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厂标识管理规定

电厂标识管理规定

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电厂标识系统管理制度 (1)电力设施安全标志管理规定 (10)一、热电厂标识管理规定 (24)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电厂标识系统管理制度总则为了指导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发电单位在整个规划设计、设备采购、设备制造、施工安装、机组调试、运行维护周期内正确合理地使用KKS编码,规范统一企业资产信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电厂管理中的作用,实现企业的整体优化,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对公司各发电单位电厂标识系统在规划设计阶段、施工安装、调试阶段设备的采购制造阶段试用做了规范。

术语和定义(一)电厂标识系统:指对电厂中各种对象按照其内在联系进行统一分类、统一编码、统一标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各种对象的相关信息在电厂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具有唯一的标识;(二)KKS:德语(Arbeitsreis Krafterk-Kennzeichen System)电厂标识系统的缩写。

KKS编码是一种根据功能、工艺和安装位置等特征,来明确标识发电厂中的系统和设备及其组件的一种代码;(三)工艺相关标识:指按照在工程中的任务对系统、设备和零部件进行标识;(四)安装点标识:指标识电气、仪控及设备的装置单元和安装位置;(五)位置标识:指标识建筑、楼层、房间和消防区域,为电厂中的某个设备、装置和零部件分配唯一地址。

KKS的标识分为三类:工艺相关标识、安装点标识和位置标识。

KKS编码的格式见附件。

根据KKS编码的编制、应用、维护重点不同,分为机组的规划设计、设备的采购制造、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五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要求进行规范。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发电单位的电厂标识系统管理。

组织与职责公司电厂标识系统归口管理部门是电力生产部,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等工作。

各发电单位为本制度的执行主体,归口管理部门是生产技术部。

由公司各发电单位担任。

主要职责包括:(一)负责收集本单位对制度有效性的反馈意见;(二)负责建立健全KKS编码;(三)负责KKS编码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执行程序与管理要求规划设计阶段(一)设计院确定机组编号、主机编码及主要工艺系统编码。

建立基建编码工作组织机构,以电厂的技术人员和设计院的项目经理为主组建,确定工作重点和负责人,定期(3-6月)或不定期召开编码工作例会,并形成会议纪要,分发参与各方;(二)在和设计院签订合同前,必须要求设计院明确专人负责协商KKS编码工作。

必须要求不同设计单位和设备制造商提供的KKS码由一个设计单位进行统一汇总和审核,确保KKS编码规则符合KKS编码导则的规定,相互不发生冲突,不产生重码。

KKS 编码规定应作为合同附件一起签订;(三)与设计院签订的合同中,还应对设计院KKS编码深度、设备命名原则提出要求,有KKS编码的验收标准及罚则要求,对其深度进行审核。

设备的采购制造阶段设计院划定各专业的编码范围,编制建构筑物编码、主要系统码、主要设备码、向厂家提出编码要求,编制初版的工程约定和工程索引。

相关单位使用KKS编码记录设备采购、制造的全过程。

施工安装阶段电厂制定基建期间的KKS编码变更管理标准。

设计院更新工程约定和工程索引,电厂审查后出版;设计院各专业按工程约定和工程索引对系统和设备进行细分编码工作;完成系统和设备编码后,经电厂审查后出版,分发相关单位。

设计院对施工安装过程中增加部分进行编码,经电厂审核后分发相关相关单位。

施工安装过程中的KKS编码变更必须执行KKS编码变更单,经电厂审核后分发相关单位。

相关单位使用KKS编码记录施工、安装全过程。

调试阶段(一)系统试运前,设计院编制最新版的系统KKS编码清册;电厂对设计院提供的编码清单进行验收,按编码制作不同型式的标识牌进行悬挂,按格式完善设备数据,由信息管理员导入BFS++系统;(二)机组168小时试生产前,设计院提供最终版的编码约定、编码索引、编码清册,经电厂审查后出版,BFS++管理员根据最终版的编码清册对KKS编码进行补充修改。

安装、调试、监理等单位根据最终版的编码清册对记录数据中的KKS编码进行更改。

机组168小时生产前,完成所有标识牌的悬挂工作;(三)相关单位使用KKS编码记录调试全过程;(四)为BFS++整理KKS码前,生产准备部应首先完成下述工作:专业设备划分清晰、明确设备责任人、设备分类结构设计完成、电厂位置结构设计完成、KKS 各字段内容明确、标准统一、设备命名原则已经制定、设备系统图应基本完成、设计院已经提供KKS码的电子版资料;(五)KKS数据的整理要求。

要满足BFS++的使用,至少应建立如下字段:序号、设备分类、KKS码、设备名称、责任人、专业、维修部门、安全等级、维修策略、质量等级、安装位置1、安装位置2、区域、安装日期、型号、规格、出厂编号、标准、制造商、供应商、零部件清单编号;(六)KKS 编码数据的字段中设备分类与已经制定的设备分类结构要统一,具体要求如下:1. 具体的名称要统一,同一类设备应采用相同的分类名称。

这关系到今后BFS++检索功能的实现,一定要严格要求。

KKS编码数据整理人员一定要认真核对,确保同类设备在KKS 编码中分类名称与设备分类结构中的分类名称一一对应,完全相同(注意:解决这个问题时,只能修改KKS码字段,不要修改设备分类结构中的分类名称);2. 设备分类结构中的设备分类名称不全时,可以通过增加设备分类结构中的分类名称解决,但必须经过KKS编码管理小组组长审核,并告知所有KKS编码数据整理人员更新设备分类结构。

