定很大。
预设3:氧气没了。
教师点评:没有氧气,不仅人类不能生存,动物也是无法生存的。
教师补充资料,揭露真相:其实已经有同学猜到真相,在这个巨大的封闭式生态系统里,氧气和水不足,原有的25种动物,19种灭绝,因为传播花粉的昆虫死亡,导致植物无法繁殖,生态系统严重失衡,产生了大量真菌,最后全部的生物都生存不下去,死亡了。
所以,地球是目前已知的惟一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
我们要懂得珍惜
地球资源,珍爱地球为我们生命创造的条件,爱护地球家园。
三、讲授《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1.教师导语:千百年来,地球无偿地为我们人类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质。
但是人们为了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加倍向地球索取。
出示环境被污染图片6张
教师提问:图片分别反映了哪方面的环境问题?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
活动:小组根据图片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资料,让学生以小组探究的方式进一步将视野范围从世界性问题聚焦到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并集中体现在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海洋污染等方面。
教师小结:人们使用资源不当,处理垃圾不当,使大气受到污染,使地球环境越来越差。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地球将面临更多的灾难。
我们很多同学看过《流浪地球》,都为人类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这一壮举而震撼。
可试问,如果地球被破坏,因人类的自私而毁灭,我们又怎能带着地球去流浪?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最终人类也会随之灭亡。
2.教师过渡: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珍惜默默奉献的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如果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出示新冠病毒文字材料,请学生朗读。
2月7日 2时33分消息: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
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等科研人员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杨瑞馥研究员及广州动物园科研部陈武高级兽医师开展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与蝙蝠可能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教师提问:对这一则新闻,你们有什么看法?
点名学生回答。
预设1:不要食用穿山甲与蝙蝠。
教师点评:恩,新冠病毒的发生,再次为我们人类敲响警钟。
预设2:禁止捕杀野生动物。
教师点评:确实,任何野生动物都要得到人类的保护。
预设3:出台相关法律禁食野生动物。
教师点评:不错,很多人大代表的想法与你一样,天津、福建等多地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法规。
教师小结: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让人们认识到食用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会为我们带来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非法捕猎、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等问题,同样是破坏地球生态平衡的行为,对捕猎野生动物,我们也应该遵守法律,坚决说“不”。
设计意图:疫情当前,学生都知道防控疫情的方法,但却不一定了解疫情发生的原因。
通过新闻资料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到此次突发疫情的原因所在。
同时,让学生了解到保护地球并不仅仅是预防治理污染,也要保护野生动物,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3.教师过渡:对于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我们的地球母亲要向我
们表达她的不满了。
思维拓展,达标检测:说说地球妈妈的苦恼。
制作漫画或文稿
教师提出要求:根据课堂学习到的内容,以地球母亲的口吻,写一段文字或画一幅漫画,表达对这些行为的批评。
选取部分作品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经过讲授,学生们对环境污染问题造成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动手实践“画一画、写一写地球妈妈苦恼”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出示“节约能源小达人”课堂评价单。
教师小结:同学们,环境问题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越来越多的垃圾严重影响了地球的美丽。
节约能源、垃圾分类势在必行,让我们争做“节约能源小达人”,保护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今天开始,时时刻刻努力去做。
设计意图: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课堂结束设计了“节约能源小达人”的课后延伸,意在通过易操作的评价表在三个不同周期“一周、一月、一学期”持续推进这些文明行为,将课堂学习和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改善相勾连,促使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教师总结:保护地球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光有这些还不够,我们还要在生活中坚持。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时时刻刻努力去做。
让我们在学期末,一起再拿出评价单,来看一看你完
成的如何,来看看周边的环境有什么变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