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件
2.嗜异性凝集试验 3.EB病毒抗体测定 4.EB病毒-DNA检测
2020/7/9
.
17
此外,半数以上患者可出现丙氨酸转氨 酶的异常,一般于病程第1周即见升高, 第2周达高峰,5周内可降至正常。有神 经系统症状的尚可出现脑脊液改变,主 要表现为细胞数的增多(每微升数十至数 百个),以淋巴细胞为主,也可发现异常 淋巴细胞,糖和氯化物变化不大,蛋白 可略升高。
继而侵入血循环而致病毒血症,并进一 步累及淋巴系统的各组织和脏器。
2020/7/9
.
3
2020/7/9
.
4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携带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口-口接触传播
可经输血、气管移植或骨髓移植感染
易感人群:年长儿及青少年,6岁以下可呈
不显性感染,卫生条件差的幼儿多见,卫生条 件好的青少年多见。
2.咽峡炎 常见咽部、扁桃体、悬雍垂充 血肿胀,伴有咽痛。如咽部肿胀严重, 则可出现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扁桃体 可有渗出物,或假膜形成。
2020/7/9
.
10
3.淋巴结大 约70%的病人有此表现,浅 表淋巴结常普遍受累,以颈后三角区为 最常见,腋下腹股沟次之。淋巴结直径 很少超过3cm,硬度中等,无粘连及明显 压痛,常在热退后数周才消退。肠系膜 淋巴结受累时,引起腹痛等症状。
5.丙种球蛋白 或血浆
2020/7/9
.
22
预后
本病预后大多良好。
病程一般为1~2周,但可有复发。部分 患者低热、淋巴结肿大、乏力、病后软 弱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极个别者病程迁 延达数年之久。本病病死率为1%~2%, 因脾破裂、脑膜炎、心肌炎等所致。有 先天性免疫缺陷者感染本病后,病情可 迅速恶化而死亡。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鹤壁市人民医院
2020/7/9
.
1
定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 所致。
本病是一种以乏力、头痛、发热、咽炎、 淋巴结肿大,非典型性淋巴细胞增多, 异嗜性抗体及轻度一过性肝炎为特征的 综合征。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2020/7/9
.
2
发病机制
由于B淋巴细胞表面有EBV受体,故病毒 进入口腔后,首先感染咽扁桃体中的B淋 巴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并在细胞中进 行繁殖,导致细胞破坏,引发扁桃体炎 和咽炎正在,局部淋巴结受累重大。
7.其他 偶可见心包炎、心肌炎或肾炎、 肺炎。1958年上海的一次流行中,腹泻 发生率达70%,并伴有其他消化系统症状。
本病病程1~3周,少数持续1个月至数月, 甚至迁延数年。
2020/7/9
.
13
并发症
1.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并发症是早期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死亡的首要因素。被波及时主要表 现为急性脑膜炎、神经根炎、脑干脑炎等。临 床表现为头痛、眩晕、失眠、惊厥、昏迷、偏 瘫、脑膜刺激征等。偶可出现急性小脑综合征、 横贯性脊髓炎,表现为言语不清、眼球震颤、 步态蹒跚、共济失调、截瘫等。出现神经系统 并发症的虽病情较重,但大多数患者可完全恢 复,且很少留后遗症。
5.腮腺肿大 多见于病程1周左右,为双侧 性,伴中度压痛,不化脓,约1周消退。
其他并发症尚有胃肠道出血、心包炎、 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 少症、继发感染、脾破裂等。
2020/7/9
.
16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高低不一。病初起时 可以正常,发病后10~12天白细胞总数 常有升高,高者可达60×109/L,第3周恢 复正常。
2020/7/9
.
20
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加强护理,避免并发症
2.对症治疗
3.抗病毒治疗:首选更昔洛韦或阿昔洛韦, 7-10天,疗效不确切。
据报早期连续干扰素肌肉注射5天,辅以 维生素B1、C可缓解症状,缩短疗程。
2020/7/9
.
21
4.肾上腺皮质激素
重症患者短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 减轻症状3-7天,并发心肌炎、严重肝炎、 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延长 至2周。
2020/7/9
.
5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季节:四季均可发生,已秋末、春初多
见
流行状况:多为散发,可呈一定规模流
行,病后多可获得持久免疫,极个别亦 有复发。复发时病程短,病情也轻。
2020/7/9
.
6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在成人通常为4~7周,儿童 5~15天,大多数为9天。在不同患者中 临床表现不一,因而曾将本病分为多种 临床类型,如咽炎型、腺热型、淋巴结 肿大型以及肺炎型、肝炎型、胃肠型、 皮疹型、脑炎型、心脏型、生殖腺型等, 以前3型最为常见。
2020/7/9
.
14
2.呼吸系统 约占5%,主要为肺门淋巴结 肿大和肺部出现斑点状阴影,少数伴胸 腔积液。
3.心血管系统 并发心肌炎和传导异常
2020/7/9
.
15
4.肾 可累及肾实质与间质,临床表现似 一般肾炎,主要表现为迅速出现的水肿、 尿中出现蛋白、颗粒管型和细胞管型, 尚可引起一过性尿素氮、肌酸酐升高, 但急性肾功能衰竭罕见,肾脏病变一般 可逆,预后良好。
2020/7/9
.
11
4.肝脾大 本病肝大者占20%~62%,大多 在肋下2cm以内可有ALT升高,部分病人 有黄疸。约半数病人有轻度脾肿大,有 疼痛及压痛,偶可发生脾破裂。
5.神经系统症状 重症患者可出现神经症 状,如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膜脑炎等。
2020/7/9
.
12
6.皮肤、黏膜皮疹 约1/3病例发生皮疹、 丘疹、斑疹、出血点或猩红热样红斑疹。 有的软腭有小出血点。皮疹多发生在4~ 6病日,持续1周左右。
2020/7/9
.
18
诊断
1.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1cm) 等三联征,和肝脏肿大、脾脏肿大、皮 疹,以上至少3项呈阳性。
2.WBC总数升高或减少,淋巴细胞增多高 于5×109/L或>50%,变异淋巴细胞>10%或 总数>1.0×109/L。
2020/7/9
.
19
3.嗜异凝集抗体阳性 EB病毒抗体阳性 PCR检测EBV-DNA阳性 CD4+/CD8+也视为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2020/7/9
.
7
婴幼儿感染者常无明显症状或仅不典型 表现,血清EBV抗体阳性。
2020/7/9.8青春期及成人则表现较典型,多数有乏 力、头痛、畏寒、纳差、恶心、轻泻等 前驱症状,为期不超过1周,以后主要临 床表现如下
2020/7/9
.
9
1.发热 一般均中度发热,热程1~2周。 部分病人可持续低热一至数月。中毒症 状多不严重。