(七)KKS编码各字段要求:1. 设备名称不能过长,按照BFS++要求不超过25个字;2. 关于责任人字段的填写务必保证填写到具体责任人;3. 关于专业字段的填写统一分为:汽机、锅炉、电气、除灰、二次、热控、化学、燃料、脱硫、脱硝。

各专业再细分的小专业可填写在备注栏(如炉本、高压等);4. 关于维修部门字段可以填写具体班组,如二次、程控、炉控、机控;5. 关于安全等级应按设备类别分为A1、A2、A3、B1、B2、B3、C七类;6. 关于质量等级统一填写“一级”,不得遗漏;7.安装位置1、安装位置2字段原则上采用中文描述,由KKS码编写人员掌握字符数量不要超过25个字符。

主要反映设备的安装起始点;8. KKS 编码数据的字段中区域的内容与已经制定的电厂位置结构要统一。

具体要求为:具体的名称要统一,同一区域中的设备应采用相同的区域名称。

这关系到今后BFS++检索功能的实现,一定要严格要求。

这个问题需要KKS 数据整理人员作过细的工作,一定要认真核对。

确保同一区域的设备在KKS数据区域中区域名称与电厂位置结构中的区域名称一一对应(注意:解决这个问题时,只能修改KKS编码字段,不要修改电厂位置结构。

);电厂位置结构的设备分类名称不全。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增加电厂位置结构中的区域名称解决,但必须通知KKS编码管理小组组长,并告知所有KKS编码数据整理人员;安装日期可填写竣工日期或主要节点日期;型号、规格、出厂编号、标准、制造商应力求准确。

供应商应全部明确填写。

制造商、供应商名称缩写问题应由BFS++项目实施组配合解决,可在汇总阶段统一进行修改。

运行维护阶段(一)制订本电厂KKS编码变更管理标准;(二)建立运行维护阶段的KKS管理组织机构,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分工,定期对现场标识进行补充、完善,确保设备标识在机组运行中、检修和技术改造后能够完整、齐全、规范;(三)电厂根据运行维护的需要,对部件进行编码,审查合格后出版部件编码约定、编码索引和编码清册;(四)变更或增加的编码(技术改造、位置变化等)及时进行更新或添加,经批准审查合格后,KKS 编码变更单存档后分发相关部门;BFS++管理员在BFS++中进行更新或补充,运行专工在规程和系统图中进行更新补充,维护人员对标识牌进行更新补充,其他相关人员熟悉变更内容,及时对相关文档进行更新补充;1. 属于信息数据的字段,如:各字段要求设备名称、责任人、专业、维修部门、安全等级、维修策略、质量等级、安装位置1、安装位置2、安装日期、型号、规格、出厂编号、标准、制造商、供应商、零部件清单编号,可以通过BFS++管理员授权进行修改;2. 属于结构数据的字段如:序号、设备分类、KKS 编码、区域的修改分两种情况:KKS 编码数据虽然投入运行但BFS++并没有对它衍生出相关链接的数据,必须由BFS++管理员检索确认授权后进行修改;KKS编码数据投入运行后,由于BFS++的操作,需要修改的KKS编码数据已经衍生出其他相关数据,考虑到修改造成的影响面很大,采用“一错到底”的原则,一般不进行修改。

(五)查标识牌中KKS编码的正确性,维持标识牌的完整,悬挂合理、美观,表面无油污、锈垢、退色、变形等,废弃影响生产的标识牌,对废弃和缺失部分制作临时标识牌,报计划进行采购后重新悬挂;(六)查机务、热控和电气专业KKS编码的一致性;(七)因标识问题造成的事故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检查与考核公司电力生产部对本制度在各发电单位的执行情况每年检查一次,收集对制度有效性的反馈意见,负责对本制度的修订并保证制度的有效性。

各发电单位对本制度执行情况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如下:(一)检查KKS管理标准是否已经制定,各级管理人员是否熟悉及认真执行该标准;(二)检查现场标识牌是否悬挂完整、美观,无大面积的褪色、变形、腐蚀、脱落等;(三)检查KKS编码的变更是否有详细记录,并存档,且现行图册KKS是否与现场一致。

附则公司所属发电单位可根据本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或细则。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KKS编码的格式说明附件KKS编码的格式说明1 编码类型和分级:由于电厂、装置单元系统和设备标定的各种不同需要,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标识。

各工程专业根据工艺相关标识、安装点标识、位置标识来进行编码,此三种类型编码使用相同标识方案,此标识方案分为4级,用分级序号“0级”、“1级”、“2级”、“3级”代表。

各级所代表的实体范围是逐渐减小(从左至右)的。

其全部形式按树状结构而进行的条块分层。

1.1相关工艺编码:工艺相关标识按其在工程中的任务对系统、设备和零部件进行标识。

按照它们在机械、土建、电气及控制和仪表工程中的功能统一进行标识。

1.2安装点编码:安装点标识用于标识电气、仪控及设备的装置单元和安装位置。

仅针对电气、仪表,控制装置在开关柜、盘、控制台等上的安装位置,并不涉及宏观构筑物的标识。

1.3位置编码:位置标识用于标识建筑、楼层、房间和消防区域,为电厂中的各设备、装置和零部件分配唯一地址。

是针对宏观的建筑或区域的标识。

2各种类型编码的分级标题、前缀符号分级号:分级序号相关工艺标识=安装点标识+位置标识+前缀符号分级符号其中的“=”“+”为前缀符号,它对于一种标识时可以省略,当有两种以上的标识时,前缀符号不能省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