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攀枝花市人民政府二OO五年五月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赵辉市政府副市长副组长李军市政府副秘书长邹卓市地质矿产局局长成员曾勇市地质矿产局副局长庞德市地质矿产局副局长李振安市地质矿产局总工程师马玉孝成都理工大学研究员罗德均市地矿局地质勘查与资源规划处处长桂秋菊市地质矿产局办公室主任李玉昌市地质矿产局地质环境管理处处长何艳萍市地质矿产局矿产开发管理处副处长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课题组成员名单顾问柏万灵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副总工程师组长孙启武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成都分院院长成员王雁晏子贵张庆松万平益范元建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附表附表1 攀枝花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附表2 攀枝花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3 攀枝花市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附表4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表附表5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附表6 攀枝花市矿区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附表6-1 四川省攀枝花市矿区(床)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附表7 攀枝花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表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图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图(1:20万)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1:20万)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前言本世纪初是攀枝花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作为一个以矿产资源为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发挥矿产资源开发的优势,是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为了贯彻落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发挥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的宏观调控,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和省国土资源厅的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关于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的规定,按照国土资源部、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和省国土资源厅的部署,结合攀枝花市的矿产资源形势和经济社会“十五”发展目标要求,编制《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2001年为基准年,规划目标期为2005年,展望到2010年,是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管理和监督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制定我市矿产资源各类专项规划和县(区)矿产资源规划的依据。

第一章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形势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攀枝花市位于川滇交界部位,其东面及东南面与凉山州会理县相接,西面及西南与云南省的楚雄州和丽江地区接壤,北面与凉山州的盐源县及德昌县相邻。

全市幅员面积7440.40平方千米,总人口103.91万人。

攀枝花市北距成都749公里,南接昆明351公里,成昆铁路和川云西线108国道纵贯全境,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04.1公里,乡、镇及绝大部分自然村已通公路。

㈠自然地理环境攀枝花市地跨横断山脉,东临大凉山脉,北接大雪山,南抵金沙江,具有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的特点。

本区属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类型。

年平均气温19.2-20.3℃,年降雨量800-1100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

全市耕地面积3.1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3%,森林覆盖率为58.42%。

本区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雅砻江和安宁河。

水能资源分布集中、蕴藏量大,理论蕴藏量492.9万千瓦,可开发量410.1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1.5亿千瓦时,是我国水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建市36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攀枝花市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124.08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8.32亿元,占6.75%,第二产业84.06亿元,占67.72%,第三产业31.70亿元,占25.5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001元,居全省第二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一位。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已形成钢铁工业、钒钛工业、能源工业、电冶化工业、绿色产业、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重要的特色产品有生铁、钢、成品钢材、钒钛产品、金属硅、电石、水泥、花岗石、中国攀枝花苴却砚、电、早市蔬菜、亚热带水果、糖、啤酒等。

㈢发展远景1、攀枝花市“十五”发展总目标和产业发展方向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十五”发展总体目标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成特色经济强市,实现富民兴攀”。

“十五”期内,攀枝花市产业发展方向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培育优势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调整提高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2、《攀枝花市国民经济翻番规划》(2003-2007)奋斗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力争在2002年基础上翻一番,到2007年达到270亿元左右(2005年达21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4%。

其中城市化率达6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

攀枝花市“十五”计划和《攀枝花市国民经济翻番规划》(2003-2007)期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为“钢铁工业、钒钛工业、化学工业、能源工业、绿色产业及服务业”。

这些重点发展的产业为矿业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㈣矿业在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攀枝花市是因钒钛磁铁矿开发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是集矿产资源开发、矿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矿业大市,也是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钢铁、钒钛、原材料基地。

矿业处于攀枝花市产业链的最前端,对冶金工业、能源工业、钒钛工业和建材工业等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支撑和辐射作用。

2001年全市矿业总产值16.0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总量的12.89%,矿业及其相关产业对GDP 的贡献和推动作用巨大,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十分重要的龙头性基础产业。

随着攀钢集团白马矿山的建成,龙蟒集团红格铁矿的投产以及工业开发新区的建成,矿业产值将大幅度增加,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先导的区域特色经济已经形成并逐步发展和壮大。

攀枝花市已成为四川省冶金、钒钛新材料工业基地,是名符其实的钢铁钒钛之都。

二、矿产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㈠矿产资源基本特点1、矿产资源种类多:截至2001年底,全市已发现矿种76种,已查明具有一定资源储量的39种,其中上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18种(煤、铁、钒、钛、铜、铝、镍、钴、金、熔剂灰岩、冶金用白云岩、耐火粘土、石墨、水泥灰岩、水泥砂岩、硅藻土、水泥粘土、花岗石)。

其中大型矿床42处(铁14处、钒5处、钛15处、镍1处、铝2处、石墨1处、熔剂灰岩3处、水泥粘土1处),中型矿床51处(煤3处、铁8处、钒15处、钛7处、镍1处、熔剂灰岩1处、冶金用白云岩2处、耐火粘土3处、水泥灰岩2处、水泥用砂岩3处、硅藻土4处、水泥粘土2处),小型矿床34处(煤18处、铁2处、铜1处、铝1处、镍1处、金1处、水泥灰岩4处、水泥粘土1处、花岗石1处)。

矿产地490余处(含矿点、矿化点)。

主要矿种有:能源3种(煤、泥岩、油页岩),黑色金属4种(铁矿、钒矿、钛矿、锰矿),有色金属7种(铝、铜、铜镍、铅锌、锡、钴),稀有和稀土金矿属4种(铌、钽、锆、铍),放射性矿产1种(铀),贵金属2种(金、铂),冶金辅助矿产3种(耐火粘土、白云石、石灰岩),化工原料矿产1种(重晶石),建筑材料矿产13种(粘土矿、砂岩矿、石膏、砂、砾、花岗石、大理岩、高岭土、长石、硅藻土、蛭石、白云岩、石灰岩),其它非金属矿产5种(石墨、石英岩、脉石英、粉石英、天然油石、)以及宝玉石和观赏石等(水晶冰州石、绿柱石、蔷薇辉石、苴却砚石等)。

2、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优势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大:在占全国国土面积千分之一的区域内,蕴藏着全国16%的铁、59%的钒、93%的钛及非常丰富的非金属矿产。

钒钛磁铁矿、煤矿、石墨矿、冶金辅料石灰岩、白云岩为攀枝花的优势矿产,其中钒钛磁铁矿储量巨大,无论在储量上还是经济价值上都有其突出的优势。

煤、石墨、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饰面花岗岩等,潜在经济价值巨大。

截至2001年底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为:煤561535千吨,铁矿7310914千吨,钛矿(TiO2)529605.2千吨,钒矿(V2O5)15202.48千吨(其中伴生镍167622),伴生铜矿7576金属吨,铝土矿955千吨,镍矿204067金属吨,钴矿80225金属吨,岩金矿金属量350千克,熔剂石灰石280554千吨,冶金用白云岩74329千吨,耐火粘土11516千吨,晶质石墨15552千吨,水泥用灰岩22841千吨,水泥用粘土9327千吨,水泥用砂岩1936万吨,硅藻土13556千吨。

此外,硅石、硅藻土、花岗石、重晶石等特色非金属矿潜在资源量很大。

主要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情况详见附表1。

3、矿床的共生、伴生矿产多,综合利用价值大,但选冶难度也大:钒钛磁铁矿除铁为主要矿产外,还共生钛、伴生钒、钪、镓、铬、钴、镍、钼、硫等有用元素,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综合利用的开发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其中钒、钛的回收利用已取得较好效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4、矿产资源组合配套性强:主要优势矿产钒钛磁铁矿及与之配套的能源矿产煤、熔剂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等冶金辅助矿产,可为攀枝花钢铁、钒钛新材料基地提供充足、配套的资源保障。

5、矿产资源开采条件优越:规划开发的铁矿、煤矿、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石墨、花岗岩等矿种分布集中,矿山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大多适宜露天开采,交通运输条件良好。

综上所述,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具有品种全、储量大、分布集中、埋藏浅、开发条件优越、综合利用价值高、组合配套优势突出的特点,是我国少有的矿产资源“聚宝盆”。

㈡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1、地质勘查工作现状基础地质工作方面:全市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1:50万-1:2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已经完成,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及1:20万-100万重力和航磁测量已覆盖全市,在攀枝花市区及邻区进行了1:5万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及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一些国民经济规划发展的重点地区和学科领域进行了专项勘查评价及专题学科研究,为城市规划和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一批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

矿产地质工作方面:相继完成了钒钛磁铁矿、煤、石墨、石灰石、白云石、耐火粘土、铝土矿、硅藻土、铜矿、镍矿、锰矿、花岗石、硅石等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或远景调查、资源预测工作。

全市已知大型、特大型矿床42处,中型矿床51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